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秋学期吉大《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在线作业一
16秋学期吉大《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生物利用度高的剂型是 (满分:4)
A. 蜜丸
B. 胶囊
C. 滴丸
D. 栓剂
E. 橡胶膏剂
2.关于药物的分布叙述错误的是 (满分:4)
A.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B. 药效强度取决于分布的影响
C. 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取决于药物的消除速度
D. 药物从血液向组织器官分布的速度取决于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E. 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与肝脏的代谢无关
3.影响药物吸收的下列因素中,不正确的是 (满分:4)
A. 非解离药物的浓度愈大,愈易吸收
B. 药物的脂溶性愈大,愈易吸收
C. 药物的水溶性愈大,愈易吸收
D. 药物的粒径愈小,愈易吸收
E. 药物的溶解速率愈大,愈易吸收
4.多剂量或重复给药经过几个半衰期体内药物浓度达到稳态是( ) (满分:4)
A. 3
B. 10
C. 4-5
D. 6-7
5.影响药物代谢的主要因素没有 (满分:4)
A. 给药途径
B. 给药剂量
C. 酶的作用
D. 生理因素
E. 剂型因素
6.多室模型中的α的意义是( ) (满分:4)
A. 消除速率常数
B. 吸收速率常数
C. 分布速率常数
D. 代谢常数
7.药物的清除率的概念是指( ) (满分:4)
A. 在一定时间内(min)肾能使多少容积(ml)血浆中所含的该药物完全清除
B. 在一定时间内(min)肾能使多少容积(ml)血液中所含的该药物完全清除
C. 药物完全清除的速率
D. 药物完全消除的时间
8.不同给药途径药物吸收一般最快的是 (满分:4)
A. 舌下给药
B. 静脉注射
C. 吸入给药
D. 肌内注射
E. 皮下注射
9.溶出度的测定方法中错误的是 (满分:4)
A. 溶剂需经脱气处理
B. 加热使溶剂温度保持在37℃±0.5℃
C. 调整转速使其稳定。
D. 开始计时,至45min时,在规定取样点吸取溶液适量,
E. 经不大于1.0μm微孔滤膜滤过,
10.药物的排泄途径有( ) (满分:4)
A. 肾
B. 胆汁
C. 唾液
D. 以上都有可能
二、多选题:
1.药物吸收的方式有 (满分:4)
A. 被动扩散
B. 主动转运
C. 促进扩散
D. 胞饮
E. 吞噬
2.我国药典收载的溶出度法定测定方法为 (满分:4)
A. 转篮法
B. 桨法
C. 小杯法
D. 循环法
E. 扩散池法
3.生物膜的性质包括( ) (满分:4)
A. 流动性
B. 结构不对称性
C. 半透性
D. 为双分子层
4.生物利用度试验方法包括 (满分:4)
A. 受试者的选择
B. 确定参比制剂
C. 确定试验制剂及给药剂量
D. 确定给药方法
E. 取血、血药浓度的测定、计算
5.双室模型药物血管外给药正确的是( ) (满分:4)
A. 药物通过胃肠道或肌肉吸收后由中央室分布消除
B. 给药以后有一个吸收过程
C. 药物逐渐进入中央室
D. 各室药物浓度可以推算
三、判断题:
1.酸性药物在pH低的环境中,易吸收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脂溶性高和容易形成复合物的药物易产生蓄积。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舌下给药主要通过静脉丛吸收,比静脉注射快。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口服剂型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顺序是溶液剂>胶囊剂>混悬剂>片剂>包衣片。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药物的效应与体内的药物浓度成正比关系。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临床上多次给药的原因是因为单次给药不能达到治疗药物浓度以及多次给药才能达到稳态浓度,发挥治疗效果。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药物的排泄器官主要是肾脏。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治疗药物监测的指征是治疗指数低的药物和肝、肾、心及胃肠功能损害的患者。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稳定性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km尿药排泄速率常数。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 Hidden Message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