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第2次 )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第2次 )答案答案附件回复可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
A.
无产阶级
B.
农民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小资产阶级
2. 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 )
A.
八七会议
B.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3.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A.
根本任务
B.
根本原则
C.
本质属性
D.
基本要求
4.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是( )
A.
我国脱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B.
我国脱胎于不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C.
我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我国脱胎于封建社会
5. 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C.
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
D.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基本协调发展
6.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 )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B.
长期的基本国策
C.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政策
D.
当前的权宜之计
7. 冲破“两个凡是”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精神枷锁的大讨论是( )。
A.
民主与人权的大讨论
B.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
崇尚科学与破除迷信的大讨论
D.
关于要不要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大讨论
8.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 )
A.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B.
解放思想新时期
C.
建设和谐社会新时期
D.
求真务实历史新时期
9.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
公有制经济
B.
国有经济
C.
集体经济
D.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是( )
A.
理论与实际
B.
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C.
完全不同
D.
相同的背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一化三改”,其中“三改”是指对下列哪方面的改造( )
A.
国营企业
B.
个体农业
C.
手工业
D.
资本主义工商业
2.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还要( )
A.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B.
维护国家安全
C.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D.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3.
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四马分肥”中的“四马”是指( )
A.
国家所得税
B.
企业公积金
C.
资方红利
D.
工人福利费
4.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包括( )
A.
国有经济
B.
集体经济
C.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D.
私营经济
5.
邓小平在批评“两个凡是”和领导真理问题讨论的过程中提出的主要论断有( )
A.
“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毛泽东思想
B.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C. 毛泽东倡导的作风中最根本的东西是实事求是
D.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3.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4.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
5.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的发生。
6. 中共一大明确提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
8. 生态文明理念与和谐社会理念是相矛盾的。
9. 三大改造的失误在于不应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0.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政体。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15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
1.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2.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
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五、辨析题(本大题共30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
1.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3.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 Hidden Message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