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作业 发表于 2016-10-10 08:08:28

南开16秋《当代中国经济(尔雅)》在线作业答案

南开16秋《当代中国经济(尔雅)》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以下哪种理论认为储蓄是投资的资源,因而储蓄从物质形态上制约着投资的行为和规模。          (满分:2)
    A. 金融决定论
    B. 投资决定论
    C. 储蓄决定论
    D. 收入决定论
2.当影响分配的条件既定时,由于私人储蓄存款过量而导致存量资源的分配偏离均衡点,应采取的恰当做法是?          (满分:2)
    A. 等待市场自发调节
    B. 向市场投放流动性
    C. 进行政策性调整,发行国债
    D. 变革体制结构
3.以下假设项目的对外投资不是主要出于战略性意义考虑的是?          (满分:2)
    A. 投资巴基斯坦建立石油运输线
    B. 投资通过缅甸、云南昆明打通印度洋联系的项目
    C. 投资泰国基地海峡以沟通印度洋
    D. 在国外投资“狗不理包子”
4.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不仅仅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事实上还引起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领域重大的结构性变革,产生了新的矛盾,这不包括?          (满分:2)
    A. 劳资关系矛盾
    B. 贫富差距加大
    C. 生产力落后
    D. 上层建筑落后
5.生产社会化要求的共同占有范围与旧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有效占有范围相比更?          (满分:2)
    A. 更大
    B. 更小
    C. 相等
    D. 不一定
6.中国在经济体制非均衡条件下的改革采取了怎样的路径?          (满分:2)
    A. 从农村到城市
    B. 从城市到农村
    C. 城乡并举
    D. 城乡分别单独进行
7.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进行国家非国有化改革的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个?          (满分:2)
    A. 经济发展的阶段改变
    B. 国有资本实力减弱
    C. 非国有资本实力增强
    D. 国有化经营效率低下
8.通货膨胀时期,政府以税收形式取得的收入会随着通货膨胀率?          (满分:2)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一定
9.储蓄资源的提供者对于资产的需求往往有着“三性”的偏好,这不包括?          (满分:2)
    A. 流动性
    B. 收益性
    C. 安全性
    D. 风险性
10.以下关于我国金融和储蓄投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银行和企业有如此多的不良资产,说明金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B. 储蓄能够自然而然的转移到具有相同收益率的领域
    C. 企业家需要远见,国家政策制定者需要远见,应当培养有远见、预见性的金融人才
    D. 金融要对投资和储蓄两者的需要都要满足
11.对外我国在造船和造大飞机行业上的立项,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以下哪种?          (满分:2)
    A. 比较优势
    B. 竞争优势
    C. 战略性意义
    D. 市场需求
12.关于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最优组合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2)
    A. 从外资成本线与储蓄引致成本线交点到实际储蓄点之间的储蓄用于对外投资。
    B. 从外资成本线与储蓄引致成本线交点到外资成本线与投资效率线交点之间的部分引进外资。
    C. 从有效储蓄点到实际储蓄点之间的储蓄部分用于对外投资。
    D. 最优组合使得国内储蓄的国内利用、国外利用和引进外资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最大化。
13.以下关于规范政府调节过程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满分:2)
    A. 加大税率以实现社会公平
    B. 包括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
    C. 合理规范税制
    D. 适当的转移支付
14.以下哪些行业比较容易出现产业性歧视问题?          (满分:2)
    A. 服务业
    B. 农林业
    C. 工业
    D. 高新科技产业
15.关于我国在开放条件下的贸易和产业战略的选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非战略性领域只研究比较优势战略即可
    B. 若涉及到战略性问题考虑,不能只因为没有比较优势而放弃
    C. 应当战略问题都放进去,将比较优势进行扩展,然后再考虑比较优势战略
    D. 大部分情况下应当考虑竞争优势战略即可
16.关于利率的调整,以下说法有误的是?          (满分:2)
    A. 调整利息率应当考虑通货膨胀率因素,但是不是完全相对应的调整。
    B. 应当控制利率在银行取得最大收益出,以促进投资。
    C. 应当控制利率使得供求关系决定的平衡点距离平均利润率存在适度的距离。
    D. 利率调整要慎重,因为它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金融结构改变等。
17.关于公有制前提下按劳分配这种分配原则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满分:2)
    A. 劳动资料公共所有
    B. 劳动力个人所有
    C. 劳动对象公共所有
    D. 所有生产条件公共所有
18.在社会主义阶级,尚且不能实行按需分配,这一阶段的公平体现在以同一尺度来分配个人消费品,这一尺度是指?          (满分:2)
    A. 生产条件
    B. 生产资料
    C. 价值水平
    D. 劳动
19.未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我国采取了什么做法?          (满分:2)
    A. 加大信贷额度
    B. 降低贷款利率
    C. 提供无息贷款
    D.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20.不同的社会,不同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公平具有不同的涵义,这体现了公平的什么性质?          (满分:2)
    A. 历史规定性
    B. 形式多样性
    C. 客观性
    D. 选择性
21.传统体制下的国民收入主要以什么方式存在?          (满分:2)
    A. 个人或家庭储蓄
    B. 企业储蓄
    C. 政府储蓄
    D. 非政府部门储蓄
22.在我国,对国有企业的公有制占有采用了多层次的授权形式,这些层次不包括以下哪种?          (满分:2)
    A. 全国人大授权国资委对国有资源实行所有权管理
    B. 国资委授权控股公司对国有资产实现所有权
    C. 国务院对国有资产实行行政管理
    D. 控股公司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所有
23.以下使得投资曲线上移或提高投资效率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国内资本的战略性重组
    B. 引入同质性外资
    C. 企业制度上的创新
    D. 企业技术上的变革
24.伴随着价格的上涨,政府通过税收和货币税形式取得总收入在以下哪种情况下会增加?          (满分:2)
    A. 在最大货币税处
    B. 税收增长率等于通货膨胀率
    C. 税收增长率高于通货膨胀率
    D. 税收增长率低于通货膨胀率
25.改革开放之初,社会的主导消费品是百元产品,其中所谓的“三大件”不包括以下哪个?          (满分:2)
    A. 电视机
    B. 自行车
    C. 手表
    D. 缝纫机
26.以下关于投资主体和投资部门之间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个人只考察内在收益较强的部门
    B. 政府可以将内在收益和外在收益结合起来进行投资部门的选择
    C. 投资主体会影响投资部门
    D. 政府投资于外部性较弱的部门
27.国民收入分配改革导致的储蓄与投资的决策分离程度越高,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          (满分:2)
    A. 不一定
    B. 不变
    C. 低
    D. 高
28.通过股票、债券等方式的直接金融方式不具有哪种优点?          (满分:2)
    A. 投资期限的灵活性
    B. 兼顾流动性和收益性
    C. 具有高风险性
    D. 限制了银行称为万能控制者
29.相比较而言,以下哪个领域不是国有资本应控制较多的领域?          (满分:2)
    A. 基础设施
    B. 基础工业
    C. 航空航天
    D. 服务业
30.以下做法不能有效解决中国储蓄过剩问题的是?          (满分:2)
    A. 逐步减少强制性储蓄
    B. 健全社会保障
    C. 减少税率促进消费
    D. 征收房产税
31.生产条件不包括以下哪种内容?          (满分:2)
    A. 劳动对象
    B. 劳动资料
    C. 劳动者
    D. 劳动方式
32.自上而下的制度改革具有诸多的优点,这不包括以下哪点?          (满分:2)
    A. 避免改革失控
    B. 较好的反应社会理性
    C. 克服制度短缺
    D. 容易被模仿
33.国内储蓄投资、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合理界线,最优组合的实现需要以下哪个为前提?          (满分:2)
    A. 常规性项目的有效控制
    B. 常规性项目的自由化
    C. 资本项目的有效控制
    D. 资本项目的自由化
34.收入的调节过程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逆向调节的现象,这些因素不包括?          (满分:2)
    A. 税制的不统一
    B. 权利过于分散
    C. 国民待遇的差异
    D. 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
35.在投资决定论中,引起计划消费不能实现、事后投资大于计划投资的重要因素是?          (满分:2)
    A. 储蓄
    B. 消费
    C. 投资
    D. 金融
三、判断题:
1.在既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当一个国家的增量和存量资源在政府与非政府部门间分配偏离均衡点时,只能通过改变体制结构来调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在西方社会,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的均等化,可以用基尼系数来衡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国民储蓄的三个主体部门储蓄的总和称为国民总储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政府通过通过收入过程和支出过程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依旧遵循其劳动与所有权标准不同的标准来进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由于制度变革和创新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因而存在着制度短缺的问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应当避免非正式制度的过于落后,寻求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变革的统一与协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相比正式制度而言,非正式制度具有更高的可移植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在既定的国民收入下,国民收入的支出结构在不同承担主体间发生变动时,会使得增量资源在国民部门间分配的比例发生改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增量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间的构成比例与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有关,而与其支出结构无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国有制经济具有完全的比较优势,而几乎不存在弊端。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收入分配或产品分配是生产条件分配的结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居民见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但城市内部和乡村内部收入差距相对稳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农村的社会化程度低,公有制的范围或者组织形式适合才有家庭联产承包制,而城市则适和采用企业等组织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被征用土地的农民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偿体现了客观生产条件与主观条件的市场化分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是对立的,因此资产阶级的公平在公有制社会中应当被否认。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 Hidden Message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开16秋《当代中国经济(尔雅)》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