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16秋《刑法学》在线作业答案
华师《刑法学》在线作业一、单选题:
1.下列罪中,刑法规定以"明知"作为构成犯罪条件的是( ) (满分:2)
A. 窝藏包庇罪
B. 交通肇事罪
C. 玩忽职守罪
D. 泄露国家秘密罪
2.犯罪未得逞是指( ) (满分:2)
A. 犯罪行为未实行终了
B. 未发生犯罪人追求的结果
C. 行为人的目的尚未达到
D. 未完成某一具体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3.在事实上的认识错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 )的不正确理解。 (满分:2)
A. 犯罪事实
B. 性质
C. 事实情况
D. 违法性
4.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身亡。甲、丙( ) (满分:2)
A. 构成共同犯罪
B. 不属于共同犯罪
C. 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
D. 甲单独构成犯罪
5.故意伤害致死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是( )。 (满分:2)
A. 犯罪的目的不同
B. 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
C. 使用的手段不同
D. 打击的部位不同
6.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罪侵犯的客体是( ) (满分:2)
A. 妇女的人身自由
B. 社会管理秩序
C. 妇女的性的不可侵犯性
D. 妇女的人格名誉
7.副乡长李某见其妻与邻居王某扭打一起,遂将王某拖回王的娘家,王某骂李是流氓。数日后,王某与其弟弟一块到公安局控告李某利用副乡长职权强奸她。后经公安机关调查,王某与其弟的控告纯属虚构。王某与其弟的行为构成( ) (满分:2)
A. 伪证罪
B. 报复陷害罪
C. 诬告陷害罪
D. 诽谤
8.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 )。 (满分:2)
A. 一般主体
B. 从事交通运输的人
C. 国家工作人员
D. 有驾驶执照的汽车司机
9.法第121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属于( )。 (满分:2)
A. 叙明罪状
B. 简单罪状
C. 空白罪状
D. 引证罪状
10.易某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后盗窃了5000元人民币,对易某( )。 (满分:2)
A. 以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论处
B. 以盗窃罪论处
C. 实行数罪并罚
D. 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
11.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犯罪,我国有限制地对犯罪的外国人行使管辖权,其根据的原则是( ) (满分:2)
A. 属人原则
B. 属地原则
C. 普遍管辖原则
D. 保护原则
1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集团的人数必须是( ) (满分:2)
A. 2人以上
B. 3人以上
C. 4人以上
D. 5人以上
13.被告人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但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且未过追诉时效。对张某的处理应该是( ) (满分:2)
A. 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B. 撤销缓刑将前罪与后罪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
C. 对后罪处以刑罚,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14.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无期徒期不能少于( ) (满分:2)
A. 15年
B. 10年
C. 5年
D. 20年
15.农民梁某与本村现役军人王某的妻子华某通奸,致华怀孕,华怕众人知道难堪,遂自溢而死。梁某的行为( )。 (满分:2)
A. 构成重婚罪
B. 构成破坏军婚罪
C.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 不构成犯罪
16.我国刑法规定,死刑只适用于( ) (满分:2)
A. 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
B. 屡教不改的犯罪分子
C.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分子
D. 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17.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甲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 ) (满分:2)
A. 应当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刑罚按“先并后减”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B. 应当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刑罚按“先减后并”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C. 不应撤销缓刑,对所发现的罪按刑法的规定直接判处刑罚
D. 不应撤销缓刑,但对所发现的罪应当按刑法的规定从重处罚
18.数罪中判处几个死刑或无期徒刑,或者其中一个最重刑为死刑或无期徒刑的,只执行一个死刑或无期徒刑,这属于( ) (满分:2)
A. 吸收原则
B. 相加原则
C. 限制加重原则
D. 混合原则
19.财产犯罪中,告诉才处理的罪种是( )。 (满分:2)
A. 诈骗罪
B. 敲诈勒索罪
C. 抢劫罪
D. 侵占罪
20.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 (满分:2)
A. 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B. 犯罪原因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
C.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
D. 犯罪行为与犯罪对象之间的联系
二、多选题:
1.按照刑法规定,既可从轻处罚,又可减轻处罚的犯罪有:( ) (满分:3)
A. 教唆他人犯罪,但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
B. 中止犯罪
C. 防卫过当
D. 犯罪未遂
2.我国刑法规定可以适用假释的刑种是( ) (满分:3)
A.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B. 无期徒刑
C. 有期徒刑
D. 拘役E.管制
3.下列犯罪告诉的才处理的为( ) (满分:3)
A. 虐待罪
B. 重婚罪
C. 侮辱罪
D. 诽谤罪
4.包庇罪与伪证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 (满分:3)
A. 犯罪主体不同
B. 犯罪的时间不同
C. 犯罪的内容不同
D. 犯罪所庇护的对象不同
5.刑法分则将各种犯罪划分为十大类的主要依据是( ) (满分:3)
A. 犯罪主体
B. 犯罪侵害的同类客体
C. 犯罪对象
D. 犯罪侵害的直接客体
E. 犯罪危害程度的大小
6.余某犯罪后自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对余某依法应如何量刑? (满分:3)
A.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 如果犯罪较轻,应当免除处罚
D. 如果犯罪较轻,可以免除处罚
7.在下列行为中,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的有( ) (满分:3)
A. 偷拆他人信件,张扬他人隐私,破坏他人名誉的
B. 毁弃他人信件,使收信人丧失上大学机会的
C. 多次隐匿或者百法开拆他人信件的
D. 邮电工作人员毁弃他人信件的E.多次开拆他人信件而盗窃信中货币的
8.只要实施了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行为,即使未发生结果亦构成犯罪既遂的有( ) (满分:3)
A. 盗窃罪
B. 煽动分裂国家罪
C. 伪证罪
D. 诬告陷害罪E.骗取出口退税罪
9.刑法的解释按其效力可分为( ) (满分:3)
A. 立法解释
B. 司法解释
C. 学理解释
D. 文理解释 E.论理解释
10.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是( ) (满分:3)
A. 非法拘禁罪
B. 刑讯逼供罪
C. 非法搜查罪
D.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
三、判断题:
1.甲为要男孩而将妻子刚生下的女婴扔进小河里淹死。甲犯有故意杀人罪(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罚时,有期徒刑最高不超过20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下列犯人中,我国刑法规定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是初犯(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同意外事件中造成他人死亡的情况,相区别的关键是行为人有无罪过(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我国修订后的现行刑法开始施行的时间1997年7月1日(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几个人在一起闲谈,甲说:“偷东西,谁都会干,不信咱们几个人去偷些东西给他们看看”。乙听后信以为真并在晚上进行盗窃。甲的行为是不构成犯罪(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甲某犯有脱逃罪,根据刑法应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其追诉期限为10年(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下列罪中,属于侵犯财产犯罪的有敲诈勒索罪(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某甲意图杀某乙、乘乙在和他人打牌之机,向乙扔去一颗自制炸弹,不但炸死了乙,而且还炸伤在场的某丙和某丁以及其他人,炸毁某丁电视机一台,价值人民币2000元。某甲的行为构成的犯罪是故意毁坏财物罪(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放火罪的既遂标准是引起被烧财物的独立燃烧(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下列刑种中不属于主刑的有罚金(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数次贪污构成犯罪的是牵连犯(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下列罪中,属于侵犯复杂客体的犯罪是抢劫罪(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在侵犯同类客体的犯罪中区分不同犯罪,一般根据犯罪的客观方面(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回复贴子下载答案
**** Hidden Message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