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6春《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16春《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教师通过剖析特定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找到问题所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的差生教育措施是( )。 (满分:2)
A. 个案分析法
B. 策略训练
C. 挫折教育
D. 合作学习
2.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并且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或违抗师长,这种反应属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的( )。 (满分:2)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3.( )是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满分:2)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高内驱力
C. 附属内驱力
D. 社会影响内驱力
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 )阶段开始,儿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自己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展到家庭之外。 (满分:2)
A. 信任对怀疑
B. 自主对羞怯
C. 主动感对内疚感
D. 勤奋感对自卑感
5.按照艾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儿童在6岁~11岁处于( )阶段。 (满分:2)
A. 勤奋感对自卑感
B. 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C. 主动感对内疚感
D. 自主对羞怯
6.( )是指能够激发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满分:2)
A. 内驱力
B. 动机
C. 需要
D. 诱因
7.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得动作,称为( )。 (满分:2)
A. 操作定向
B. 操作模仿
C. 操作整合
D. 操作熟练
8.社会化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满分:2)
A. 皮亚杰
B. 维果斯基
C. 艾里克森
D. 布鲁纳
9.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 (满分:2)
A. 思维品质
B. 学习结果
C. 学习内容
D. 知识技能
10.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11-12岁至14-15岁的年龄阶段称之为( )。 (满分:2)
A. 童年期
B. 少年期
C. 青年期
D. 青年初期
二、多选题:
1.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 )。 (满分:2)
A. 力求成功动机
B. 激发动机
C. 避免失败动机
D. 维持行为动机
2.皮亚杰把人的发展分为( )。 (满分:2)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3.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包括( )。 (满分:2)
A. 学习材料的特性
B. 教师的指导
C. 学习的心向和定势
D. 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E. 迁移的媒体
4.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要想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必须运用的感知规律有( )。 (满分:2)
A. 强度律
B. 差异律
C. 活动律
D. 组合律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有( ) (满分:2)
A. 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B. 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C. 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D. 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测量以及个别化教学研究继续受到重视
6.复述策略包括( )。 (满分:2)
A. 复习
B. 试图回忆
C. 过电影
D. 多种感官协同记忆
7.复述策略包括( )。 (满分:2)
A. 复习形式多样化
B. 做笔记
C. 画线
D. 多种感官参与记忆
8.研究材料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 )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 (满分:2)
A. 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
B. 教师的敬业心
C. 教师富有激励和想像的倾向性
D. 教师的责任心
9.按照创造力本身从萌芽到形成的过程,海纳特(Heinelt)将创造力分为( )。 (满分:2)
A. 前创造力
B. 潜创造力
C. 普通创造力
D. 真创造力
10.创造力的最主要特征是( )。 (满分:2)
A. 独创性
B. 敏捷性
C. 流畅性
D. 灵活性
E. 先天性
11.维果斯基认为由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的发展主要的表现包括( )。 (满分:2)
A. 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B. 抽象一概括机能的提高
C. 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D. 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12.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它包括( )。 (满分:2)
A. 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
B. 对任务的认识
C. 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D. 元认知监控
13.教学反思的方法包括( )。 (满分:2)
A. 反思日记
B. 详细描述
C. 交流讨论
D. 行动研究
14.策略迁移的产生是衡量策略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条件,促进策略迁移的方法包括( )。 (满分:2)
A. 提供足够的练习和反馈
B. 激励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策略
C. 引导学生评价训练的有效性
D. 策略的专门教学与渗透学习相结合
E. 引导学生生成新的策略
15.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 )四个阶段。 (满分:2)
A. 准备
B. 酝酿
C. 思考
D. 明朗
E. 验证
16.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辅导老师为了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通常要对所观察的事实加以记录和客观的解释,一般的记录方式有( )。 (满分:2)
A. 项目检核表
B. 评定量表
C. 轶事记录
D. 询问方式
17.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它包括哪些成分?( ) (满分:2)
A. 自我认识
B. 自我体验
C. 自我监控
D. 自我督促
18.教学反思的环节包括( )。 (满分:2)
A. 具体经验阶段
B. 观摩和分析阶段
C. 重新概括阶段
D. 积极的验证阶段
19.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考虑( )。 (满分:2)
A. 精选教材
B.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C.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D.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20.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 )。 (满分:2)
A.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 内部学习动机
D. 外部学习动机
21.布鲁纳在1966年出版的《教学论》中指出发现学习的作用表现在( )。 (满分:2)
A. 提高智力的潜力
B. 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
C. 学会将来作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
D. 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
22.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表现在( )。 (满分:2)
A. 学习动机可以加强注意
B. 学习动机可以动员个体立即对学习做好准备
C. 适中的学习动机的再现效果最好
D. 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习的坚持性
三、判断题:
1.程序性知识是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按照迁移内容的不同,可以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用乔纳生 (Jonassen, 1992)的话,即建构主义是向与客观主义(objectivism)更为对立的另一方向发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分别为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组织策略的目的在于建构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内驱力是指能够激发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强化量越大,效果越明显。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复述策略属于问题解决策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 L. Thorndike)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所有的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给定、目标和障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精制策略是为了在工作记忆中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组织的策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奥苏伯尔指出,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是是学会调节和适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并以理论为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只要创造出新奇独特的产品或特性,都应该属于创造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1934年,戈夫曼(I. Goffman)首先运用角色的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在教学领域里,个体的成就动机也是因材施教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维列鲁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答案在网页底部下载,转载请注明www.ap5u.com
福师《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不容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 (满分:2)
A. 冲动型
B. 沉思型
C. 场独立型
D. 场依存型
2.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 ) (满分:2)
A. 柏拉图
B. 笛卡尔
C. 高尔顿
D. 皮亚杰
3.将迁移分为的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的依据是( )。 (满分:2)
A. 从迁移发生的方式
B. 从迁移的影响效果
C. 从迁移发生的学习类型
D. 从迁移的方向
4.有的心理学家把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归纳为( )。 (满分:2)
A. 自律障碍行为
B. 冲动性的问题行为
C. 扰乱性的问题行为
D. 多动性的问题行为
5.遵循( )原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 (满分:2)
A. 系统性
B. 教育性
C. 客观性
D. 整体性
6.学生的知识学习主要是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满分:2)
A. 知识巩固
B. 知识运用
C. 知识提取
D. 知识迁移
7.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并且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或违抗师长,这种反应属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的( )。 (满分:2)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8.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级分化的特点?( ) (满分:2)
A. 学前阶段
B. 小学阶段
C. 初中阶段
D. 高中阶段
9.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是运气不好,这种归因属于( )。 (满分:2)
A. 内部稳定性的归因
B. 内部不稳定的归因转载请注明www.ap5u.com
C. 外部稳定的归因
D. 外部不稳定性的归因
1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满分:2)
A. 线性关系
B. 平行关系
C. 正U型关系
D. 倒U型关系
二、多选题:
1.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它包括( )。 (满分:2)
A. 时间管理策略
B. 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C. 努力管理策略
D. 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2.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 )阶段。 (满分:2)
A. 认知
B. 联结
C. 操作
D. 自动化
3.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分为( )。 (满分:2)
A. 符号学习
B. 概念学习
C. 命题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4.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 )四个阶段。 (满分:2)
A. 准备
B. 酝酿
C. 思考
D. 明朗
E. 验证
5.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考虑( )。 (满分:2)
A. 精选教材
B.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C.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D.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6.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可以分为( )部分。 (满分:2)
A. 发现问题
B. 理解问题
C. 提出假设
D. 检验假设
7.教学认知能力是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和概念等的概括化程度,以及对所教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自己所使用的教学策略的理解程度,它包括( )。 (满分:2)
A. 概念
B. 类同
C. 运算
D. 理解
8.品德不良的主要特征包括( )。 (满分:2)
A. 认识特征
B. 情感特征
C. 意志特征
D. 动机特征
E. 行为特征
9.教学反思的环节包括( )。 (满分:2)
A. 具体经验阶段
B. 观摩和分析阶段
C. 重新概括阶段
D. 积极的验证阶段
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有( ) (满分:2)
A. 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B. 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C. 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D. 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测量以及个别化教学研究继续受到重视
11.罗杰斯的学习观集中表现在( )。 (满分:2)
A. 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
B. 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
C. 学习应该是对学习者有用的,有价值的经验的学习
D. 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
12.奥苏伯尔将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由( )组成。 (满分:2)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 外部动机
D. 附属内驱力
13.复述策略包括( )。 (满分:2)
A. 复习形式多样化
B. 做笔记
C. 画线
D. 多种感官参与记忆
14.教学方法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学校教育中,( )属于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 (满分:2)
A. 讲解法
B. 演示法
C. 讨论法
D. 游戏
15.课堂气氛是教学过程的软情境,教师期望可通过( )影响课堂气氛。 (满分:2)
A. 接受学生意见的程度,创造不同的社会情绪气氛
B. 对有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反馈
C. 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难度不等的学习材料
D. 允许学生提问并耐心倾听学生回答问题
16.自然实验法的基本组织形式包括( )。 (满分:2)
A. 单组实验形式
B. 等组实验形式
C. 同组实验形式转载注明www.ap5u.com
D. 循环组实验形式
17.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表现在( )。 (满分:2)
A. 学习动机可以加强注意
B. 学习动机可以动员个体立即对学习做好准备
C. 适中的学习动机的再现效果最好
D. 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习的坚持性
18.外部强化可激发人的外在动机行为,运用外部强化影响人的形式包括( )。 (满分:2)
A. 奖赏训练
B. 取消训练
C. 惩罚训练
D. 回避训练
19.皮亚杰把人的发展分为( )。 (满分:2)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20.7研究发现,学生心理的发展所具有的特征为( )。 (满分:2)
A. 连续性与阶段性
B. 定向性与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21.从问题的性质来看,可以将问题分为( )。 (满分:2)
A. 抽象问题
B. 归纳结构问题
C. 转换问题
D. 排列问题
22.动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满分:2)
A. 激发行为
B. 行为定向
C. 记忆行为
D. 维持行为
三、判断题:
1.1868年,俄国教育家卡列杰夫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遗传和环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学习障碍的儿童常常表现出:过分焦虑、过分敏感、孤独、心神不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奥苏伯尔将这种旧知识吸纳新知识的过程叫做顺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站稳了脚跟)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学生阶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在整个教学能力结构中,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教学操作能力是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而教学监控能力是关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转载请注明 www.ap5u.com
7.习得无助感的概念最初是由塞利格曼等人(M. E. P. Seligman, 1975)提出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维列鲁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是问题解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在教学领域里,个体的成就动机也是因材施教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并且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或违抗师长,这种反应属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的形式运算阶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按照迁移内容的不同,可以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首字联词法就是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个别化教学系统(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又称凯勒计划,简称PSI,由凯勒(P.S.Keller)及其同事于1986年创立,目的是避免单一的演讲式教学和呆板的时间安排,允许学生学习时在保证对教材真正掌握的前提下按照适合自己的速度前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道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只要创造出新奇独特的产品或特性,都应该属于创造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智力超常的学生一旦被鉴别出来,学校可以采取三种方式对他们进行特殊教学:跳级、丰富课程内容和单独编班。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答案在网页底部下载,转载请注明www.ap5u.com
**** Hidden Message ***** 随便下载了两科,还凑合,都满分,谢谢了,哈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