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16秋学期《仪器分析》在线作业二
吉大16秋学期《仪器分析》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
1.朗伯-比尔定律是吸收光度法的基本定律,是描述物质对单色光吸收的强弱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和( )间关系的定律 (满分:5)
A. 厚度
B. 密度
C. 质量
D. 体积
2.质谱分析法是利用多种离子化技术,将物质分子转化为( ),按其质荷比的差异分离测定,从而进行物质成分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满分:5)
A. 原子
B. 离子
C. 电子
D. 原子核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蒸汽中的( )对特征电磁辐射的吸收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方法 (满分:5)
A. 原子
B. 离子
C. 基态原子
D. 激发态原子
E. 电子
4.在紫外和可见光区范围内,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可由( )及电荷迁移跃迁产生 (满分:5)
A. σ-σ*
B. σ*-n
C. π*-π
D. π*-n
5.核磁共振现象是哈佛大学的( )等人在1945年发现的 (满分:5)
A. Purcell Bloch
B. Purcell Bunren
C. Wollarten Bloch
D. Purcel Wollarten
6.由炙热的固体或液体发出的光谱,称为( ) (满分:5)
A. 线状光谱
B. 带状光谱
C. 连续光谱
D. 断续光谱
7.进阳器至检测器的流路中未被固定相占有的空间的容积,称为 (满分:5)
A. 保留体积
B. 死体积
C. 调整保留体积
D. 相对保留体积
8.下面色谱法中是以按操作形式分类的色谱有 (满分:5)
A. 气相色谱法
B. 柱色谱法
C. 分配色谱法
D. 吸附色谱法
9.色谱法包括许多分支,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下列哪种色谱法是按色谱过程的分离机制分类 (满分:5)
A. 气相色谱法
B. 柱色谱法
C. 平面色谱法
D. 吸附色谱法
10.荧光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常采用下列哪种光源 (满分:5)
A. 紫外光源
B. 可见光源
C. 红外光源
D. 金属蒸汽灯
二、多选题:
1.化学位移的影响因素有 (满分:6)
A. 局部屏蔽效应
B. 磁各向异性效应
C. 杂化效应
D. 分子间氢键
E. 溶剂效应
2.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满分:6)
A. 分辨率
B. 灵敏度
C. 质量范围
D. 质量精确度
3.气相色谱法中,对载体的要求有 (满分:6)
A. 比表面积大
B. 有吸附性能
C. 热稳定性好
D. 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 (满分:6)
A. 光源
B. 单色器
C. 吸收池
D. 检测器
E. 讯号处理与显示器
5.质谱分析法的特点有 (满分:6)
A. 应用范围广
B. 不受试样物态限制
C. 灵敏度高
D. 试样用量少
E. 分析速度快,信息直观
三、判断题:
1.原子化的方法主要有火焰原子化法和非火焰原子化法两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载体一般是化学惰性的多孔性微粒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和内标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通常选择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按照Beer定律,吸光度A与浓度c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毛细管柱的制备包括拉制、柱表面处理、固定液的涂渍等步骤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检测器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三大关键部件之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分配色谱法利用被分离组分在固定相火流动相中的溶解度差别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分子荧光和分子磷光的发光机制相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气相色谱法的优点是能对多种组分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分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 Hidden Message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