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6-5-19 23:09:06

2016年上半年班主任工作技能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班主任工作技能》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二十分)1、                  原则要求在进行操行评定时,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任课教师、学校领导、家长等各方面人员的作用,不搞主观武断和一手包办。2、                原则要求在操行评定时必须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反映和评价学生的操行状况。3、                     要求在不以训练为主要目的的各种活动中,有意识地注意穿插进行有关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认识和克服不良行为,逐渐使日常行为规范化。4、班主任通过对所要了解的对象有关的人进行调查,从而获得了被了解对象的情况的方法,称之为                        5、                        偏差,是指班主任受从众心理支配,主动放弃了自己在了解学生过程中感知得来的看法,自觉接受他人的意见,从而产生对学生的认识偏差。6、                         偏差,是指班主任在了解学生时,因其他学生形象的参照而影响了对被了解同学的正确认知。7、被了解对象,琢磨班主任的意图,按班主任的倾向行事,舍弃自己事实的真相和自己的见解,从而影响了了解结论,属于                        偏差。8、                  法是一种通过对有关学生的书面材料进行分析来了解学生的方法。9、班级规章制度在班集体形成发展中主要有________和            作用。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10、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最主要、最直接的依据是                      。      11、                   是指对一个时期内班级各方面工作所作的综合计划。12、班级内的学生群体按其组织方式不同,有            和                之分13、非正式群体的成因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寻找一般可分为               和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14、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中,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以良好的典型去感染学生、影响其行为,称为                        。15、按非正式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可分为                  型            型和                型几种。 二、名词解释(每题四分,共二十分)1、班级工作总结2、偶发事件3、非正式群体4、权威效应偏差5、观察分析法三、简答题(每题八分,共三十二分)1、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基本方法有哪些?2、非正式群体有哪些主要特点?3、形成教育合力有哪些基本要求?4、培养和使用班干部应处理好哪几个关系?四、论述题(每题十四分,共二十八分)1、非正式群体工作有哪些要求?2、外因对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体现在哪些方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年上半年班主任工作技能第1阶段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