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作业答案 发表于 2016-9-13 08:22:23

16秋学期南开《国学智慧(尔雅)》在线作业无忧答案

16秋学期南开《国学智慧(尔雅)》在线作业无忧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古代找到的最能表现沟通天地万物的工具是什么?          (满分:2)
    A. 瓦片
    B. 龟甲
    C. 蓍草
    D. 铜钱
2.人类社会之所以能成为群体的标准是什么?          (满分:2)
    A. 仁和性善
    B. 礼和智
    C. 信和义
    D. 勇和信
3.汉朝时期的尚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满分:2)
    A. 29篇今文《尚书》和16篇古文《尚书》
    B. 29篇今文《尚书》和16篇古文《尚书》以及孔安国的《序》
    C. 29篇今文《尚书》和孔安国的《序》
    D. 16篇古文《尚书》和孔安国的《序》
4.《春秋》在汉代之后遗失的是哪两传?          (满分:2)
    A. 《邹氏传》、《夹氏传》
    B. 《公羊传》,《夹氏传》
    C. 《本纪传》、《左传》
    D. 《左传》、《邹氏传》
5.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什么方面?          (满分:2)
    A. 不同属性
    B. 不同礼
    C. 不同哲学
    D. 不同政治
6.要想成为君子从气度上讲需要做到什么?          (满分:2)
    A. 海纳百川
    B. 有容乃大
    C. 包容万物
    D. 仁爱天下
7.孟子认为什么是智慧的来源?          (满分:2)
    A. 辞让之心
    B. 是非之心
    C. 羞恶之心
    D. 廉耻之心
8.孔子是用什么来区分君子和小人的?          (满分:2)
    A. 财富
    B. 地位
    C. 声望
    D. 道德
9.孟子认为“义”用来干处理哪方面的关系的?          (满分:2)
    A. 亲情关系
    B. 自然关系
    C. 社会关系
    D. 尊卑关系
10.中国集权政治的其实是什么和中国传统官僚系统中行政资源的控制结合起来而形成的?          (满分:2)
    A. 道家无为而治
    B. 法家君权一统
    C. 儒家仁爱
    D. 墨家兼爱
11.我们每个人在对待不同人给你的道德熏陶时候所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立场是什么?          (满分:2)
    A. 宠辱不惊的立场
    B. 舍我其谁的立场
    C. 天道的立场
    D. 人之为人的立场一种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日常行为的准则
    E. 时空关心
    F. 中听,契合事理
    G. 人的内心
12.中国古人在思考宇宙运动的时候认为宇宙产生这种运动变化是因为什么?          (满分:2)
    A. 宇宙是由阴和阳两种物质组成
    B. 宇宙星系之间有引力
    C. 宇宙形体爆炸的结果
    D. 宇宙是一个生命体
13.中国哲学注重的是哪种变化?          (满分:2)
    A. 质变
    B. 量变
    C. 突变
    D. 易变
14.《诗经》的编订有哪三个说法?          (满分:2)
    A. 采诗说,增诗说,写诗说
    B. 写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C. 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D. 增诗说,献诗说,采诗说
15.荀子讲的“礼”是用来出来什么关系的?          (满分:2)
    A. 社会关系
    B. 尊卑关系
    C. 亲情关系
    D. 政治关系
16.张载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满分:2)
    A. 改变命运
    B. 做官
    C. 改变气质
    D. 赚钱
17.当天下大乱的时候,往往现出来的做事的人会得到怎么样的结果?          (满分:2)
    A. 烈士,先驱
    B. 称王
    C. 控制天下
    D. 被人唾弃
18.法家的制度讲的包含了几个方面?          (满分:2)
    A. 理、术、势
    B. 法、礼、势
    C. 法、术、势
    D. 法、势、理
19.《周易》这本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满分:2)
    A. 伏羲
    B. 西周
    C. 尧舜
    D. 东周
20.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阐释了人的归宿是什么?          (满分:2)
    A. 达到礼让
    B. 达到孝悌
    C. 达到有为
    D. 达到性善
21.我们怎么样做才能从心态上积极?          (满分:2)
    A.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B. 大爱无疆,仁者无敌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见贤思齐
22.成熟的两个标准是什么?          (满分:2)
    A. 做自己想做的,广开言路
    B. 做自己该做的,广开言路
    C. 做自己该做的,少说废话
    D. 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
23.汉朝时期的汉儒们是把《诗经》当成什么来研究的?          (满分:2)
    A. 诗
    B. 经
    C. 书
    D. 词
24.春秋战国时期讲“法”的是哪位大家?          (满分:2)
    A. 孟子
    B. 韩非子
    C. 孔子
    D. 荀子
25.“先让国家强大,再让人们吃饱,最后给予精神需求”是哪一学派的思想?          (满分:2)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26.五经里最难读的一本书是哪一部?          (满分:2)
    A. 《诗经》
    B. 《尚书》
    C. 《乐》
    D. 《春秋》
27.对于人类来讲,合乎正道实际上是合乎了什么?          (满分:2)
    A. 文化发展规律
    B. 人类发展的规律
    C. 哲学发展规律
    D. 道德发展规律
28.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什么?          (满分:2)
    A. 《史记》
    B. 《左传》
    C. 《三国志》
    D. 《春秋》
29.当一个人所发出的都是恶念的时候需要用哪位学者的学说来进行教育?          (满分:2)
    A. 荀子
    B. 老子
    C. 庄子
    D. 孟子
30.从正面,发展的角度来说人的快乐就是什么?          (满分:2)
    A. 财富的获得
    B. 色欲
    C. 自我价值的一种实现
    D. 成家立业
31.人生的发展是由“格物”、“致知”等几个阶段组成的?          (满分:2)
    A. 5
    B. 6
    C. 7
    D. 8
32.君子阶层最主要的特质是什么?          (满分:2)
    A. 做官
    B. 做学问
    C. 普及文化
    D. 修身养性
33.黑格尔辩论法在古代中国被称为什么?          (满分:2)
    A.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B. 客观辩证法
    C. 朴素辩证法
    D. 德礼辩证法
34.管理大的国家和地区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          (满分:2)
    A. 事无巨细
    B. 事必躬亲
    C. 无为而无不为
    D. 放任自流
35.《谷梁传》和《公羊传》分别是哪一国家的学说?          (满分:2)
    A. 鲁学,秦学
    B. 秦学,齐学
    C. 齐学,鲁学
    D. 鲁学,齐学
三、判断题:
1.道家的道是站在人的角度来看人的,儒家的道是站在天地的角度来看人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我们古代最好的东西是拿来献给君王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平章百姓”中的“百姓”就是指人民大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抱怨其实是心态不成熟的表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礼的第二个来源是来自对人神等各种关系的调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被社会所公认的“孝顺”中的“顺”就是顺从的意思。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复礼是指要恢复礼的精神和礼的制度,守礼是指要重新建立规矩和制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赋”法所担任的功能有:1、概括功能,2、描写自然的生和色,3、叙述功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周易》是六经之首,在儒家经典排在第一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周易》中的“天”和“地”其实就是指自然界的天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孔子的言论中透露出的是对历史和人性的洞察,而孟子则是滔滔辩论,一种舍我其谁的干预精神。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转载注明: 无忧答案网
12.古文经和今文经虽然是属于两个系统,但是彼此没有冲突,可以互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根据《周易》概括我们读《周易》的时候要先从《易经》读起,然后再读《易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格物”在于通理,而“致知”在于明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今文经和古文经不仅仅在文字上不同,在研究思路也不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 Hidden Message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6秋学期南开《国学智慧(尔雅)》在线作业无忧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