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答案 发表于 2016-5-2 09:16:23

东财16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东财16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    )可以在系统内部、外部,或穿过系统界线和程序界线。          (满分:3)
    A. 人员
    B. 数据
    C. 数据流
    D. 系统流
2.为实现多对多的关联关系,通常需要引入(    )。          (满分:3)
    A. 数据表
    B. 事件表
    C. 联系表
    D. 关联表
3.(    )不是跟在程序开发之后的活动。          (满分:3)
    A. 文档和培训
    B. 安装
    C. 数据转换
    D. 编程
4.用来定义一个用例的输入和输出的模型是(    )。          (满分:3)
    A. 数据流图
    B. 用例图
    C. 活动图
    D. 系统顺序图
5.不属于处理描述得有(    )。          (满分:3)
    A. 事件表
    B. 结构化英语
    C. 决策表
    D. 决策树
6.不属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模型是(    )。          (满分:3)
    A. 结构图
    B. 用例图
    C. 活动图
    D. 用例描述
7.属于信息收集技术的是(    )。          (满分:3)
    A. 数据库设计
    B. 网络设计
    C. 程序设计
    D. 复查现有文档
8.(    )在系统边界之外的个人或组织,它提供数据输入或接受数据输出。          (满分:3)
    A. 数据存储
    B. 处理
    C. 数据流
    D. 外部实体
9.包图中使用的虚箭头符号代表(    )。          (满分:3)
    A. 链接
    B. 依赖关系
    C. 包含关系
    D. 流向
10.不属于标准的设计类是(    )。          (满分:3)
    A. 界面控制类
    B. 数据访问类
    C. 实体类
    D. 控制类
11.不属于标准的设计类是(    )。          (满分:3)
    A. 界面控制类
    B. 实体类
    C. 控制类
    D. 数据访问类
12.(    )是对一个类中功能一致性的定性度量。          (满分:3)
    A. 聚合
    B. 耦合
    C. 集合
    D. 组合
13.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域对象通常是(    )。          (满分:3)
    A. 数据类
    B. 持久类
    C. 物理类
    D. 实体类
14.不属于可用性需求描述的内容是(    )。          (满分:3)
    A. 在线帮助
    B. 响应时间
    C. 用户界面
    D. 工作流程
15.不属于DFD经常发生且容易判别的一致性错误是(    )。          (满分:3)
    A. 一个处理和它的处理分解在数据流内容中有差别
    B. 数据存储超量
    C. 有数据流入却没有相应的数据流出
    D. 有数据流出却没有相应的数据流入
16.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原因是(    )。          (满分:3)
    A. 开发周期过长
    B. 兼顾数据结构方面不够
    C. 事先需严格定义要求
    D. 注重系统功能,过于严格划分工作阶段
17.(    )是一种设计准则,指分析员将一个类划分成几个高聚合的类。          (满分:3)
    A. 任务分解
    B. 聚合
    C. 组合
    D. 耦合
18.(    )是一种工作流图,用来描述用户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顺序。          (满分:3)
    A. 用例图
    B. 协作图
    C. 顺序图
    D. 活动图
19.包图中使用的虚箭头符号代表(    )。          (满分:3)
    A. 包含关系
    B. 流向
    C. 依赖关系
    D. 链接
20.每一个系统在它与它的环境之间有一个(    )。          (满分:3)
    A. 用户
    B. 机构
    C. 处理
    D. 边界
三、判断题:
1.用例图与事件表之间没有差别。(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模块内聚指在一个程序调用中,模块间的传递的数据项个数。(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技术是用于完成特定系统的开发活动的。(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奇迹指带有输入数据的并不用来产生输出数据的处理或数据存储。(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数据流图可以很好地在工作流中捕获各种数据,也 能表示控制流。(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基类可以在系统的许多部分和不同的应用程序中被重用。(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面向对象方法,把信息系统看做是一起工作来完成某项任务的相互作用的对象集合。(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面向对象程序中实际上没有哪个模块能进行控制。(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在系统设计过程中使用结构化技术时,首要任务之一是定义自动化边界。(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应用程序的设计与数据库和用户界面的设计没有关联。(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技术是用于完成特定系统的开发活动的。(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接口最小化是与±规则直接相关的。(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实体类是在边界类和实体类中间起协调作用的类。(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模型是帮助分析员完成系统开发活动或任务的一组方法。(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螺旋模型是一种具有高度结构化的开发方法。(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模块内聚指在一个程序调用中,模块间的传递的数据项个数。(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黑洞指带有没有任何产生来源数据元素的一个处理或数据存储。(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可用性是指学习和使用一个系统的容易程度。(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中间等级的用例描述扩展了简单描述,它包括了用例的内部活动流。(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结构化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是程序模块应该设计成耦合松散和高度内聚。(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东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包图中使用的虚箭头符号代表(    )。          (满分:3)
    A. 链接
    B. 依赖关系
    C. 包含关系
    D. 流向
2.数据字典不包括(    )。          (满分:3)
    A. 用例
    B. 数据流
    C. 数据存储
    D. 数据元素
3.不属于用例描述的是(    )。          (满分:3)
    A. 简单描述
    B. 需求描述
    C. 完全展开描述
    D. 中间描述
4.(    )把系统分解成一个逐渐细化的分层集合的建模技术。          (满分:3)
    A. 关联图
    B. DFD片段
    C. 外部实体
    D. 抽象水平
5.不属于驱动程序能实现的功能是(    )。          (满分:3)
    A. 为测试的函数设置输入参数值
    B. 意外的状态交互
    C. 接收被测试模块的返回参数,并打印或显示它们
    D. 调用要测试的模块,并把输入参数传递给它
6.不可以提供用户支持的方法是(    )。          (满分:3)
    A. 技术支持
    B. 纠错
    C. 常驻专家
    D. 帮助台
7.不属于标准的设计类是(    )。          (满分:3)
    A. 控制类
    B. 界面控制类
    C. 实体类
    D. 数据访问类
8.(    )是SDLC的一个阶段,它的目标是了解并详述用户的需求。          (满分:3)
    A. 设计阶段
    B. 维护阶段
    C. 实施阶段
    D. 分析阶段
9.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域对象通常是(    )。          (满分:3)
    A. 持久类
    B. 物理类
    C. 数据类
    D. 实体类
10.(    )信息系统中需要用户交互的输入和输出部分。          (满分:3)
    A. 系统界面
    B. 屏幕界面
    C. 用户界面
    D. 打印界面
11.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原因是(    )。          (满分:3)
    A. 开发周期过长
    B. 兼顾数据结构方面不够
    C. 事先需严格定义要求
    D. 注重系统功能,过于严格划分工作阶段
12.每一个系统在它与它的环境之间有一个(    )。          (满分:3)
    A. 用户
    B. 机构
    C. 处理
    D. 边界
13.(    )是一种工作流图,用来描述用户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顺序。          (满分:3)
    A. 用例图
    B. 协作图
    C. 顺序图
    D. 活动图
14.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域对象通常是(    )。          (满分:3)
    A. 数据类
    B. 持久类
    C. 物理类
    D. 实体类
15.在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中,不属于结构化方法指导思想的是(    )。          (满分:3)
    A. 面向用户,进行可行性论证
    B. 强调系统观点,自底向上进行分析
    C. 充分估计变化因素,强调模块化结构
    D. 分阶段工作,强调各阶段有规范完整的文档
16.(    )是一种设计准则,指分析员将一个类划分成几个高聚合的类。          (满分:3)
    A. 耦合
    B. 任务分解
    C. 组合
    D. 聚合
17.记录用例的最正式的方法是(    )。          (满分:3)
    A. 需求描述
    B. 简单描述
    C. 中间描述
    D. 完全展开描述
18.(    )系统所需数据的图形模型,其中包括在结构化分析和信息工程阶段生成的存储信息的事物,以及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          (满分:3)
    A. E-R
    B. DFD
    C. DD
    D. DB
19.不属于可用性需求描述的内容是(    )。          (满分:3)
    A. 在线帮助
    B. 工作流程
    C. 响应时间
    D. 用户界面
20.(    )是对一个类中功能一致性的定性度量。          (满分:3)
    A. 组合
    B. 聚合
    C. 耦合
    D. 集合
三、判断题:
1.模块内聚指在一个程序调用中,模块间的传递的数据项个数。(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自顶向下的开发方法是指先实现结构图中的下层模块的开发顺序。(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结构化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是程序模块应该设计成耦合松散和高度内聚。(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对象标识符简化了关系数据库的主键方案。(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分析员需要收集技术信息。(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使用系统流程图可以将程序功能有层次地组织起来。(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系统需求描述系统必须完成的活动或过程的一种系统需求。(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分析员需要收集技术信息。(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用例图用来定义一个用例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在用户和系统之间交互的顺序。(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系统分析员需要了解许多开发系统的工具和技术。(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用系统流程图记录整个系统和各个子系统的结构。(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在用例图中,消息被认为是在目的对象上调用的一种活动。(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中间等级的用例描述扩展了简单描述,它包括了用例的内部活动流。(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自动化系统边界将数据流图的处理划分成手工处理部分和系统处理部分。(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关联图是指描述系统抽象概念的DFD。(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实体-联系图的数据实体对应于数据流图中的数据存储。(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图形模型有助于理解那些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的复杂关系。(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结构化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是程序模块应该设计成耦合松散和高度内聚。(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需求模型(或模型的集合)是一种逻辑模型,逻辑模型能够很详细地展示系统需要完成哪些功能,而不依赖任何技术。(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为了识别关键的外部事件,分析员首先要确定所有可能需要从系统获取信息的外部实体。(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东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
1.(    )可以存在于包与包之间,或者包中的类与类之间。          (满分:3)
    A. 依赖关系
    B. 链接关系
    C. 包含关系
    D. 流向关系
2.(    )是包含阶段与活动的项目管理框架。          (满分:3)
    A. SDLC
    B. ODBC
    C. ADSL
    D. DBMS
3.(    )在系统边界之外的个人或组织,它提供数据输入或接受数据输出。          (满分:3)
    A. 处理
    B. 外部实体
    C. 数据存储
    D. 数据流
4.(    )是一种设计准则,指分析员将一个类划分成几个高聚合的类。          (满分:3)
    A. 耦合
    B. 任务分解
    C. 组合
    D. 聚合
5.不属于处理描述得有(    )。          (满分:3)
    A. 决策树
    B. 事件表
    C. 结构化英语
    D. 决策表
6.(    )是一种系统需求,描述了用户对特定功能的访问以及访问的条件。          (满分:3)
    A. 技术需求
    B. 可用性需求
    C. 可靠性需求
    D. 安全需求
7.在面向对象方法中,输入和输出被定义为进入和离开系统的(    )。          (满分:3)
    A. 知识
    B. 消息
    C. 数据
    D. 信息
8.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域对象通常是(    )。          (满分:3)
    A. 数据类
    B. 持久类
    C. 物理类
    D. 实体类
9.(    )把系统分解成一个逐渐细化的分层集合的建模技术。          (满分:3)
    A. 关联图
    B. DFD片段
    C. 外部实体
    D. 抽象水平
10.(    )定义在系统中工作的所有类型的对象,并显示这些对象如何通过相互作用来完成任务。          (满分:3)
    A. OOC
    B. OOD
    C. OOA
    D. OOP
11.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原因是(    )。          (满分:3)
    A. 开发周期过长
    B. 注重系统功能,过于严格划分工作阶段
    C. 兼顾数据结构方面不够
    D. 事先需严格定义要求
12.用来定义一个用例的输入和输出的模型是(    )。          (满分:3)
    A. 活动图
    B. 用例图
    C. 数据流图
    D. 系统顺序图
13.(    )是SDLC的一个阶段,它的目标是了解并详述用户的需求。          (满分:3)
    A. 设计阶段
    B. 维护阶段
    C. 实施阶段
    D. 分析阶段
14.不属于驱动程序能实现的功能是(    )。          (满分:3)
    A. 调用要测试的模块,并把输入参数传递给它
    B. 为测试的函数设置输入参数值
    C. 接收被测试模块的返回参数,并打印或显示它们
    D. 意外的状态交互
15.数据字典不包括(    )。          (满分:3)
    A. 用例
    B. 数据流
    C. 数据存储
    D. 数据元素
16.不属于用例描述的是(    )。          (满分:3)
    A. 需求描述
    B. 完全展开描述
    C. 简单描述
    D. 中间描述
17.(    )表示程序、文件和手工处理步骤间的数据流动,从而提供整个系统的总体情况。          (满分:3)
    A. 顺序图
    B. 结构图
    C. 系统流程图
    D. 数据流图
18.(    )信息系统中需要用户交互的输入和输出部分。          (满分:3)
    A. 屏幕界面
    B. 打印界面
    C. 用户界面
    D. 系统界面
19.(    )不是跟在程序开发之后的活动。          (满分:3)
    A. 文档和培训
    B. 安装
    C. 数据转换
    D. 编程
20.不属于描述模块内部逻辑的方法是(    )。          (满分:3)
    A. 结构化英语
    B. 顺序图
    C. 流程图
    D. 伪码
三、判断题:
1.可用性是指学习和使用一个系统的容易程度。(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分析员需要收集技术信息。(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在将类映射为关系数据库中的表时,不需要对类之间的继承关系进行处理。(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关联图是指描述系统抽象概念的DFD。(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应用程序的设计与数据库和用户界面的设计没有关联。(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图形模型有助于理解那些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的复杂关系。(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用例图与事件表之间没有差别。(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模型是帮助分析员完成系统开发活动或任务的一组方法。(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分析员建立的需求模型不能作为以后开发小组在维护和升级系统时的文档。(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专用模型的创建与用来进行系统分析的技术无关。(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类中的所有属性均是永久的。(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技术是用于完成特定系统的开发活动的。(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结构化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是程序模块应该设计成耦合松散和高度内聚。(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事件表是用来记录有关信息系统需求关键信息的比较方便的方法。(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结构化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是程序模块应该设计成耦合松散和高度内聚。(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协议的选择及开发环境的选择都是设计阶段早期做出的结构设计决定。(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自顶向下的开发方法是指先实现结构图中的下层模块的开发顺序。(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结构化英语使用计算机的概念。(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数据流图可以很好地在工作流中捕获各种数据,也 能表示控制流。(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技术是用于完成特定系统的开发活动的。(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 Hidden Message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财16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在线作业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