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16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答案满分
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附件就是答案,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
一、单选题: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满分:2)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B.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C. 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2.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 )。 (满分:2)
A. 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 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 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 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3.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满分:2)
A. 劳动者
B. 生产工具
C. 科学技术
D. 劳动对象
4.任何客观真理都是 (满分:2)
A. 纯绝对真理
B. 纯相对真理
C. 纯客观事物
D.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5.真理是 (满分:2)
A. 标志主观的范畴
B. 标志客观的范畴
C. 标志客观规律的范畴
D. 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6.上层建筑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这两大部分是 (满分:2)
A.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B.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 国体和政体
D. 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设施
7.全部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满分:2)
A. 哲学
B. 道德
C. 艺术
D. 政治法律思想
8.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应,主要是对 (满分:2)
A. 科学文化的反映
B. 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C.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D. 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
9.科学证明,人脑是( )。 (满分:2)
A. 思维的源泉
B. 思维的产物
C. 思维的器官
D. 思维的对象
10.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满分:2)
A.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B. 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D. 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1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 (满分:2)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12.人类社会历史首先是一部 (满分:2)
A. 劳动的发展史
B. 政治斗争的发展史
C. 科学技术的发展史
D. 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13.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满分:2)
A. 概念、判断、推理
B. 感觉、知觉、表象
C. 抽象性、间接性
D. 形象性、直接性
14.实践是指 (满分:2)
A. 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
B. 一切客观的物质活动
C. 人们的抽象思维活动
D. 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15.唯物主义认识论是 (满分:2)
A. 反映论
B. 先验论
C. 唯理论
D. 经验论
16.由于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 (满分:2)
A. 人们可以创造社会发展规律
B. 人们可以改变或消灭社会发展规律
C.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D.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无规律可循的
17.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源于 (满分:2)
A. 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
B. 社会生活的精神条件
C. 盲目的自然力量
D. 人的自觉活动
18.阶级在本质上是一个 (满分:2)
A. 认识范畴
B. 思想范畴
C. 经济范畴
D. 政治范畴
19.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 (满分:2)
A. 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B. 意识形态具有历史性
C. 意识形态具有能动性
D. 意识形态具有逻辑性
20.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 (满分:2)
A. 否认物质的运动的
B. 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 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二、多选题:
1.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 (满分:3)
A. 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 产品的分配方式
D.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E. 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2.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 )。 (满分:3)
A. 磨擦生热,热胀冷缩
B. 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 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E.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 (满分:3)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E. 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4.割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危害性在于 (满分:3)
A. 会导致唯心主义
B. 会导致形而上学
C. 会导致教条主义
D. 会导致经验主义
E. 会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5.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满分:3)
A. 意识的产生不是纯粹的生物学过程
B.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 现代人的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
D. 人的大脑是在社会活动中完善起来的
E. 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改造世界
6.哲学是 (满分:3)
A. 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B.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C. 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 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E. 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7.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 (满分:3)
A. 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 它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C. 它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一把钥匙
D. 它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E. 它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8.对马克思哲学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位德国古典哲学家是 (满分:3)
A. 黑格尔
B. 康德
C. 费尔巴哈
D. 谢林
E. 休谟
9.下列各项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 )。 (满分:3)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C.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
D. 暴力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途径的原理
E.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10.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 ) (满分:3)
A. 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 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经验材料
C. 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 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E. 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
11.理解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应把握 (满分:3)
A. 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B. 发展的具体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 前进性包含着曲折性
D. 曲折性体现着前进性
E.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永天终点,是无限发展的
12.当今科学高度发展的时代还有人相信唯心主义,这是由于: (满分:3)
A. 唯心主义正确
B. 唯心主义还有欺骗性
C. 剥削阶级偏见
D. 私有制度的存在
E. 思维方法的片面性
13.思维何存在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 (满分:3)
A. 它是一切哲学派别都回避不了的问题
B. 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 它决定了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
D. 它是人们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E. 它是研究和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基础
14.主张思维能够反映存在的哲学派别是 (满分:3)
A. 所有的唯物主义派别
B. 所有的唯心主义派别
C. 有些唯物主义派别
D. 有些唯心主义派别
E. 只能是唯物主义派别
15.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必然现象 (满分:3)
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 要自由就要遵守纪律
C. 既有闪电,就有雷声
D. 没有耕耘,哪来收获
E.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三、判断题: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主要强调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对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对反映。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人生观是指个人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信念。它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人生意义。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附件就是答案,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