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work 发表于 2017-1-2 10:18:38

东师课程与教学概论16秋在线作业3

东师课程与教学概论16秋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
1.关于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    )是产生较早,比较传统的观点。          (满分:2.5)
    A. 课程内容即教材
    B.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C. 课程内容即活动
2.提出五种不同水平的课程的是          (满分:2.5)
    A. 泰勒
    B. 劳顿
    C. 蔡斯
    D. 古德莱德
3.传统的学校教育是(  )课程统一天下。          (满分:2.5)
    A. 综合
    B. 分科
    C. 活动
    D. 选修
4.在教学方法上倡导“发现法”的是          (满分:2.5)
    A. 杜威
    B. 布鲁纳
    C. 赫尔巴特
    D. 根舍因
5.传统教育与新教育最大分歧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表现为          (满分:2.5)
    A. 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B.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C. 直线顺序与螺旋顺序
6.(  )在英国著名课程轮专家斯坦豪斯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满分:2.5)
    A. 生成性目标
    B. 形成性目标
    C. 表现性目标
二、多选题:
1.界各国的课程管理大致有( )种模式。          (满分:2.5)
    A. 中央集权型
    B. 地方分权型
    C. 混合型
    D. 校本开发型
2.属于范例教学过程结构阶段的有          (满分:2.5)
    A. 范例的阐明个的阶段
    B. 范例的阐明类的阶段
    C. 范例的检验假设阶段
    D. 范例的掌握规律阶段
3.以下符合课程管理概念的是          (满分:2.5)
    A. 分级管理
    B. 多个主体
    C. 手段多样
    D. 管理全面
4.与传统的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有突出的特征:          (满分:2.5)
    A. 知识经济更加强调知识和信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B. 更加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C. 高科技和智力产业成为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D. 知识经济成为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概念。
三、判断题:
1.传统的教学是把学生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消失。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可完成性” 不是课程标准的性质之一。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并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布鲁纳在课程设计上强调学生的活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课程资源不仅仅是教材,还包括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学校的、社区的、家庭的、自然的、人力的一切资源。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教育中的观察具有目的性、主观性以及被动性的特点。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一个教师在同一节课上,同一个教室里,对两个不同的班级讲授相同的科目” 这不是复式教学的一种。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从教学方法研究的重心看,由“要素研究”向“过程研究”发展。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是研究型课程的一种模式。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1.“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具体目标。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2.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3.三级课程管理是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各占课程总量的30%。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4.综合实践活动属于校本课程,有固定的、统一的实施的模式与样本。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5.生成性目标与教师的综合教育素质无关。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6.泰勒认为课程设计和编制的首要任务就是确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7.调查研究法现实性不强。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8.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几乎就是知识点的罗列,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为此,教师可以脱离教材,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教学。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9.“可伸缩性” 不是课程标准的性质之一。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0.在一些教学环境下,非语言表达往往能替代有声语言,发挥比有声语言更好的作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1.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里,班级授课制教学是教学组织的主要形式。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2.在职前适应期,除学科知识外应重视和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修养,当前我国师范院校并不缺乏这一块。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3.教育实验研究法能够检验现有的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先进性。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4.综合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5.新课程中的教师应该既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不是研究成果的消费者。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6.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内容本身的性质,包括内容的重要性、实用性、正确性等。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7.“非指导性”教学就是非操纵的、非窒息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8.“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 不是课程资源的开发的基本途径。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9.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无需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0.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备的或所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一贯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回复贴子下载答案

**** Hidden Message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师课程与教学概论16秋在线作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