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17年3月课程《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考核答案
华师17年3月课程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考核试题一、单选题:
1.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和( ) (满分:2)
A. 德治思想
B. 礼治思想
C. 法治思想
D. 自然法思想
2.“惟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思想的主张者是( ) (满分:2)
A. 孟子
B. 荀子
C. 孔子
D. 庄子
3.“惟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思想的主张者是( ) (满分:2)
A. 孟子
B. 荀子
C. 孔子
D. 庄子
4.( )明确提出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著名论点。 (满分:2)
A. 小白
B. 周公
C. 庄子
D. 管仲
5.春秋时期私自编定"竹刑"的是( ) (满分:2)
A. 孔子
B. 子产
C. 邓析
D. 管仲
6.( )年,孙中山在日本组成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满分:2)
A. 1904
B. 1905
C. 1906
D. 1908
7.( )要求立行宪法,召开国会,改定法律,实行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政体。 (满分:2)
A. 李鸿章
B. 张之洞
C. 康有为
D. 梁启超
8.北宋中期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的思想家是( ) (满分:2)
A. 王安石
B. 范仲淹
C. 富弼
D. 张方平
9.新儒学的缔造者是( )。 (满分:2)
A. 李斯
B. 陆贾
C. 贾谊
D. 董仲舒
10.子产是( )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满分:2)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11.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 )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 (满分:2)
A. 墨子
B. 老子
C. 庄子
D. 孟子
12.荀子(约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也叫孙卿,战国末年( )人。 (满分:2)
A. 齐国
B. 楚国
C. 燕国
D. 赵国
13.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 ) (满分:2)
A. 贤人治国
B. 民人治国
C. 专家治国
D. 法律治国
14.孔子(前551年一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 )人。 (满分:2)
A. 齐国
B. 楚国
C. 燕国
D. 鲁国
15.( )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满分:2)
A. 孟子
B. 荀子
C. 老子
D. 庄子
16.理学形成于( )。 (满分:2)
A. 秦
B. 汉
C. 唐
D. 宋
17.道家的第二大宗师是( ) (满分:2)
A. 庄子
B. 老子
C. 韩非子
D. 荀子
18.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 (满分:2)
A. 齐国
B. 鲁国
C. 楚国
D. 赵国
19.( )提出了“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满分:2)
A. 商鞅
B. 韩非子
C. 李悝
D. 吴起
20.墨家区别于其他学派的主要标志是( ) (满分:2)
A. 仁
B. 兼爱
C. 道德教化
D. 重视法律
二、多选题:
1.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 (满分:2)
A. 制民之产
B. 不违农时,保护生产
C. 主张减轻租税,反对横征暴敛
D. 提倡刑罚适中
2.荀况注重对法的理论探讨,他提出的重要的法学概念有( ) (满分:2)
A. 法条
B. 法义
C. 法数
D. 类
E. 式
3.中国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满分:2)
A. 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思想渗透一切,并指导立法
B. 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C. 等级特权观念浓厚,经久不衰
D. “重德轻刑”、“重义轻利”。
4.墨子提出的司法原则主要包括( ) (满分:2)
A. 赏必当贤,罚必当暴
B. 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C. 重罚盗贼
D. 依法定罪
5.春秋时期,对郑国和晋国“铸刑鼎”,“铸刑书”提出激烈批评的是( )。 (满分:2)
A. 子产
B. 赵鞅
C. 孔子
D. 叔向
6.管仲与儒家的“礼义”区别在( )。 (满分:2)
A. 管仲强调礼义的强制作用
B. 管仲强调礼义的教化作用
C. 儒家强调礼义的强制作用
D. 儒家强调礼义的教化作用
7.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中的“五权”包括( ) (满分:2)
A. 立法权
B. 司法权
C. 考试权
D. 纠察权
E. 教育权
8.孟子的“仁义”思想在法律上的表现是( )。 (满分:2)
A. 正经界
B. 薄税敛
C. 省刑罚
D. 法先王
9.《庄子》在充分肯定精神自由的同时,还提出了达到这种自由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 (满分:2)
A. 教化
B. 齐物
C. 无为
D. 安时顺吐
10.王夫之指出,秦汉以后,在“法治”的推行方面存在三大弊端,分别是( ) (满分:2)
A. 无法
B. 郡县不行
C. 任法和任人背离
D. 执法宽严不当
E. 井田被废
11.周公制礼的基本原则是( )。 (满分:2)
A. 亲亲
B. 尊尊
C. 长长
D. 男女有别
12.张之洞的法律思想内容主要包括( ) (满分:2)
A. 中体西用
B. 整顿中法,采用西法
C. 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
D. 严刑以致ㄨ安
E. 宽猛相济,刚柔结合
13.商鞅主张实行法治,他在反复论证了实行法治的必要性以后,还提出了( )三位一体的法治方法论。 (满分:2)
A. 法
B. 信
C. 权
D. 刑
14.康有为倡导的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的具体方案是( ) (满分:2)
A. 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B. 冲决一切封建网罗
C. 设议院开国会
D. 制定宪法
E. 实行三权分立
15.法家论述的法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 ) (满分:2)
A. 禁恶止乱
B. 定赏分财
C. 以法胜民
D. 君尊主重
三、判断题:
1.老子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德”与“刑”结合起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夏、商、西周时期的神权法思想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大体可以概括为: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提倡“国家以法治为先”的人是洪秀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战国时期,“势治”派的代表人物是申不害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首次将“刑书”铸在鼎上,公布成文法的是邓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在公元前二千一百年左右,大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标志着中国原始公社的解体,中国历史进入奴隶社会时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东晋时期思想家鲍敬言首次明确提出了无君、无政府主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贤人治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与法结合起来,以“法治”充实“礼治”的思想家是孔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道统论是指按传统世袭的道德教化来行事。儒家的仁义道德是"道统论”的中心思想。韩愈的道统论认为博爱就叫作仁,遵循封建纲常就叫作义,按仁义的道理去做就叫道。道统论能起到反对假借佛、道等外物来修炼德行的佛、道思想的作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管子》一书是管仲一人所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韩非主张法、势 、术相结合。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是曾国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废除肉刑是中国法律史上的一大改革,历史上首次下诏令废除肉刑的是周公。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先秦法家中,提出了法术势相统一的“法治”思想是商鞅。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回复贴子下载答案
**** Hidden Message ***** 我需要答案没答案怎么看你是不是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