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2016年上半年 人文社会科学概论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三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人文社会科学概论》第八章至第十章(总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2.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终身教育论始于60年代 ( )A.瑞典的“回归教育”试验 B.日本100年来的第三次教育改革C.欧洲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终身教育年”D.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3.“全程教育”的主要内涵是( )A.人生受教育的场所不能再仅限于学校,而应该遍布于全社会B.教育不能再是一次性的和终结性的,它面向人的一生C.教育不能只是面向少数人,它是面向全体、战胜机会不平等的一种手段D.教育不但要使人适应工作和职业变化,而且要注重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4.“全域教育”的主要内涵是( )A.教育社会化、社会学习化,整个社会成为学习社会B.“活到老,学到老”C.教育是人民的第一需要D.教育要强调入的全面发展5.对教育分期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尔》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6.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体系的建构 B.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C.心理品质的培养、心理卫生的教育和心理问题的辅导D. 帮助教师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象”7.教育与社区关系以及学校内部社会关系的研究属于教育社会学的( )A.宏观层面研究 B.中观层面研究 C.微观层面研究 D.综合性研究8.20世纪20年代率先创造性的专门研究教育的经济意义,设计出计算教育经济效益的方法的是( )A.前苏联经济学者 B.美国经济学者 C.德国经济学者 D.英国经济学者9.“知识就是力量”的提出者是英国哲学家( )。A.洛克 B.笛卡儿 C.斯宾塞 D.培根10.把真理分为理性的真理和经验的真理的是( )。A.胡塞尔 B.海德格尔C.弗洛伊德 D.莱布尼茨11.世界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12.有的学者倡导在科学研究中注入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发展趋势的突出表现( )A.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B.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13.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影响尤为巨大的高新技术是( )A.生物工程 B.信息技术 C.新材料技术 D.新能源技术14.“中原皇朝中心”意识和“欧美中心”意识是东西方文化关系以下状况的突出表现( )A.历史上两者的对立和排斥 B.现实中两者的汇通和相融C.主张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 D.标志着东西方文化永远无法互补15. 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 )A.欧文 B.圣西门 C.赫尔姆霍兹 D.卢梭16.古希腊罗与的思想家都参与教育活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不少具有科学意义的假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提出“分班教学”设计的人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17.20世纪中期系统提出的“发现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D )A.乌申斯基 B.杜威 C.皮亚杰 D.布鲁纳18.五六十年代,提出“最优化教学过程”理论的前苏联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巴班斯基19.曾经产生过广泛影响然而并不属于20世纪教育理论的是 ( )A.发展性教学理论 B.通过“发现主动学习理论”C.掌握学习理论 D.阶段教学论20.产生了持久深刻的影响然而并不属于近年来我国有关小学素质教育实验的运动是( )A.愉快教育 B.和谐教育 C.生活教育 D.情境教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格,每空格1分,共20分)1.新产业革命的兴起引发世界各国间的更为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既是 的竞争,又是 的竞争.2.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就是运用 对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3.社会热点问题是一个时期中社会矛盾的 ,社会公众的 。4.未来东西方文化互补将既是两者之间的 ,又是全世界范围内的整体互补。整体互补是指两者各自从世界上一切国家、民族的 中吸取营养。5.在一定意义上可说是 之本、 之本、 之本的初等教育,一直是教育学的重要研究对象。6.当代中国教育学有五种主要的具体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 、 。7.教育社会学重点研究教育的 和 ,从社会的角度探讨教育发展规律。8.20世纪中叶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致力于揭示教育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他认为初等教育的收益率高达 %,在各级学校教育中居于首位。9. 教育社会学重点研究教育的 和 ,从社会的角度探讨教育发展规律。10.教育人类学的基本主题是对 关系的探讨,教育人类学全面打开了初等教育研究的 视野。 三、语词解释(本大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人文主义2.社会角色3.复合系统4.教育政治学5.教育传播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1.说说终身教育观的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2.在自然科学领域出现的“新人文主义”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3.当代中国有关小学素质教育实践的跨学科探讨,对于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有什么积极贡献?4.我国教育社会学是怎样认识班级问题的?5.简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1.说说你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五大趋势的内在联系的认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