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16秋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答案
16秋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一、单选题:
1.体现我国环境法律的量化和技术指标的是 (满分:2)
A. 环境质量标准
B. 污染物排放标准
C.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D.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2.在环境法中使用公害一词最早的国家是( ) (满分:2)
A. 中国
B. 日本
C. 美国
D. 英国
3.有人把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 ) (满分:2)
A. 原生态环境问题
B. 次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环境问题
C. 生态环境问题
4.最早提出“污染者负担原则”的是 (满分:2)
A.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B. 欧洲共同体
C.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D.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
5.国家实行( )优先原则 (满分:2)
A. 工业用水
B. 农业用水
C. 城市用水
D. 居民生活用水
6.我国《渔业法》规定,渔业生产的基本方针是( ) (满分:2)
A. 以捕捞为主
B. 以加工为主
C. 以养殖为主
D. 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
7.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 )弃耕抛荒的,原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 (满分:2)
A. 一年
B. 两年
C. 一年半
D. 半年
8.按照《环境保护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通知之日起( )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满分:2)
A. 7日
B. 10日
C. 15日
D. 30日
9.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 )以上 (满分:2)
A. 80%
B. 70%
C. 75%
D. 65%
10.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主要体现了( ) (满分:2)
A. 民主原则
B. 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
C.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D. 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
11.环境法中关于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规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 ) (满分:2)
A. “物物相关”律
B. “负载定额”律
C. “相生相克”律
D. “协调稳定”律
12.《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与( ) (满分:2)
A.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
B.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
C. 交通运输噪声污染的防治
D. 从事本职工作受到噪声污染的防治
13.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的许可证是( ) (满分:2)
A. 规划许可证
B. 开发许可证
C. 建设许可证
D. 排污许可证
14.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当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音污染时,施工单位必须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等情况的期限是( ) (满分:2)
A. 在工程开工前5日内
B. 在工程开工前15日内
C. 在工程开工后5日内
D. 在工程开工后15日内
1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 ) (满分:2)
A. 技术性
B. 综合性
C. 正当性
D. 社会公益性
16.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 )提出的 (满分:2)
A. 《我们共同的未来》
B. 《中国21世纪议程》
C.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重大行动》
D. 《公共汽车尾气控制法》
17.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是( ) (满分:2)
A. 《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D. 《城市规划法》
18.大气污染排污收费制度可以表述为( ) (满分:2)
A. 达标、超标双重收费的制度
B. 超标收费的制度
C. 排放即收费制度
D. 达标排放、超标违法的制度
19.评价环境是否受到污染所依据的环境标准是( ) (满分:2)
A. 污染物排放标准
B. 环境基础标准
C. 环境质量标准
D.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20.以下不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的分类是( ) (满分:2)
A. 土地利用规划法
B. 环境污染防治法
C. 环境标准
D. 自然保护法
21.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 ) (满分:2)
A. 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B.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C.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好、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D.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2.有关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满分:2)
A. 总量控制的推行势在必行
B. 有总量控制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核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
C. 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目前一总量控制为主
D. 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区域实行排污许可并按排放总量核定收费的制度,而不执行一般污染物排放的排污收费制度
23.在国际环境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际环境法最主要渊源的是( ) (满分:2)
A. 国际习惯
B. 国际条约
C. 一般法律原则
D. 软法
24.我国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规定的宪法是( ) (满分:2)
A. 1945年宪法
B. 1972年宪法
C. 1978年宪法
D. 1982年宪法
25.年满( )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植树或其他绿化的义务 (满分:2)
A. 8
B. 11
C. 16
D. 18
二、多选题:
1.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和单行法的关系是( ) (满分:2)
A. 它们同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B. 基本法内容较为抽象,而单行法内容较为具体
C. 单行法是对基本法某一方面规定的具体化
D. 基本法效力高于单行法,单行法不能违法基本法的原则和立法精神
E. 基本法对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进行全面的规定,单行法针对特定的环境保护对象作出规定
2.以下属于环境法保护对象的有( ) (满分:2)
A. 池塘里的青蛙
B. 马戏团里的大象
C. 农民种植的庄稼
D. 草原上放牧的牛羊
E. 野生东北虎
3.关于“三同时”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之间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满分:2)
A. 它们都是以预防为主原则的体现
B. 只有“三同时”没有环境影响评价,会造成选址不当
C. “三同时”只能减轻损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却可以预防损害
D. 有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就没有必要再适用“三同时”
E. 把“三同时”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减轻污染,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4.环境侵权的免责事由一般包括( ) (满分:2)
A. 不可抗力
B. 意外事件
C. 第三人过错
D. 受害者过错
E. 紧急避险
5.我国水资源费的征收范围和对象包括( ) (满分:2)
A. 直接从江河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B. 直接从湖泊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C. 直接从地下水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D. 家庭生活少量取水
E. 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少量取水
6.生物多样性是指( ) (满分:2)
A. 基因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生境多样性
D. 生态多样性
E. 植物多样性
7.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可以( ) (满分:2)
A. 加收超标准排污费
B. 责令停业
C. 继续限期治理
D. 关闭
E. 罚款
8.下列那些因素是行政责任的必备要件( ) (满分:2)
A. 行为人的过错
B. 行为的违法性
C. 行为的危害后果
D. 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有因果联系
9.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为( ) (满分:2)
A. 农用地
B. 耕地
C. 建设用地
D. 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
E. 未利用地
10.下列关于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2)
A. 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B. 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C. 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
D. 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
E. 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11.生态系统由( )组成 (满分:2)
A. 生产者
B. 分解者
C. 有机物
D. 无生命物体
E. 消费者
12.第二环境问题可分为( ) (满分:2)
A. 自然环境的破坏
B. 食物公害
C. 环境污染
D. 自然资源的开采
E. 交通拥挤
13.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分区保护,可将其分为( ) (满分:2)
A. 核心区
B. 过渡区
C. 缓冲区
D. 实验区
E. 适度利用区
14.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行政处分包括( ) (满分:2)
A. 警告
B. 罚款
C. 记过
D. 降级
E. 开除
15.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表述准确的是( ) (满分:2)
A. 保护对象的广泛性与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极其综合化的法律部门
B.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必须体现自然规律特别是生态学规律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技术性
C. 环境保护的利益同全社会的利益是一致的,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公益性
D. 同其他法律相比,各国的环境法有较多可以相互借鉴的东西
E.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采取的法律措施涉及经济、技术、行政、教育等多种因素,具有综合性
16.对固体废物实行三化原则是指( ) (满分:2)
A. 再生化
B. 无害化
C. 减量化
D. 资源化
E. 循环化
17.根据其用途,将森林分为( ) (满分:2)
A. 防护林
B. 用材林
C. 经济林
D. 薪炭林
E. 特种用途林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满分:2)
A. 省级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度地方环境质量标准,报环保部批准
B. 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
C. 向已有地方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 国家级环境标准由环保部制定、审批、颁布和废止
E. 环境基础标准和环境方法和样品标准,则只有国家级而没有地方级
19.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 ) (满分:2)
A. 行政责任
B. 民事责任
C. 刑事责任
D. 经济责任
E. 环境责任
20.为规范渔业养殖,防止不合理捕捞活动对渔业资源造成破坏,我国《渔业法》规定的管理措施包括( ) (满分:2)
A. 实行与也限制制度
B. 实行渔业养殖使用证制度
C. 鼓励和扶持外海和远洋捕捞
D. 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
E. 限定捕捞场所、时间、方法和工具
21.我们常说的“两控区”指的是( ) (满分:2)
A. 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B. 粉尘控制区
C. 二氧化碳控制区
D. 酸雨控制区
E. 氮氧化物控制区
22.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包含的内容有( ) (满分:2)
A. 代际公平
B. 代内公平
C. “零增长”
D. 要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E. 环境保护与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兼顾
23.在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 (满分:2)
A. 国家
B. 国家机关
C. 企业单位
D. 事业单位
E. 公民
24.与一般固体废物相比,危险废物要执行( )等特别的管理制度 (满分:2)
A. 清洁生产制度
B.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标识制度
C. 经营许可制度
D. 转移管制制度
E. 危险物质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制度
25.按照规定,下列哪些征用土地的行为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 (满分:2)
A. 征用基本农田
B. 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
C. 征用耕地外的其他土地70公顷
D. 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70公顷
E. 征用基本农田超过35公顷
**** Hidden Message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