重庆大学网院道路勘测设计 ( 第2次 )作业答案
第2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附件就是标准答案,需要的可以下载
1. 设凸形竖曲线范围内中桩的设计高程Z、切线高程T和纵距y的单位均为m,则下列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 Z=T+y B. Z=T-y C.Z=T+2y D. Z=T-2y
2. 理想速度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取值,对低速路为设计速度,高速路为载重汽车的( )。 A. 最低速度 B. 安全车速 C. 设计速度 D. 最高速度
3. 在确定公路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时,一般控制横向力系数μ最大不超过( )。 A. 0.035-0.05 B. 0.05-0.10 C. 0.10-0.16 D. 0.16-0.20
4. 对合成坡度的最大值应加以限制,有利于( )。 A. 行车的稳定性 B. 控制投资、降低成本 C. 提高行车速度 D. 路线美观、节约用地
5. 当行驶速度在( )以上,有时一半的功率用来克服空气阻力。 A. 80km/h B. 100km/h C. 120km/h D. 160km/h
6. 关于汽车行驶的驱动条件,正确的说法是( )。 A. 驱动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条件 B. 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大于各行驶阻力之和 C. 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小于各行驶阻力之和 D. 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等于各行驶阻力之和
7. 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行车道分为两部分,上、下行车辆分向行驶。各自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划分快、慢车道的是( )。 A. 单幅路 B. 双幅路 C. 三幅路 D. 四幅路
8. 平坦地带的路线布设方式为( )。 A. 走直线 B. 沿匀坡线布线 C. 走直连线和匀坡线之间 D. 用最经济的方式布线
9. 关于平纵组合,不正确的是( )。 A. 平曲线和竖曲线的大小不必保持均衡 B. 避免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 C. 避免在凹形竖曲线的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 D. 一个平曲线内,必须避免纵面线形的反复凸凹
10. 《规范》规定:位于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值应予以折减。折减后若小于4%,则采用( )。 A. 折减后的数值B. 适当增加 C. 标准值 D. 4%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制动减速度时,制动力P的方向与汽车运动方向相反。
2. 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其加宽过渡在直线上进行。
3. 超高的过渡仅在缓和曲线的某一区段内进行。
4. 应争取填挖平衡,尽量移挖作填,以节省土石方量,降低工程造价。
5. 净高应考虑汽车装载高度、安全高度及路面辅装等因素。
6. 对于干旱地区,以及横向排水良好、不产生路面积水的路段,也可不受此最小纵坡的限制。
7. 需要展线时,应选在支沟较大、利于展线的一岸。
8. 弹性轮胎反复变形时,其材料内部发生摩擦要消耗一部分功率。
9. 工程建设实施计划包括勘测设计和工程施工的计划与要求。
10. 汽车制动时,给车轮施加以制动力P以推动车轮前进。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1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5 分)
1. 穿线交点法
2. 道路平面设计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
1. 1.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K25+460.00,高程为780.72米,i1=0.8%,i2=5%,竖曲线半径5000m。
(1) 判断凸凹性并计算竖曲线要素;
(2)计算竖曲线起点、K25+460.00、K25+500.00、终点的设计标高。
2. 某山岭区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K5+030.00,高程为427.68m,i1=+5%,i2=-4%,竖曲线半径R=2000m,试计算竖曲线诸要素以及桩号为K5+000.00和K5+100.00处的设计高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
1. 你是如何理解自然因素对公路选线的影响?
2. 平原区选线的要点是什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