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17期清考《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尔雅)》作业
南开17春学期(清考)《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尔雅)》在线作业一、单选题:
1.下列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2)
A. 它是孔子说的。
B. 它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
C. 它割裂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D. 它出自《论语》。
2.封建社会统治者称”天子”的原因是? (满分:2)
A. 天具有很高的权威
B. 自称秉承神意治理国家
C. 巩固地位和政权
D. 以上都是
3.以下关于矛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B.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 矛盾等同于中国的阴阳
D.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2)
A. 道德的好坏影响人的幸福感
B. 才能和道德是一个人核心的品质
C. 道德具有社会和历史超越性
D. 公平和正义是健康的社会所追求的
5.以下属于幸福的研究视角的是? (满分:2)
A. 伦理学
B. 心理学
C. 精神病学
D. 以上都是
6.以下不属于道家所倡导的是? (满分:2)
A. 享受生活
B. 欲望要和谐
C. 轻物重生
D. 尽人事,听天命
7.下列关于老子的大道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2)
A. 道是不可触摸的
B. 道是无法名状的
C. 道是无法界定的
D. 道的空间是有限的
8.以下关于孔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2)
A. 他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B.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任私人教师。
C. 他曾周游列国。
D. 孟子是他的弟子。
9.以下对志向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2)
A. 志向定的越大越好
B. 有了志向就可以不用行动
C. 志向必须靠他人决定
D. 志向给人以前进的动力
10.生存的需要使人们首先关注以下哪个方面? (满分:2)
A. 金钱
B. 权利
C. 名望
D. 自确认
11.以下不属于孟子的生活经历的是? (满分:2)
A. 为学
B. 周游列国
C. 归隐山林
D. 做官
12.下列关于禅宗的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2)
A.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学
B. 中道宗与道家哲学相互作用产生了禅宗
C. 禅宗到五祖时分南北禅宗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13.以下哪个人物不属于“竹林七贤”? (满分:2)
A. 嵇康
B. 山涛
C. 向秀
D. 郭象
14.以下不属于练习颜体书法所具备的特性是? (满分:2)
A. 正
B. 大气
C. 长寿
D. 坚忍
15.以下关于欲望的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2)
A. 欲望可以分为自然欲望和社会欲望。
B. 欲望的种类是有限的。
C. 自然欲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欲望。
D. 人们的社会欲望是相同的。
16.以下哪项不属于荀子的思想? (满分:2)
A. 自然天道观
B. 人性恶
C. 天志明鬼
D. 明分使群
17.关于法术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2)
A. 法、术、势是韩非子前的三派法家
B. 法派以商鞅为宗
C. 势派以申不害为宗
D. 韩非子将法、术、势三者相结合
18.以下哪项属于董仲舒的幸福之路? (满分:2)
A. 天人合一
B. 效法自然
C. 与天地叁
D. 重物轻生
19.韦正翔教授研究中国伦理主要从哪方面入手? (满分:2)
A. 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
B. 伦理与幸福的关系
C. 伦理与道德的关系
D. 在道的意义上审视中国文化
20.中国神话故事中第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物是? (满分:2)
A. 夸父
B. 刑天
C. 盘古
D. 愚公
21.以下对墨家的“仁”“爱”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2)
A. “仁”和“爱”是不同的
B. 仁者爱人和利人
C. 兼爱之道为互利之道,不惟“利他”且“利自”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22.以下哪项是中国评价好的学者的特征? (满分:2)
A. 才
B. 学
C. 识
D. 以上都是
23.下列对幸福的理解正确的是? (满分:2)
A. 幸福就是欲望的满足
B. 幸福就是感官的快乐
C. 幸福是无法追寻的
D. 幸福是偶然性的
24.董仲舒认为“王”字中的三画为天地人,而连其中的是? (满分:2)
A. 仁
B. 道
C. 爱
D. 权
25.下列关于老子的理想社会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2)
A. 小国寡民
B. 无为而治
C. 等级分明
D. 人民知足常乐
26.以下关于墨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2)
A. 组织性强
B. 具有武士精神
C. 爱好和平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27.以下哪项不属于成功三要素? (满分:2)
A. 天赋
B. 自信
C. 努力
D. 机遇
28.下列关于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2)
A. 他的幸福观在中国传统社会具有主导性的影响力。
B. 他提出了性善论。
C. 他的性善论为道家思想入儒提供了条件。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29.孟子道德论的核心思想是? (满分:2)
A. 礼法
B. 仁义
C. 忠勇
D. 性善
30.以下关于老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老子出生在春秋鲁国
B. 老子被称为道家始祖
C. 老子名叫李耳
D. 老子提倡“无为”的思想
31.周公之礼的伟大之处在于将传统文化中的什么与礼结合起来? (满分:2)
A. 恩
B. 德
C. 忠
D. 道
32.以下哪项不属于墨家的主要作品? (满分:2)
A. 《周礼》
B. 《经说》
C. 《大取》
D. 《小取》
33.以下哪些是成大事之人所要杜绝的是? (满分:2)
A. 耐得住枯燥
B. 与时俱进
C. 眼高手低
D. 知己知彼
34.以下关于董仲舒的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2)
A. 《春秋繁露》是他的代表作
B. 他提出的“罢黜儒家,独尊儒术”得到了汉文帝采纳
C.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的理念
D. 他提出了“大一统”的思想
35.《中国哲学简史》的作者是? (满分:2)
A. 金岳霖
B. 冯友兰
C. 殷海光
D. 贺麟
三、判断题:
1.中国的哲学以抽象思维为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一个远大的志向能给人带来很大的幸福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幸福只是一个结果,与过程无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在学习一种文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高贵是和道德紧密相连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没有挫折的人的幸福感是单一的不完全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幸福和痛苦都和欲望相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伦理秩序是得到社会认可的秩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与西方是用宗教约束人的行为相比,中国是用道德来约束人的行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独尊儒术是在东汉末年提出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中国古代的官员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道德威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社会的认可对人的幸福感没有任何作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在小学阶段,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儒家思想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与西方文化相同,中国的历史记忆也起始于私有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