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 清考S
题目1:1997年3月,中国A公司与美国一家公司签订了一笔八万美元的服装出口合同,价格条件为FOB上海,支付条件为D/P at Sight,出口货代为买方指定的德美公司。由于在此之前公司与该客户采用L/C支付方式通过该货代公司曾做过两票单子,所以没有对该货代公司进行详细了解。我公司将货物发出后,将包括三份正本货代提单在内的全套货运单据通过中国银行交对方指定的代收行收款,但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货款。在此后的一个多月内,对方一会儿说没见着单据,一会儿说正在和银行商量赎单,一会儿又传来一份真假难辨的银行付款底单。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公司只好指示代收行将全套单据转让给公司在美国的分公司,让其先代收此货然后再与买方交涉,以避免港口滞港费的损失。当美国分公司拿着正本提单去提货时,发现货已被买方提走。公司一面和买方交涉,但对方既不回传真,也不接电话;一面派法律顾问带人赶往上海,准备对货代公司采取行动。赶到上海时,德美公司早已人去楼空,再到工商部门一调查,才发现该公司根本没有货代资质,仅为一家运输咨询公司。事后我们了解到另外还有两家中国公司受到了同样的欺诈。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公司只好采取委托授权的方式,通过美国分公司请美国律师起诉进口方。但得知该客户已申请了破产保护。按美国的法律,我们只能参加破产清算,经计算,如果参加清算,其所得可能还不够支付律师费用,公司只好撤诉。此案历时半年之久不仅全部货款血本无归,并且还浪费了大量人力和其它额外的费用,损失特别巨大。问题:请从此案全过程分析我方A公司应从中吸取的教训。(出自第二单元)
题目2:一家银行为从某港装运的货物给发货人开立了一份不可撤消信用证,列明按UCP600办理。该信用证以后被修改,要求增加由开证申请人指定的检验机构签发的商检证书,遭到受益人拒绝后,开证行开始宣称,如提交的单据不包括该商检证书将拒不付款,继而又申明:如开证人收到货物与信用证条款相符,可以照付。货到达目的地后,经检验收到货物仅为发票所列数量的80%,因此遭到拒付。问题:请问开证行拒付是否合理。(出自第七单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