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6秋《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
1.( )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强调理解的外在性。 (满分:2)
A. 创新性学习
B. 继承性学习
C. 机械学习
D. 有意义学习
2.课程结构的( )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满分:2)
A. 综合性
B. 选择性
C. 理性
D. 均衡性
3.新课改理念下初中阶段增加( )。 (满分:2)
A. 综合课程
B. 分科课程
C.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选修课程
4.课程实施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变革是( )。 (满分:2)
A. 课程内容调整
B. 课程结构调整
C. 学习方式转变
D. 培养目标转变
5.( )提出“生活即教育”。 (满分:2)
A. 罗素
B. 陶行知
C. 杜威
D. 加涅
6.教师的( )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满分:2)
A. 教育思想观念
B. 专业才能
C. 专业精神
D. 专业人格
7.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 )。 (满分:2)
A.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 知识的传授者
C. 课堂的管理者
D. 纪律的保障者
8.( )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满分:2)
A.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B.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
C. 课程结构的理性
D.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9.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的学习方式属于( )。 (满分:2)
A. 接受学习
B. 启发学习
C. 探究学习
D. 发现学习
10.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的基础性表现在( )。 (满分:2)
A. 培养人
B. 培养人才
C. 终身发展
D. 自我发展
11.课程结构的( )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 (满分:2)
A. 综合性
B. 选择性
C. 理性
D. 均衡性
12.每门课程要以( )为本位。 (满分:2)
A. 知识传授
B. 发展
C. 技能提升
D. 价值观培养
13.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是( )。 (满分:2)
A. 行动研究
B. 制度化建设
C. 实习
D. 案例分析
14.新旧知识建立非人为性和实质性的联系是( )。 (满分:2)
A. 机械学习
B. 接受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有意义学习
15.以下比喻恰当的是( )。 (满分:2)
A. 母乳是直接经验
B. 母乳是间接经验
C. 纸币是直接经验
D. 储备金是间接经验
二、多选题:
1.创新性学习的基本要素包括( )。 (满分:2)
A. 质问
B. 怀疑
C. 批评
D. 求异
E. 超越
2.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 )。 (满分:2)
A. 校本课程的开发
B. 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C. 设置综合课程
D.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3.隐形课程具有( )性质。 (满分:2)
A. 公开性
B. 潜在性
C. 隐蔽性
D. 明显性
4.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的精神包括( )。 (满分:2)
A. 敬业精神
B. 人文精神
C. 科学精神
D. 探索精神
5.新课改的基本特征是( )。 (满分:2)
A. 理念是全新的
B. 遵循传统思路
C. 重在局部改革
D. 内容上是整体的
6.当代教育评价发展的主要趋势有( )。 (满分:2)
A. 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
B. 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C.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
D. 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E. 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
7.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应该是( )。 (满分:2)
A.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D. 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8.关注人意味着( )。 (满分:2)
A.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
B. 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 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D. 关注教学和学习
9.隐性课程的特点是( )的。 (满分:2)
A. 非正式
B. 正式
C. 非官方
D. 官方
10.骨干教师的素养包括哪几个向度( )。 (满分:2)
A. 哲学向度
B. 心理向度
C. 文化向度
D. 政治向度
E. 教育向度
11.生命化的课堂氛围的特点是( )。 (满分:2)
A. 自由
B. 民主
C. 宽松
D. 和谐
12.“文化人”的基本假设有( )。 (满分:2)
A. 人是文化的产物
B. 人性就是文化性
C. 和人打交道就是和他所属的文化打交道
D. 理解一个人也就意味着理解他所代表的文化
13.生命和人性都具有( )。 (满分:2)
A. 预设性
B. 可预测性
C. 非预设性
D. 不可预测性
14.国际21世纪教育质量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重要报告指出,教育应围绕( )的基本学习加以安排。 (满分:2)
A. 学会认知
B. 学会做事
C. 学会共同生活
D. 学会生存
15.本次课程改革面临的时代背景的基本特征包括( )。 (满分:2)
A. 经济全球化
B. 信息时代
C. 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
D.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剧烈
E. 知识经济
16.行为目标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 )。 (满分:2)
A. 学生外显出来的行为表现
B. 能观察到行为表现的条件
C. 行为表现的程度
D. 行为表现的公认准则
17.以下属于传统教学观点的是( )。 (满分:2)
A. 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
B. 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C. 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
D.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18.对话的一般方式可以是( )。 (满分:2)
A. 信息交换
B. 经验共享
C. 深度会谈
D. 辩论
19.新课程内容的特点有( )。 (满分:2)
A. 基础性
B. 时代性
C. 实用性
D. 综合性
三、判断题:
1.教学是课程执行、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这一表述属于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在既有的课程框架内是很难在教学上有根本突破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任何评价都建基于客观描述之上,是应然而非实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教师只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离开了间接经验,人的直接经验会变得非常狭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教学等同于发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校本管理的重点在于考评改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课程结构的选择性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的理念是知识本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独特性的最高表现是创造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所谓校本培训,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发起和组织,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的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显性课程必然伴随着隐形课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过程仅仅具有手段性的价值,不含目的性的价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学生考分等效于教学效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的基础,是生活世界的意义之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的学习方式属于( )。 (满分:2)
A. 接受学习
B. 启发学习
C. 探究学习
D. 发现学习
2.( )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强调理解的外在性。 (满分:2)
A. 创新性学习
B. 继承性学习
C. 机械学习
D. 有意义学习
3.以下四种学习中,( )是其它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满分:2)
A. 学会认知
B. 学会做事
C. 学会共同生活
D. 学会生存
4.研究时间论的公式是( )。 (满分:2)
A. 教师工作时间=教学时间
B. 教师工作时间=研究时间
C. 教师工作时间>(教学时间+研究时间)
D. 教师工作时间=教学时间+研究时间
5.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在于( )。 (满分:2)
A. 课程体系重建
B. 学校文化重建
C. 教育目标重建
D. 课程观转变
6.每门课程要以( )为本位。 (满分:2)
A. 知识传授
B. 发展
C. 技能提升
D. 价值观培养
7.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是( )。 (满分:2)
A. 行动研究
B. 制度化建设
C. 实习
D. 案例分析
8.新旧知识建立非人为性和实质性的联系是( )。 (满分:2)
A. 机械学习
B. 接受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有意义学习
9.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可分为( )个阶段。 (满分:2)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10.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的学习方式属于( )。 (满分:2)
A. 接受学习
B. 启发学习
C. 探究学习
D. 发现学习
11.新旧知识建立“人为性”和“字面性”的联系是( ) (满分:2)
A. 机械学习
B. 接受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有意义学习
12.( )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满分:2)
A.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B.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
C. 课程结构的理性
D.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13.课程实施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变革是( )。 (满分:2)
A. 课程内容调整
B. 课程结构调整
C. 学习方式转变
D. 培养目标转变
14.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是( )。 (满分:2)
A. 学校功能重建
B. 学校精神文化重建
C. 学校制度文化重建
D. 学校物质文化重建
15.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 )。 (满分:2)
A.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 知识的传授者
C. 课堂的管理者
D. 纪律的保障者
二、多选题:
1.自主学习的特点是( )。 (满分:2)
A. 能动性
B. 客体性
C. 独立性
D. 依赖性
E. 主体性
2.骨干教师的素养包括哪几个向度( )。 (满分:2)
A. 哲学向度
B. 心理向度
C. 文化向度
D. 政治向度
E. 教育向度
3.选择校本培训案例的要求是( )。 (满分:2)
A. 典型性
B. 理论性
C. 代表性
D. 针对性
4.教育思想包括( )。 (满分:2)
A. 教育认识
B. 教育观念
C. 教育理念
D. 教育实践
5.合作学习的要素包括( )。 (满分:2)
A. 积极互赖
B. 个体责任
C. 面对面的积极互动
D. 社交技能
E. 小组加工
6.国际21世纪教育质量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重要报告指出,教育应围绕( )的基本学习加以安排。 (满分:2)
A. 学会认知
B. 学会做事
C. 学会共同生活
D. 学会生存
7.对话的一般方式可以是( )。 (满分:2)
A. 信息交换
B. 经验共享
C. 深度会谈
D. 辩论
8.以下属于传统教学观点的是( )。 (满分:2)
A. 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
B. 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C. 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
D.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9.本次课程改革面临的时代背景的基本特征包括( )。 (满分:2)
A. 经济全球化
B. 信息时代
C. 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
D.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剧烈
E. 知识经济
10.生命和人性都具有( )。 (满分:2)
A. 预设性
B. 可预测性
C. 非预设性
D. 不可预测性
11.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 )。 (满分:2)
A. 校本课程的开发
B. 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C. 设置综合课程
D.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12.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的精神包括( )。 (满分:2)
A. 敬业精神
B. 人文精神
C. 科学精神
D. 探索精神
13.活课的基本要素有( )。 (满分:2)
A. 兴趣
B. 智慧
C. 体验
D. 感受
E. 欣赏
14.教学的生活性要求( )。 (满分:2)
A. 关照和利用学生已有的个人观念和生活经验
B. 突出科学在社会生产中的经济价值
C. 联系学生当下的活动世界
D. 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
15.教育目的的特性包括( )。 (满分:2)
A. 终极性
B. 永恒性
C. 本体性
D. 超越性
E. 未来性
16.“以校为本”的体现有( )。 (满分:2)
A. 校本研究
B. 校本培训
C. 校本课程
D. 校本管理
17.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的实质是( )。 (满分:2)
A. 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关系
B. 学校与家长的关系
C.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D. 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
18.当代教育评价发展的主要趋势有( )。 (满分:2)
A. 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
B. 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C.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
D. 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E. 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
19.新课改的基本特征是( )。 (满分:2)
A. 理念是全新的
B. 遵循传统思路
C. 重在局部改革
D. 内容上是整体的
三、判断题:
1.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教师只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科学世界能够提升生活世界的意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文化本身也是一种课程、一种教育。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在发现学习中采用接受学习的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显性课程必然伴随着隐形课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科学的实质就是量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微乎其微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的基础,是生活世界的意义之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传统教学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教学等同于发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就是要面面俱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自编教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独特性的最高表现是创造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他主学习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方式,而只能是一种辅助方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回复贴子下载答案
**** Hidden Message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