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6春《透视与构图》在线作业一
福师16春《透视与构图》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法国透视学者( )首先著文论述全景画的透视。 (满分:2)
A. 瓦伦辛纳斯
B. 泰勒
C. 玛尔顿
D. 巴尔克
2.物体明暗的对比和清晰度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弱,称为( )。 (满分:2)
A. 大气透视
B. 消逝透视
C. 线透视
3.光线照射物体,物体背光部分被称为( )。 (满分:2)
A. 亮面
B. 暗面
C. 阴面
D. 影面
4.我们今天知晓的透视图法及其依据的全部原理,由英国数学家泰勒在( )年出版的《论线透视》一书中确立。 (满分:2)
A. 1713
B. 1714
C. 1715
D. 1716
5.( )是使观者识别画面空间距离最为有效的方法。 (满分:2)
A. 大气透视
B. 消逝透视
C. 线透视
二、多选题:
1.轴测图格式归纳为三类( )。 (满分:2)
A. 平面轴测
B. 立面轴测
C. 均角轴测
D. 广角轴测
2.画家达芬奇将透视归纳为三种( )。 (满分:2)
A. 大气透视
B. 消逝透视
C. 线透视
3.平行透视、余角透视及其他透视场景中,要对一定深度的矩形作相等或不相等的分割,或按已定深度作等长或不等长的延伸,求深的处理方法有( )。 (满分:2)
A. 对角线求中
B. 对角线分割
C. 平行变线分割
D. 延伸
4.平行透视图方体透视图三种边线的透视方向是( )。 (满分:2)
A. 垂直
B. 水平
C. 向心点
D. 平行
5.中国传统绘画和西画的透视处理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绘画通常采用( )。 (满分:2)
A. 多视点
B. 高视高
C. 远视距
D. 等高线
6.视高法的基本画法有( )。 (满分:2)
A. 以视高为“尺”
B. 以地平线为“准绳”
C. 以景物为“线”
D. 以自身为“基点”
7.画中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距离感的表现方法有( )。 (满分:2)
A. 图形层叠表现
B. 明暗阴影表现
C. 色彩关系
D. 画笔的粗细
8.画各种立足面上的人物高度包括以下( )以及画斜面上的人高及画斜面和平地上的人高等几个方面。 (满分:2)
A. 画平地上的人高
B. 画高台面上的人高
C. 画地面和台面上的人高
D. 画不规则坡面上的人高
9.光线照射物体,因被其它物体遮挡受不到光线照射的物面被称为( )。 (满分:2)
A. 亮面
B. 暗面
C. 阴面
D. 影面
10.斜面灭线的作用在于( )。 (满分:2)
A. 斜面上的平行变线都应该汇聚于灭点
B. 等大的平行斜面透视宽窄取决于距离斜面灭线的远近
C. 斜面上的物体高度应以斜面灭线为准绳。
三、判断题:
1.以视高的透视高度为基准,就地量得远近物体的透视高度称为透视视高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多投影若有重叠则产生复影。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由画者眼睛引出两条同方形景物两组平边线平行的视线,视线在心点左、右视平线上交得的两点,即方物的左余点和右余点位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中视线垂直于地面,画面平行于地面的为正俯视和正仰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日光阴影画法的光线来自光灭点,棍杆投影聚向影灭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斜面由平边和斜边组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方物转动时,在心点左右的余点位置发生变化,存在反比例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视平线下方的灭点都是降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画水面反影使用的垂直杆是垂直于地面的原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目线就是过目点平行于视平线的横线,是寻求视平线上的灭点的角度参照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等大的物体,距离近的看去小,距离远的看去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文艺复兴以来,不少情节性绘画作品将心点置于画中主体人物处,用向心点的辐射线造成视觉焦点,如画作《最后的晚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视高,是画者对景作画时眼睛离开被画物体放置面的高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日光光源遥远而光度强,地球接受的光线成平行装行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基线就是画面与地平面的交线,即取景框的底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中视线倾斜于地面,画面倾斜于地面的为斜俯视和斜仰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要画出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关键在于定出物体的透视高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灯光光源距离有限,光线成辐射状照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近视距构图,使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突出了近处物体的形象,使观者印象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远视距构图能充分描绘远近人物形象及周围环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根据光源的远近不同,阴影分为日光阴影和灯光阴影。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斜线的状态标志在两方面:一是它的水平方向,即斜线底迹线对画面的关系。二是他对水平地面的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绘画是在画纸等平面上工作,应使观者对平面景物图形产生距离感和立体凸凹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4.中视线就是目点引向景物任何一点的直线为视线。其中引向正前方的视线为中视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5.今天我们称为“透视”术语,在传统中国绘画中叫做“远近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6.画面平行的直线叫做原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7.传统西画构图多以单一固定视点观看景物,同摄影一样,称定点透视,或焦点透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8.人们对透视原理的认识可追溯到公元前1至5世纪。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9.视距就是目点至画面的垂直距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0.将立方体作90度的旋转,从平行透视开始到平行透视结束,其间可以观察到所有角度的余角透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1.光滑的物面,都能反射其它物体的形状,使人看到在物面的“里面”有着和外面相同的物体,这种物面称反射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2.灯光影画法的光线引自光源点,棍杆投影聚向光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3.反射而成的景物形状称反影也称为虚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4.任何与画面不平行的平面无限延伸,其透视的尽头会消逝在一条直线上,这条线称为灭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5.近视距物面宽,远视距物面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 Hidden Message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