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16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答案满分
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唯物主义认识论是 (满分:2)
A. 反映论
B. 先验论
C. 唯理论
D. 经验论
2.宗教的作用在于 (满分:2)
A. 人民的精神支柱
B. 个人身心健康的保证
C. 麻痹人民的鸦片
D. 民族团结的纽带
3.全部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满分:2)
A. 哲学
B. 道德
C. 艺术
D. 政治法律思想
4.唯物史观讲的社会存在是指 (满分:2)
A. 自然界的各种物质总合
B. 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C. 人的肉体和精神的总合
D.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合
5.实践是指 (满分:2)
A. 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
B. 一切客观的物质活动
C. 人们的抽象思维活动
D. 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6.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 )。 (满分:2)
A. 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 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 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 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7.阶级在本质上是一个 (满分:2)
A. 认识范畴
B. 思想范畴
C. 经济范畴
D. 政治范畴
8.认识的辩证运动所遵循的路线是 (满分:2)
A. 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
B.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C. 实践、感觉、知觉、思维
D. 概念、判断、推理、实践
9.生产方式是 (满分:2)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统一
C. 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的统一
D. 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统一
10.在唯物史观看来人们之间的关系首先是 (满分:2)
A. 物质利益关系
B. 血缘亲情关系
C. 道德关系
D. 友情关序
1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满分:2)
A.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B. 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D. 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12.任何客观真理都是 (满分:2)
A. 纯绝对真理
B. 纯相对真理
C. 纯客观事物
D.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13.“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 (满分:2)
A. 只能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只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只能是可知论的观点
D. 既可能是唯物主义,又可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14.上层建筑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这两大部分是 (满分:2)
A.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B.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 国体和政体
D. 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设施
15.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 (满分:2)
A. 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B. 意识形态具有历史性
C. 意识形态具有能动性
D. 意识形态具有逻辑性
16.真理是 (满分:2)
A. 标志主观的范畴
B. 标志客观的范畴
C. 标志客观规律的范畴
D. 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17.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 (满分:2)
A. 发现真理
B. 改造世界
C. 揭示客观真理
D. 创立科学理论
18.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总和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满分:2)
A. 人口因素
B. 地理因素
C. 生产方式
D. 政治思想
19.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满分:2)
A. 政治法律思想
B. 国家政权
C. 人的意志
D. 哲学
2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 (满分:2)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满分:3)
A. 康德的认识论
B. 黑格尔的辩证法
C. 培根的经验论
D. 费多巴哈的唯物主义
E. 狄德罗的唯物主义
2.思维何存在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 (满分:3)
A. 它是一切哲学派别都回避不了的问题
B. 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 它决定了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
D. 它是人们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E. 它是研究和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基础
3.当今科学高度发展的时代还有人相信唯心主义,这是由于: (满分:3)
A. 唯心主义正确
B. 唯心主义还有欺骗性
C. 剥削阶级偏见
D. 私有制度的存在
E. 思维方法的片面性
4.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 (满分:3)
A. 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 它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C. 它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一把钥匙
D. 它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E. 它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5.以下各项哪些体现了善于抓主要矛盾的智慧 (满分:3)
A. 牵牛要牵牛鼻子
B. 擒贼先擒王
C. 眉毛胡子一把抓
D. 提纲挈领
E. 既捡西瓜又捡芝麻
6.下列各项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 )。 (满分:3)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C.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
D. 暴力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途径的原理
E.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7.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体现着 (满分:3)
A. 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C.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E. 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8.对马克思哲学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位德国古典哲学家是 (满分:3)
A. 黑格尔
B. 康德
C. 费尔巴哈
D. 谢林
E. 休谟
9.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观点的有 (满分:3)
A. 存在就是被感知
B.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C. 花自飘落水自流
D. 天下无心外之物
E.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10.以下各项哪些体现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道理 (满分:3)
A. 量体裁衣
B. 对症下药
C. 因材施教
D. 削足适履
E. 守株待兔
11.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 (满分:3)
A. 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 产品的分配方式
D.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E. 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12.下列事物中哪些是属于人化自然 (满分:3)
A. 人们食用的粮食
B. 人造防护林
C. 原始森林
D. 海王星
E. 蔬菜
13.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 (满分:3)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E. 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14.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满分:3)
A. 九层之台,起于垒木
B.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D.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E. 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15.下列活动中哪些属于社会实践基本形式的具体表现 (满分:3)
A. 学生上课学习
B. 运动员参加比赛
C. 农民灌溉土地
D. 警察追捕罪犯
E. 宇航员探索宇宙奥秘
三、判断题:
1.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就是认识运动的全过程。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质量互变规律。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附件就是答案,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