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网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第2次 )标准答案
重庆大学网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第2次 )标准答案答案附件回复可见,需要的请自助下载
一、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0分,共 25 小题,每小题 4 分)
1.
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是( )。
A.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B.
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
C.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D.
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2.
在近代,中国没有完全变成殖民地的原因在于( )。
A.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
B.
中国人民的反抗
C.
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
D.
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矛盾
3.
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机关的人员分配上( )。
A.
共产党员占1/3
B.
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1/3
C.
不左不右的中间分子占1/3
D.
国民党员占1/3
4.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派到东北领导抗日斗争的共产党员包括( )。
A.
罗登贤
B.
杨靖宇
C.
赵尚志
D.
赵一曼
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两大问题亟待解决( )。
A.
“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亟待改革 n>
B.
还有一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tml> n>
C.
农村生产力水平落后
D.
农业生产实行统一经营
6.
毛泽东认为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 )。
A.
中国革命的对象
B.
中国革命的任务和动力
C.
中国革命的性质
D.
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
7.
帝国主义没能实现瓜分中国的原因有( )。
A.
帝国主义内部的矛盾
B.
清朝政府的极力反抗
C.
帝国主义的软弱
D.
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
8.
下列关于相持阶段两个战场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面战场消极抗战形势恶化
B.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C.
敌后战场转变为正面战场
D.
正面战场仍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牵制日军的作用
9.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 )。
A.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结束
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C.
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D.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
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主要是( )。
A.
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
没有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
C.
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
D.
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及其领导核心
11.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
敌我矛盾
B.
人民内部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2.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3.
1911年,直接参与领导武昌起义的革命组织是( )。
A.
共进会
B.
文学社
C.
中华革命党
D.
中国国民党
14.
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的基本任务是( )。
A.
打仗消灭敌人
B.
发展壮大革命队伍
C.
建立健全民主制度
D.
做群众工作
E.
开展生产建设
15.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
A.
保护民族工商业
B.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
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
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1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特殊困难是( )。
A.
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比较严重
B.
党的理论准备不足
C.
封建主义的影响比较严重
D.
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
E.
修正主义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
17.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组织形式包括( )。
A.
互助组
B.
高级社
C.
初级社
D.
人民公社
18.
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最早是( )提出的设想。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斯大林
19.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 )。
A.
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B.
开始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
C.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D.
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20.
1947年3月,国民党限期令中共驻( )等地代表及工作人员全部撤退,关闭和平谈判之门。
A.
南京
B.
上海
C.
重庆
D.
广州
21.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在“工农武装割据”中各自的地位是( )。
A.
武装斗争是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
B.
根据地是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战略依托
C.
以建立和扩大根据地为中心工作
D.
土地革命是中心工作
2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有( )。
A.
陈独秀
B.
张国焘
C.
毛泽东
D.
李大钊
E.
董必武
23.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粉碎林彪和“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分别是在( )。
A.
1971年
B.
1972年
C.
1975年
D.
1976年
2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条件有( )。
A.
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C.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D.
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政策的正确
25.
1998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中开展的“三讲”教育是( )。
A.
讲学习
B.
讲纪律
C.
讲政治
D.
讲正气
答案附件回复可见,需要的请自助下载
**** Hidden Message ***** 重庆大学网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