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答案 发表于 2016-8-16 09:41:07

西交16年9月课程《法理学(高起专)》作业考核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16年9月课程考试《法理学(高起专)》作业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
1.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是(    )          (满分:2)
    A. 法律万能
    B. 法律可有可无
    C. 法律不能自己行走
    D. 法律有局限性
2.通过对法律条文的文字排列、语法结构、标点符号和上下文关系等方面的分析,来理解和阐明法律的含义的法律解释属于(    )          (满分:2)
    A. 历史解释
    B. 系统解释
    C. 逻辑解释
    D. 语法解释
3.在法律解释中,从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来说明法律规定的含义的方法,被称为( )          (满分:2)
    A. 历史解释
    B. 体系解释
    C. 文义解释
    D. 逻辑解释
4.法律调整是一种(    )          (满分:2)
    A. 个别性调整
    B. 规范性调整
    C. 习惯性调整
    D. 具体性调整
5.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我国法律规定称为(    )          (满分:2)
    A. 限制行为能力人
    B. 无行为能力人
    C. 有行为能力人
    D. 法人
6.社会主义法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          (满分:2)
    A. 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B. 消灭私有制
    C. 消灭剥削阶级
    D. 无产阶级取得政权
7.狭义的执法的特点是( )          (满分:2)
    A. 法的执行不具有主动性和单方性
    B. 法的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 法的执行不需要依照法定程序
    D. 法的执行不具有国家强制性
8.道德和法律的区别是( )          (满分:2)
    A. 法律调整人的内心,道德调整人的外部行为
    B. 法律具有外界强制力,道德不具有外界强制力
    C. 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调整的范围广
    D. 道德比较具体,而法律则比较抽象
9.以下关于法与利益的说法不正确的(    )          (满分:2)
    A. 社会利益的分化导致法的产生
    B. 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决定着法的存在和本质
    C. 利益的发展、变化决定着法的发展、变化
    D. 法对利益的形成、发展有被动的反作用
10.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    )          (满分:2)
    A. 授权性规范
    B. 义务性规范
    C. 委托性规范
    D. 准用性规范
11.我国的司法解释一类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另一类是(    )          (满分:2)
    A. 全国人大的解释
    B. 人大常委会的解释
    C. 人民法院的解释
    D. 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
12.实现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的根本条件是(    )          (满分:2)
    A. 人民群众的觉悟
    B. 社会革命
    C. 先进的理论指导
    D. 物质生活关系变化
13.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    )          (满分:2)
    A. 公法和私法
    B. 普通法和衡平法
    C. 普通法和根本法
    D. 普通法和一般法
14.不属于正式解释的是(    )          (满分:2)
    A. 立法解释
    B. 司法解释
    C. 行政解释
    D. 系统解释
15.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    )          (满分:2)
    A. 规范内容相同
    B. 指导思想相同
    C. 实施方式相同
    D. 表现形式相同
16.按照法学分类,民法学属于(    )          (满分:2)
    A. 理论法学
    B. 法律史学
    C. 国内部门法学
    D. 国际法学
17.根据法学的分类,属于国内部门法学的是(    )          (满分:2)
    A. 法理学
    B. 中国法制史
    C. 劳动法
    D. 国家公法学
18.我国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坚持把( )          (满分:2)
    A. 党的领导置于至上地位
    B. 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
    C. 社会的各项事务纳入人民意志的绝对控制之下
    D. 制定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置于建设社会法治国家的核心地位
19.法制和法治是两个(    )的概念          (满分:2)
    A. 相同
    B. 不同
    C. 意思不一样,用法相同
    D. 意思一样,用法不同
20.属于法律调整范围的是(    )          (满分:2)
    A. 血统关系
    B. 父子关系
    C. 爱情关系
    D. 友谊关系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公布的案例在我国( )          (满分:2)
    A. 具有普遍法律效力
    B. 是正式的法律渊源
    C. 是法院审理案件的参考
    D. 是中国的判例法
22.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典主要是(    )          (满分:2)
    A. 成文法的汇编
    B. 不成文法的汇编
    C. 判例法的规范化
    D. 成文法的整理
23.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    )          (满分:2)
    A.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 国家司法机关
    C. 国家检察机关
    D. 国家行政机关
24.法的社会性一般是指(    )          (满分:2)
    A. 法是一种社会规范
    B. 法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促进社会前进的作用
    C. 法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
    D. 法对社会的一种影响
25.保证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方法是(    )          (满分:2)
    A. 单纯的说服教育
    B. 必要的强制
    C. 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
    D. 单纯的强制惩罚
26.法的形成的标志是(    )          (满分:2)
    A. 阶级的出现
    B. 国家的最终形成
    C. 商品交换
    D. 多种社会规范并存
27.立法活动是一种( )          (满分:2)
    A. 创制法律的活动
    B. 创制和认可法律的活动
    C. 创制和修改法律的活动
    D. 产生或变更法律的活动
28.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分类叫做(    )          (满分:2)
    A. 法的历史类型
    B. 法的体系
    C. 法系
    D. 法的渊源
29.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法”字的含义的是( )          (满分:2)
    A. 调控性规则与构成性规则
    B. 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
    C. 授权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
    D. 确定性规则与非确定性规则
30.法律编纂是一种(    )          (满分:2)
    A. 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
    B. 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内容
    C. 不是立法活动
    D. 是一种立法活动
二、多选题:
1.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有(    )          (满分:2)
    A. 法律的创制
    B. 法规清理
    C. 法规汇编
    D. 法典编篡
2.调整性法律规范包括(    )          (满分:2)
    A. 义务性法律规范
    B. 禁止性法律规范
    C. 授权性法律规范
    D. 原则性法律规范
3.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    )          (满分:2)
    A. 加强立法
    B. 严格执法
    C. 有法必依
    D. 党的领导
4.司法审判中,当处于同一位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某问题上有不同规定时,法官可以依据的原则(    )          (满分:2)
    A.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B.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C. 新法优于旧法
    D. 法可以适当溯及既往
5.中国古代儒家在国家治理方面所认同的主张是(    )          (满分:2)
    A. “惟仁者宜在高位”
    B.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策之用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依法治国,举措而已
6.下列属于法律部门划分原则的是(    )          (满分:2)
    A. 整体性原则
    B. 比例原则
    C. 均衡原则
    D. 兼顾新法原则
7.下列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    )          (满分:2)
    A. 行政法规
    B. 地方性法规
    C. 判例法
    D.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8.下列属于民商法法律部门的子部门的是(    )          (满分:2)
    A. 合同法
    B. 商标法
    C. 继承法
    D. 反不正当竞争法
9.社会调整的一般规律性有(    )          (满分:2)
    A. 每一个社会都存在一定的社会调整,否则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
    B. 社会调整的发展过程,一般是由自发到自觉,有个别到一般,由浑一到分化
    C. 社会调整发展过程中,社会性的比重呈增长趋势
    D. 社会调整分四个阶段,从宗教规范到习惯到法律再到习惯
10.我国法制建设方针和要求是(    )          (满分:2)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三、判断题:
1.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必定是由违法行为引起的。(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任何一个法律部门都是由有一部法律或一部法典,和散见于其他法律中的有关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所构成。(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国务院各部委可以依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判例法在我国也法律渊源之一。(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法理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行政复议是重要的种类之一。(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作为学科意义上的法理学产生于近代。(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部分。(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在承担法律责任时,责任主体就是违法主体。(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法律责任的追究和执行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和保证的,在一切法律责任中,国家强制力都可以直接介入。(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 Hidden Message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交16年9月课程《法理学(高起专)》作业考核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