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发表于 2017-1-14 09:44:52

福师16秋《中国画论》在线作业12答案

福师《中国画论》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中国画论的哲学核心思想是(    )。          (满分:3)
    A. 道
    B. 仁
    C. 法
    D. 神
2.中国山水绘画理论中第一次出现“境界”一词是在(    )。          (满分:3)
    A. 《林泉高致》
    B. 《图画见闻志》
    C. 《绘境》
    D. 《山水决》
3.“书画异名而同体”是(    )提出的。          (满分:3)
    A. 王微
    B. 王维
    C. 张彦远
    D. 张璪
4.由郭若虚所著、是继《历代名画记》后又一画史著作的是(    )。          (满分:3)
    A. 《唐代名画录》
    B. 《续画品》
    C. 《图画见闻志》
    D. 《画史》
5.选出不是石涛"一画"含义的条目。(    )          (满分:3)
    A. 指宇宙万物生成的根本规律与法则
    B. 指天地万物存在和变化的根本规律与法则
    C. 指绘画线条的根本规律与法则
    D. 指绘画造型笔墨技法的根本规律与法则
6.强调人的修养所能达到的完美境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出自(    )。          (满分:3)
    A. 《论语》
    B. 《孟子》
    C. 《庄子》
    D. 《老子》
7.中国画论中从几个方面强调画家所具备的艺术修养,首重“(    )”的修养。          (满分:3)
    A. 读万卷书
    B. 目饱前代奇迹
    C. 人品
    D. 行万里路
8.中国古代画论可分为萌芽时期、奠基时期、成熟时期、发展时期和因袭与创见交错时期,萌芽时期指的是(    )。          (满分:3)
    A. 先秦、两汉
    B. 六朝
    C. 唐五代
    D. 明清
9.《淮南子》一书中涉及绘画的思想有“君形”及“谨毛而失貌”。“谨毛而失貌”所说的是绘画中(    )。          (满分:3)
    A. 近与远的关系
    B. 主与次的关系
    C.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D. 线条与色彩的关系
10.宋朝黄休复《益州名画录》提出逸、神、妙、能四格,将(    )正式列为四格之首。          (满分:3)
    A. 逸格
    B. 神格
    C. 妙格
    D. 能格
二、多选题:
1.元代赵孟頫的绘画继承前代传统,博采众家之长,自成面貌。以下属于他的绘画理念的是(    )。          (满分:4)
    A. 主张作画要有"古意"
    B. 倡导"书画同源",强调以书法用笔入画
    C. 主张师法自然,提出“到处云山是吾师”
    D. 提倡“以形写神”
2.王维以词学知名,以琴诗绘画自娱。善画山水,以水墨见长。《山水诀》、《山水论》传为王维之作,其中见解多有精辟之处,仍有借鉴之价值。以下属于王维理论的是(    )。          (满分:4)
    A.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B. 观察自然、合理布局、比例、透视以及远近物象变化等方面都有详细论述
    C. 认为水墨为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D.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3.绘画理论发展到魏晋时期,(    )。          (满分:4)
    A. 儒学趋于衰微、社会自由思、潮活跃,导致绘画的社会地位转变
    B. 士大夫文人对于绘画创作的热衷上升,专业画家开始出现
    C. 人物画、肖像画趋于成熟
    D. 山水画风靡一时,已成大势
4.先秦两汉时期画论散见于哲学、文学著作中,诸子借论画以喻道,阐述其哲学观点或学术思想。此时期诸子提出了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对以后中国画论的发展,建立了核心思想基础。          (满分:4)
    A.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即艺术的社会作用问题
    B.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即怎样反映社会生活的问题
    C. 艺术本身的特殊规律问题
    D. 艺术创作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关系问题
5.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里提出用笔的三病:(    )。          (满分:4)
    A. 板
    B. 刻
    C. 结
    D. 甜
6.下列属于《图画见闻志》的绘画理论贡献的是(    )。          (满分:4)
    A. 解释了谢赫的“六法”
    B. 发展了刘道醇的“六要”
    C. 认为画人物必须分清贵贱气貌
    D. 强调画家的艺术风格
7.以下属于“元四家”的有(    )。          (满分:4)
    A. 黄公望
    B. 赵孟頫
    C. 吴镇
    D. 王蒙
8.顾恺之是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无锡人。工诗赋,擅书法,尤精绘画,有(    )“三绝”之称。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有很大影响。          (满分:4)
    A. 才绝
    B. 画绝
    C. 痴绝
    D. 书绝
9.王履打破因袭古人旧习,以自然为师,曾亲临西岳悉心构思,画成著名的《华山图册》,作图四十幅,《华山图册序》为创作华山图所写的序言,里面论述了(    )等绘画理论。          (满分:4)
    A. 山水画的形与意
    B. 对前人的继承与创新,批评务于转摹的作风,主张师造化与师古人统一
    C. 生活与创作的关系
    D. 南北分宗
10.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提出逸、(    )四格,将逸格正式列为四格之首。          (满分:4)
    A. 奇
    B. 神
    C. 妙
    D. 能
三、判断题:
1.《广川画跋》是唐代董其昌所著。《广川书跋》10巻,所录皆古器款识及汉唐以来碑帖,考证皆极精当。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良工善得丹青理”表达了黄公望重视画家个人艺术修养的绘画理论。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中国画论是研究中国绘画表现规律理论的简称。它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它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一部分,是其在绘画领域的具体反映。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唐代王维认为水墨为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王绎的《写像密诀》是论人物画的绘画技巧理论。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画山水序》把山水画初步形成一种独立画科的状貌如实地反映了出来,从中可以印证刘宋时代是中国山水画的形成期这一理论。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气韵生动是指把对象的精神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黄公望认为“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个字。”“邪”指用笔不正;“甜”指画无内在美;“俗”指意境平凡,格调不高;“赖”指泥古不化,专事模仿。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庄子》中的“解衣般礡”,是借用画画的故事讲道家“任自然”的思想,本意在论绘画,论画者要不受世俗礼法束缚的思想,精神上都不能受束缚。即艺术家创作时应有的精神状态。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叙画》也是有关早期山水画的重要文献。书中阐明了山水画写生的方法,主张不照抄自然和追求形貌的真实,要经过提炼、概括,表现景物的内在精神,并注意到季节的区别和情与景的联系:“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中国画论》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10道,总分:30分】

1.《画云台山记》是(    )的作品。          (满分:3)
    A. 东晋顾恺之
    B. 南朝姚最
    C. 南齐谢赫
    D. 唐代张璪
2.《淮南子》一书中涉及绘画的思想有“君形”及“谨毛而失貌”。“谨毛而失貌”所说的是绘画中(    )。          (满分:3)
    A. 近与远的关系
    B. 主与次的关系
    C.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D. 线条与色彩的关系
3.(    )的文化思想为中国古代画论的形成奠定了哲学思辨基础。          (满分:3)
    A. 诸子百家
    B. 南北朝佛教
    C. 唐代诗画
    D. 六朝开化
4.南齐的谢赫在(    )中对三国至蕭梁问的27位画家分六品加以评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中国画作系统性总结。对中国古代绘画创作的影响极为深远。          (满分:3)
    A. 《叙画》
    B. 《古画品录》
    C. 《续画品》
    D. 《绘镜》
5.中国绘画流派“南北宗”, (    )为北宗画派代表人物之一。          (满分:3)
    A. 范宽
    B. 董源
    C. 唐寅
    D. 苏轼
6.(    )的绘画理论集中见于其画论文章《画山水序》中。该文短短数百言,言简意咳,为宗炳69岁时写成,是关于山水画艺术的重要早期文献之一,也是最早的一篇山水画论。          (满分:3)
    A. 顾恺之
    B. 刘向
    C. 宗炳
    D. 石涛
7.“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此以巧历(巧妙的计算),不能差(区别)其品也。”是(    )绘画思想。          (满分:3)
    A. 东晋顾恺之
    B. 南朝姚最
    C. 南齐谢赫
    D. 唐代张璪
8.中国古代画论可分为萌芽时期、奠基时期、成熟时期、发展时期和因袭与创见交错时期,画论的发展时期指的是(    )。          (满分:3)
    A. 六朝
    B. 唐五代
    C. 宋元
    D. 明清
9.中国美术理论发展过程中,最早提出的关于绘画与现实关系的问题的是(    )。          (满分:3)
    A. 《论语》
    B. 《庄子》
    C. 《韩非子》
    D. 《左传》
10.由郭若虚所著、是继《历代名画记》后又一画史著作的是(    )。          (满分:3)
    A. 《唐代名画录》
    B. 《续画品》
    C. 《图画见闻志》
    D. 《画史》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笔记法》的绘画理论可以用“六要、四势、四品”来总结,分别指的是(    )。          (满分:4)
    A.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要
    B. “气、韵、思、景、笔、墨”六要
    C. “筋、肉、骨、气”四势
    D. “神、妙、奇、巧”四品
2.绘画理论发展到魏晋时期,(    )。          (满分:4)
    A. 儒学趋于衰微、社会自由思、潮活跃,导致绘画的社会地位转变
    B. 士大夫文人对于绘画创作的热衷上升,专业画家开始出现
    C. 人物画、肖像画趋于成熟
    D. 山水画风靡一时,已成大势
3.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提出逸、(    )四格,将逸格正式列为四格之首。          (满分:4)
    A. 奇
    B. 神
    C. 妙
    D. 能
4.元代统治百年,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度陷于衰敝的状态,绘画艺术产生了重大的改观。绘画在审美方面与宋代绘画有所区别,(    )。          (满分:4)
    A. 更加注重绘画意境的追求
    B. 更加强调笔墨的个性化
    C. 寄予绘画的感情更为浓重
    D. 变实为虚,笔墨苍润
5.五代荆浩在《笔记法》中提出“二病”说,指的是(    )。          (满分:4)
    A. 有形病
    B. 无形病
    C. 有神病
    D. 无神病
6.“文人画”发展到元代,内容上、形式上的特点分别是(    )。          (满分:4)
    A. 内容更为含蓄,更加自我,更富有寓意,反映社会的政治方式更加巧妙、曲折、内在
    B. 强调以书法入画,书画同源的艺术观点
    C. 追求“逸气”,艺术个性更为鲜明
    D. 禅宗观念开始影响画家的思想
7.下列属于东晋顾恺之作品的有(    )。          (满分:4)
    A. 《女史箴图》
    B. 《画云台山记》
    C. 《论画》
    D. 《画山水序》
8.元代黄公望强调作画时“理”的重要性,认为作画要去邪、(    )四个字。          (满分:4)
    A. 板
    B. 甜
    C. 俗
    D. 赖
9.下列属于魏晋时期的重要画论有(    )。          (满分:4)
    A. 曹植《全三国文》
    B. 顾恺之《论画》
    C. 《画云台山记》
    D. 《画山水序》
10.元代赵孟頫的绘画继承前代传统,博采众家之长,自成面貌。以下属于他的绘画理念的是(    )。          (满分:4)
    A. 主张作画要有"古意"
    B. 倡导"书画同源",强调以书法用笔入画
    C. 主张师法自然,提出“到处云山是吾师”
    D. 提倡“以形写神”
三、判断题:【10道,总分:30分】

1.“元四家”受唐朝董其昌、巨源影响很大。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画山水序》把山水画初步形成一种独立画科的状貌如实地反映了出来,从中可以印证刘宋时代是中国山水画的形成期这一理论。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叙画》也是有关早期山水画的重要文献。书中阐明了山水画写生的方法,主张不照抄自然和追求形貌的真实,要经过提炼、概括,表现景物的内在精神,并注意到季节的区别和情与景的联系:“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张彦远在《笔记法》中提出了“六要”:气、韵、思、景、笔、墨。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首次论及绘画的露与藏的问题。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反映出了宫廷贵族与在野士大夫两种不同的情怀和审美趣味,两派并非截然对立,画法也不拘一格。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张彦远的“了”与“不了”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绘画内在“意”的表现的“了”与“不了”;一是指绘画外在的“形”的“了”与“不了”。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赵孟頫的《青卞隐居图》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18里许的卞山景象。。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董其昌是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也是“华亭派”的主要代表。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黄公望认为“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个字。”“邪”指用笔不正;“甜”指画无内在美;“俗”指意境平凡,格调不高;“赖”指泥古不化,专事模仿。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 Hidden Message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6秋《中国画论》在线作业12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