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政治经济学(1)2033》16春在线作业答案
《政治经济学(1)2033》16春在线作业1答案附件回复可见,有需要的请自助下载
转载请注明无忧答案网 www.ap5u.com
一、单选题: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满分:2)
A. 劳动的价值
B. 劳动的价格
C.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D. 劳动的报酬
2.货币的本质是 (满分:2)
A. 比较稀少的金银
B. 一种神秘的物品
C.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 没有价值的特殊商品
3.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实现其统治的工具是 (满分:2)
A. 个人联合
B. 参与制
C. 信贷业务
D. 金融联系
4.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是因为 (满分:2)
A. 预付的资本量增加了
B. 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C. 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 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5.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满分:2)
A. 能转移生产资料价值
B. 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C. 能转移劳动力的价值
D. 能保存资本价值
6.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类型是 (满分:2)
A. 个人业主制企业
B. 合伙制企业
C. 公司制企业
D. 独资企业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满分:2)
A.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 以按资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 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8.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满分:2)
A. 剩余价值学说
B. 生产价格理论
C. 劳动二重性学说
D. 劳动力商品理论
9.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是 (满分:2)
A. 商品的效用
B. 商品的供求
C. 商品的质量
D. 商品的价值
10.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是由 (满分:2)
A. 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引起的
B.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引起的
C. 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引起的
D. 生产力构成的复杂性引起的
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的、根本的方法是 (满分:2)
A. 发展方法
B. 科学方法
C. 哲学方法
D. 唯物辩证法
12.在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满分:2)
A. 厂房、设备
B. 原料
C. 燃料
D. 劳动力
13.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 (满分:2)
A. 产业资本
B. 商业资本
C. 银行资本
D. 借贷资本
14.从组织形式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是 (满分:2)
A. 产业资本国际化
B. 跨国公司
C. 资本输出
D. 垄断
15.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满分:2)
A. 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C. 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D. 国有资产在数量上占优势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 (满分:2)
A. 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B. 借贷资本的国际化
C. 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D. 货币资本的国际化
17.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满分:2)
A. 实在的货币
B. 信用货币
C. 观念上的货币
D. 现金
18.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满分:2)
A.
B.
C.
D.
19.现代资本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 (满分:2)
A. 向外扩张掠夺
B. 国家干预经济
C. 垄断统治
D. 市场经济
20.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 (满分:2)
A. 社会总产品
B. 产业资本
C. 劳动过程
D. 物质资料生产
二、多选题:
1.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这是因为 (满分:4)
A. 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
B. 垄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C. 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仍然一致
D. 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E. 垄断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
2.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的特征有 (满分:4)
A. 完整性
B. 统一性
C. 开放性
D. 竞争性
E. 有序性
3.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满分:4)
A. 国家干预
B. 产权清晰
C. 权责明确
D. 政企分开
E. 管理科学
4.资本总公式G-W-G′概括 (满分:4)
A. 商品资本的运动形式
B. 商业资本的运动形式
C. 生产资本的运动形式
D. 产业资本的运动形式
E. 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
5.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 (满分:4)
A. 利益全球化
B. 经济制度全球化
C. 生产全球化
D. 贸易全球化
E. 金融全球化
6.股票价格 (满分:4)
A. 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B. 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
C. 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D. 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E. 不是股票的票面额
7.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相对剩余价值是 (满分:4)
A. 延长工作日和加强劳动强度的结果
B. 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 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D.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E. 再生产工人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下降的结果
8.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满分:4)
A. 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来源
B.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C. 揭示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D. 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
E. 为彻底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提供了前提
9.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理论前提是 (满分:4)
A.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的原理
B.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原理
C.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原理
D. 价值补偿问题
E. 物质补偿问题
10.市场机制包括 (满分:4)
A. 价格机制
B. 竞争机制
C. 供求机制
D. 计划机制
E. 调控机制
三、判断题:
1.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也离不开流通领域。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世界各国在竞争中求合作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人们的生产活动从来就具有二重性,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资本主义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因而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的价值规律,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政治经济学(1)2033》16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资本总公式G-W-G′形式上的矛盾是 (满分:2)
A. 生产与流通的矛盾
B. 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的矛盾
C. 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D. 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的矛盾
2.从组织形式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是 (满分:2)
A. 产业资本国际化
B. 跨国公司
C. 资本输出
D. 垄断
3.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满分:2)
A. 劳动的价值
B. 劳动的价格
C.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D. 劳动的报酬
4.如果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有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 (满分:2)
A. 相应提高
B. 随之降低
C. 不变
D. 变化不大
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满分:2)
A. 流通中的不等价交换
B. 劳动力成为商品
C. 货币在性质上发生变化
D. 勤俭节约
6.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满分:2)
A. 国际卡特尔
B. 混合联合企业
C. 跨国公司
D. 国际康采恩
7.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是通过 (满分:2)
A. 价格始终与价值相等实现的
B. 价格高于价值实现的
C. 价格低于价值实现的
D.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
8.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满分:2)
A.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B.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C.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D.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9.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是因为 (满分:2)
A. 预付的资本量增加了
B. 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C. 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 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10.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 (满分:2)
A. 产业资本
B. 商业资本
C. 银行资本
D. 借贷资本
1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是指 (满分:2)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
C.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D.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12.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满分:2)
A. 实在的货币
B. 信用货币
C. 观念上的货币
D. 现金
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的、根本的方法是 (满分:2)
A. 发展方法
B. 科学方法
C. 哲学方法
D. 唯物辩证法
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满分:2)
A. 生产严重不足
B. 生产相对过剩
C. 社会消费不足
D. 生产绝对过剩
15.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满分:2)
A. 促使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B. 消除经济危机
C. 加强垄断资本对广大人民的剥削
D. 维护垄断资本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16.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满分:2)
A.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较强
B.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尚不成熟
C. 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D. 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服务
17.在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满分:2)
A. 厂房、设备
B. 原料
C. 燃料
D. 劳动力
18.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是 (满分:2)
A. 商品的效用
B. 商品的供求
C. 商品的质量
D. 商品的价值
19.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满分:2)
A.
B.
C.
D.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满分:2)
A.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 以按资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 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多选题:
1.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 (满分:4)
A. 财政政策
B. 货币政策
C. 物价政策
D. 国民经济计划化
E. 环保政策
2.资本总公式G-W-G′概括 (满分:4)
A. 商品资本的运动形式
B. 商业资本的运动形式
C. 生产资本的运动形式
D. 产业资本的运动形式
E. 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
3.股票价格 (满分:4)
A. 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B. 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
C. 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D. 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E. 不是股票的票面额
4.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相对剩余价值是 (满分:4)
A. 延长工作日和加强劳动强度的结果
B. 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 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D.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E. 再生产工人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下降的结果
5.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 (满分:4)
A. 利益全球化
B. 经济制度全球化
C. 生产全球化
D. 贸易全球化
E. 金融全球化
6.货币的最基本的职能是 (满分:4)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储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E. 世界货币
7.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四个环节的相互作用是 (满分:4)
A. 生产起决定作用,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品种和数量
B. 生产起决定作用,生产方式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方式
C. 消费起决定作用,生产、交换、分配的目的和出发点是消费
D.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有强烈的反作用
E. 生产、分配、交换对消费有强烈的反作用
8.某市相同建筑结构的居民住房的月租,在繁华的路段为35元/平方米,在郊区为10元/平方米,这种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住房的 (满分:4)
A. 地理位置不同
B. 经营垄断
C. 土地所有权垄断
D. 租用者的用途不同
E. 供求状况的不同
9.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这是因为 (满分:4)
A. 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
B. 垄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C. 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仍然一致
D. 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E. 垄断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
10.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满分:4)
A. 说明了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B. 说明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已经消失
C. 揭示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剩余价值在各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
D. 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阶级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E. 进一步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三、判断题:
转载请注明无忧答案网 www.op5u .com
1.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也离不开流通领域。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人们的生产活动从来就具有二重性,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十六大再次重申“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不等于剩余价值的实现条件。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附件回复可见,有需要的请自助下载
转载请注明无忧答案网 www.ap5u.com
**** Hidden Message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