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答案 发表于 2016-11-8 09:15:44

北语16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2答案

北语16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2

一、单选题:
1.对鉴真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满分:4)
    A. 著有《唐大和上东征传》,流传至今
    B. 鉴真出生于扬州,俗姓淳于
    C. 鉴真及其弟子所开创的日本律宗也成为南都六宗之一
    D. 唐招提寺建筑群,即为鉴真及其弟子留下的杰作
2.对日本文字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满分:4)
    A. 从历史上看,日本的文字和汉字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血缘关系
    B. 日本现在使用的文字是“汉字假名混合体”
    C. 汉语和日语属于同一种语言,即“汉字文化圈”
    D. 假名是在吸收、改造中国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发展起来的日本自己独特的字母
3.《茶经》对茶文化的改进没有(    )          (满分:4)
    A. 减少添加物
    B. 讲求饮茶器具
    C. 讲究水质
    D. 讲究煮水的技巧
4.秦汉渡来人对日本的贡献不包括(    )          (满分:4)
    A. 传入青铜器和制铁技术
    B. 传入了水稻种植、农耕技术
    C. 创立了日本茶道
    D. 促进了大陆和日本岛人种的混杂合流
5.有关佛教能与中华文化融合的原因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满分:4)
    A. 中国文化有不足之处需要补充
    B. 佛教的适应性
    C. 佛教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
    D. 中国哲学体系中没有“本体论”论述
6.对平假名、片假名理解错误的是(    )          (满分:4)
    A. 日语假名发明后,日本文字的书写体系就不用汉字了
    B. 片假名只是取用了汉字的一部分
    C. 平的意思是平常、不严格,一般柔和婀娜,棱角较少
    D. 手写草了,就是平假名
7.以下不属于弥生飞跃的表现的是(    )          (满分:4)
    A. 生产方式由采集渔猎到农耕水稻
    B. 体貌由单眼皮变为双眼皮
    C. 工具由新石器、金石并用发展到铁器
    D. 人身材变高
8.遣唐使在华活动没有(    )          (满分:4)
    A. 遣唐使主要成员前往长安路途一切费用由中国政府负担
    B. 长安城有唐廷内使饮马出迎,引住四方馆
    C. 遣唐使上贡受封赏
    D. 活动受限于在长安和内地与唐朝官员进行交流
9.对万叶假名阶段的看法有误的是(    )          (满分:4)
    A. 出现“假名”
    B. 最初的假名,是直接借用汉字的音来记录日本语言的发音,即放弃汉字的固有含义,只取其音
    C. 万叶假名看上去全是汉文,但中国人看不懂,现代日本人却可以看懂
    D. 在记录同一个日语发音时,不同时候不同人会用不同的同音汉字
10.有关佛教中国发展,认识有误的是(    )          (满分:4)
    A. 佛教东汉初年已传入中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还看不出影响的迹象
    B. 由于时代的局限,魏晋时代所理解的佛学只能是玄学化的佛学
    C. 印度禅学在中国的变异并发展成禅宗的原因是时代浪潮的影响
    D. 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基本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11.不属于茶文化五境之美的是(    )          (满分:4)
    A. 茶水
    B. 茶具
    C. 心境
    D. 环境
12.以下理解有误的是(    )          (满分:4)
    A. 朱士行是中国僧人中第一个到达印度并取得大批佛教经典原本的人
    B. 玄奘译经的基本程序,中国翻译史上称为“汉唐旧法”
    C. 义净印度之游走的是海路,他还著有《梵语千字文》,是一部学习梵语的字书
    D. 法显的《佛国记》有很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13.对日语借用汉字阶段的看法有误的是(    )          (满分:4)
    A. 日本国使用的最初文字就是汉字
    B. 汉籍传入日本之始,最早的记载当推百济王仁博士带去的《论语》和《千字文》。
    C. 这一阶段出现了用汉文写成的史书及文学作品
    D. 由于使用汉字,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能够很好地研究中国文化
14.对日本茶道的相关认识有误的是(    )          (满分:4)
    A. 茶道有个人服从环境和整体的儒家精神
    B. 冈仓天心认为明清时的淹茶时期是茶的浪漫主义时期
    C. 道教为日本茶道奠定了审美理想的基础
    D. 千利休提出“和、敬、清、寂”四规
15.遣唐使的历史贡献不包括(    )          (满分:4)
    A. 引进唐朝律令典章,推动日本社会改革
    B. 吸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水平
    C. 吸收中国先进物质文明,促进日本经济发展
    D. 提升了日本国民的精神素质
三、判断题:
1.历史文物徐福是秦始皇时代齐国的方士,他的事迹见于《史记》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中日史学界把这种超越正常历史发展模式的文明现象称为“渡来文明”。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秦汉移民在日本被称为“秦汉渡来人”,他们是日本弥生飞跃的历史功臣。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在汉字传入日本之前,日本可以说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因为到目前为止,在日本没有发现过汉字以外类似古文字的东西。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造纸术的西传是由于阿拉伯商人通商的结果。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被誉为日本茶祖的人是入宋僧荣西,他写有《吃茶养生记》,是用汉文写成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2、3世纪之交,佛教在西域也发展起来,后来经西域传入国内。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陆羽《茶经》还辑录了与茶有关的典故和诗文等。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鉴真共试图东渡6次,第六次才成功。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最初的假名,是直接借用汉字的音来记录日本语言的发音,即放弃汉字的固有含义,只取其音,称为“万叶假名”。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 Hidden Message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语16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2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