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作业答案 发表于 2016-7-18 08:21:55

16春东师《环境法(高起专)》在线作业1

16春东师《环境法(高起专)》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构成要具备的要素是          (满分:2.5)
    A. 内容和客体
    B. 主体和客体
    C. 主体和客体
    D. 主体、内容和客体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2.5)
    A. 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不再是环境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是环境民事责任之所以区别于普通民事责任而独立存在的根本特性。
    B. 根据环境侵害对象的不同,一般将其分为财产损害和人身损害。
    C. 人身损害不仅限于人格权,还涉及身份权。
    D. 环境民事责任中的损害包括环境损害,是环境民事责任区别于其他民事责任的显著特点。
3.在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中,( C)判断行为者行为是否违法的界限,是承担行政责任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满分:2.5)
    A. 危害结果
    B. 行为人的过错
    C. 行为的违法性
    D. 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4.《环境保护法》规定,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诉讼时效为          (满分:2.5)
    A. 15日
    B. 30日
    C. 45日
    D. 10日
5.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确立的环境污染危害民事责任的规则原则为          (满分:2.5)
    A. 过错责任原则
    B. 无过错责任原则
    C. 公平责任原则
    D. 诚实信用原则
6.环境行政责任的特征是          (满分:2.5)
    A. 有限性、确定性、强制性
    B. 广泛性、确定性、强制性
    C. 广泛性、不确定性、强制性
    D. 广泛性、确定性、非强制性
7.在环境污染行为中,行为者的心理状态大多属于          (满分:2.5)
    A. 故意
    B. 直接故意
    C. 过失
    D. 疏忽大意
8.环境责任的原则是指          (满分:2.5)
    A. 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B. 把环境污染和破坏控制在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及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限度之内,而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积极治理的原则
    C. 人们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或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对资源造成减损,即应承担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
    D. 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保护他们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进行监督的权利
9.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是多长          (满分:2.5)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10.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致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失实的,由授予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降低其资质等级或者吊销其资质证书,并处所收费用(    )的罚款。          (满分:2.5)
    A. 一倍的
    B. 一倍以上两倍以下
    C. 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D. 一倍以上四倍以下
11.1979年颁布的(    )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环境保护法          (满分:2.5)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B. 《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
    C.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决定》
    D. 《环境源监测管理办法》
1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包括          (满分:2.5)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 人与物的关系
    D. 人与环境要素的关系
13.《环境保护法》规定,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诉讼时效为          (满分:2.5)
    A. 15日
    B. 33日
    C. 45日
    D. 10日
14.李某居住在某工厂下游,该工厂排污不达标导致河水污染严重。而李某从2006年9月13日感到身体不适,9月14日去医院检查,并无大碍。2009年9月16日李某查出患有癌症,9月18日李某找到该工厂要求其赔偿。该工厂以超过诉讼时效拒不赔偿,请问,何时超过诉讼时效。          (满分:2.5)
    A. 2009年9月13日
    B. 2009年9月14日
    C. 2012年9月16日
    D. 2012年9月18日
15.“斯德哥尔摩时期”的环境法的特点有:          (满分:2.5)
    A. 环境法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别性日趋不明显
    B. 同部门、同行业的环境法律走向系统化,环境法的子体系初步形成
    C. 环境立法初现专门化趋势
    D. 环境标准和环境规划逐步从环境法体系中分离
二、多选题:
1.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满分:2.5)
    A. 行为违法
    B. 行为有危害后果
    C. 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D. 行为人有过错
2.环境保护法中的法律责任分为(    )等几种          (满分:2.5)
    A. 行政责任
    B. 民事责任
    C. 刑事责任
    D. 行政处分
3.《草原法》中规定的草原,是指(    )          (满分:2.5)
    A. 天然草原
    B. 人工草地
    C. 草皮
    D. 滩涂
4.环境保护法的主体涉及(? )等。          (满分:2.5)
    A. 国家
    B. 国家机关
    C. 社会团体
    D. 企事业单位
5.(?)和开除是对国家公务员进行行政处分的主要形式          (满分:2.5)
    A. 警告
    B. 记过
    C. 记大过
    D. 撤职、降级
6.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包括          (满分:2.5)
    A. 前瞻预测性
    B. 科学技术性
    C. 内容综合性
    D. 协调性
7.依据环境保护法,下面哪些情况下行为人可以免予承担环境民事责任          (满分:2.5)
    A. 行为人主观上不是故意
    B. 受害人自我致害
    C. 第三者过错造成
    D. 因不可抗力造成并且行为人采取合理措施
8.土地征收和征用制度应遵循(    )原则          (满分:2.5)
    A. 公共利益需要的原则
    B. 依照法定程序的原则
    C. 综合性补偿的原则
    D. 依法给予补偿的原则
9.(    )的制度是“三同时”制度中环境保护设施和主体工程必须依法执行的。          (满分:2.5)
    A. 设计
    B. 施工
    C. 投产使用
    D. 规划
10.生态保护法律的类型分为          (满分:2.5)
    A. 规划制度
    B. 区域保护制度
    C.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D. 有偿使用制度
11.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的特征包括          (满分:2.5)
    A. 目的的生态性
    B. 手段的公法性
    C. 内容的综合性
    D. 内容的协调性
12.生态保护法律的类型          (满分:2.5)
    A. 规划制度
    B. 区域保护制度
    C. 全面保护制度
    D.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13.从享有行政权力和具体行使行政权力的角度分析,土地管理的主体可以分为(    )          (满分:2.5)
    A. 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
    B. 土地行政主管机关
    C. 行政首长
    D.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普通公务员
14.环境的性质包括          (满分:2.5)
    A. 不可替代性、复杂性
    B. 公共性
    C. 有限性
    D. 相对性
15.环境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包括          (满分:2.5)
    A. 协商
    B. 调解
    C. 行政干预
    D. 诉讼
三、判断题:
1.环境法是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而制定的用以全面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并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自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环境保护法中的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大类。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行为违法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记过是最轻的行政处罚形式,只能单独适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矿产资源所有权具有绝对性和排他性。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按照在控制环境污染中功能的差异和制度着力点的不同,可分为预防性控制制度和治理性控制制度。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对故意实施破坏或者污染环境行为,一般都规定应当追究其行政责任,对过失行为,在一定条件则规定不予追究。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对环境影响较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环境监测制度是环境监测的法律化,是围绕环境监测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规则体系。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禁采区不得设置采矿权,限采区必须符合一定条件才能设置采矿区。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 Hidden Message *****

nihaoma 发表于 2016-7-18 16:21:27

下载了几个学期了,都满分,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6春东师《环境法(高起专)》在线作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