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6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
北语16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一、单选题:
1.隋唐时代日本先后派遣十八批僧侣、官员来中国,学习中国制度、文化,这属于哪一文化交流途径( ) (满分:4)
A. 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B. 贸易往来
C. 战争与掠夺
D. 宗教传播
2.对中国丝织物的发达认识有误的是( ) (满分:4)
A.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养蚕织丝的国家
B. 至迟在殷商时代,中国已发明了提花装置
C. 两汉时期,已可以织出各种提花的彩色的丝绸
D. 先秦文献中不同织法的丝绸有不同的名称
3.不属于赛里斯形象的意义的是( ) (满分:4)
A. 是主体对客体关注的产物,是异域形象
B. 分析赛里斯形象,只需要看它是否符合客体
C. 其形象描写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D. 对赛里斯的形象的认识,折射了主体自身的文明程度
4.对张骞出使认识有误的是( ) (满分:4)
A. 张骞的西行之前,中国人还没到那么远过,眼光也没那么广
B. 张骞两次出师西域,第二次被匈奴俘虏了
C. 初次出使西域达13年之久,生还者共两人
D. 初次出使西域后,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安息、天竺等国家
5.远古时期,不同民族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幼芽会沿着有利于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的方向发展成熟,这是文化的( ) (满分:4)
A. 发展的不平衡性
B. 民族性
C. 时代性
D. 隔离机制
6.以下不是河西四郡的是( ) (满分:4)
A. 武威
B. 酒泉
C. 张掖
D. 吐鲁番
7.唐将高仙芝与大食交战,被俘走 的唐代工匠把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世界,这是通过哪一途径进行文化交流的( ) (满分:4)
A. 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B. 贸易往来
C. 战争与掠夺
D. 宗教传播
8.对西域三十六国认识有误的是( ) (满分:4)
A. 月氏被匈奴打败赶到西边之后地盘变小了,改称小月氏
B. 西域三十六国实际是受汉王朝管辖的,两汉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C.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D. 楼兰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9.楼兰女尸属于哪一种人种( ) (满分:4)
A. 蒙古人种
B. 高加索人种
C. 尼格罗人种
D. 不确定
10.影响文化的交流和排斥的因素没有( ) (满分:4)
A. 主体文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B. 外来文化的效用性
C. 主体文化相比外来文化是否先进
D. 外来文化的适应性
11.以下是通过宗教传播进行文化交流的( ) (满分:4)
A. 13世纪蒙古统治者向西扩张,为中西文化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B. 唐朝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唐朝建筑、雕塑、绘画工艺和医药之学
C. 张骞出使西域与外国联谊、交通
D. 西域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买卖中国丝绸等商品
12.对中国丝织物外传认识有误的是( ) (满分:4)
A. 公元前8世纪,中国的丝绸可能已经传到印度与波斯
B. 至迟在两汉,中国的丝织物一北传到阿尔泰地区
C. 据古希腊雕塑和陶器彩绘人像服装可以推测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已成为希腊上层人物喜爱的服装
D. 公元前后,罗马教皇下令禁止男士穿着丝绸,以缓解对丝绸的需求
13.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地域认识的是( ) (满分:4)
A. 生活在极东的地方
B. 东临大海
C. 与印度、大夏相邻
D. 去赛里斯只能走陆路,海路行不通
14.对大秦国认识有误的是( ) (满分:4)
A. 大秦有类中国
B. 大秦多宝、欲通使于汉
C.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建都在君士坦丁堡,在唐、宋中国典籍中,称之为叫“拂菻”
D. “拂菻”是从意大利语翻译而来的
15.对西域诸国理解有误的是( ) (满分:4)
A. 大宛、大夏、安息属于土著国
B. 匈奴最强
C. 大月氏败给了大夏
D. 汉得乌孙马,称为“天马”,后得到大宛汗血马,改称乌孙马为“西极”。
三、判断题:
1.在《后汉书·西域传》中,中国古文献第一次有了对大秦国比较详细的记载,大秦即古罗马。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两种文化相遇后,消极排斥不会发生文化的交流、影响和交融。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为了了解西域诸国,进行文化交流。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了东汉时代对西域的经营,其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张骞再通西域,并出任西域都护府 ,经营西域。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战争与掠夺不会造成文化的交流。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支那”最早见于波斯及印度的古籍记载。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两汉时中国人对于域外民族和国家,尚没有大汉族主义文化心理,是用平等的心态来记载和评论他们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琵琶、箜篌、筚篥、羌笛、茄、二胡、角等乐器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绮在商代就有了,到春秋战国时更为普遍,输出域外的丝绸,主要以绮为主。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乌孙属于游牧国。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 Hidden Message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