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二答案
地大《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
1.将生活中“道听途说”,报上、书上的一些零散、无序的信息采来,从中筛选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是( )。 (满分:4)
A. 专题调查
B. 随机捕捉
C. 合作调查
D. 开掘信息
2.( )的主导思想是“投公众之所好”。 (满分:4)
A. 单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
B. 单向传播式的公共关系
C. 双向沟通式的公共关系
D. 双向对称性的公共关系
3.以下( )不是观察法的优点。 (满分:4)
A. 直观性和可靠性
B. 实地观察有利于直接了解被观察者
C. 简便、易行
D. 表面性和偶然性
4.请选出下列错误的说法( )。 (满分:4)
A. 公关策划是一门“软科学”
B. 公关策划属于公关活动中最高的层次
C. 公关传播是公共关系竞争的法宝
D. 公众心理是公共关系策划的主战场
5.下列关于名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满分:4)
A. 名牌的评定主体是组织与产品
B. 名牌的评定内容是品质和价值
C. 名牌的评定方式是认知和确定
D. 名牌的最终归属是著名品牌
6.那些零散的、直观看来毫无价值的信息放到一个更大的系统中去考察它们的联系,从而发现其中的价值的方法属于( )。 (满分:4)
A. 专题调查
B. 随机捕捉
C. 合作调查
D. 开掘信息
7.企业文化建设的起点是( )。 (满分:4)
A. 企业文化的建设
B. 企业文化的定位
C. 企业文化的更新
D. 企业文化的创新
8.“特尔斐法”指( )。 (满分:4)
A. 集思广益法
B. 默写法
C. 匿名咨询法
D. 排列法
E. 检核表法
9.( )体现了中国墨家的理想:“兼爱”与“交相利”。 (满分:4)
A. 单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
B. 单向传播式的公共关系
C. 双向沟通式的公共关系
D. 双向对称性的公共关系
10.信息的完全度又称为( )。 (满分:4)
A. 信息宽度
B. 信息向度
C. 信息精度
D. 信息真度
E. 信息融度
11.公共关系的评价指标是( )。 (满分:4)
A. 政治立场
B. 经济指标
C. 社会指标
D. 美誉度
12.单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特点是( )。 (满分:4)
A. “公众要被愚弄”
B. “公众要被告知”
C. “要投公众之所好”
D. “公众意愿可以参与到决策中来”
13.以下不属于公共关系以目的划分目标的是( )。 (满分:4)
A. 联络情感
B. 改变态度
C. 名牌战略
D. 传播信息
二、多选题:
1.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企业文化可以分为( )。 (满分:4)
A. 表层的物质文化
B. 浅层的行为文化
C. 中层的制度文化
D. 深层的精神文化
E. 核心层的价值文化
2.公共关系的定期活动,主要有( )。 (满分:4)
A. 组织记者招待会
B. 组织企业或组织内部的听证会
C. 编辑、联系印刷组织的内部刊物
D. 参加各种管理会议
了解组织内部的管理状况
E. 组织、举办展览会
3.按照文献的载体形式和记录技术,文献资料可分为( )。 (满分:4)
A. 口头文献
B. 书面文献
C. 声像文献
D. 电子文献
4.名牌的特性包括( )。 (满分:4)
A. 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对立统一
B. 简单与复杂的对立统一
C. 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
D. 结实与脆弱的对立统一
E. 满足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统一
5.按公关部的隶属关系来考虑,公共关系部的模式可分为( )。 (满分:4)
A. 总经理直接负责型
B. 部门并列型
C. 部门所属型
6.下列关于公共关系策划的价值说法中,正确的有( )。 (满分:4)
A. 公关策划属于公关活动中最高的层次
B. 公关策划是公共关系价值的集中显现
C. 公关策划是公关运作中的飞跃
D. 公关策划就是出点子
7.评估公关效果的方法有:( ) (满分:4)
A. 内部、外部监察法
B. 直接观察法
C. 传播审计法
D. 公众行为检测法
8.本着科学的态度来考虑公关部的人才配置,我们应考虑( )情况。 (满分:4)
A. 专业知识结构
B. 智能结构
C. 性别结构
D. 年龄结构
E. 综合素质结构
9.企业精神的建设包括( )。 (满分:4)
A. 企业精神的提炼
B. 企业精神的命名方法
C. 企业精神的传播
D. 英模人物与榜样的培养
E. 习俗和仪式的建设
10.公关人员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 )。 (满分:4)
A. 公共关系的基础理论知识
B. 公共关系的基本实务知识
C. 与公共关系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
D. 与对象相关的特定的公共关系知识
11.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包括( )。 (满分:4)
A. 以公众为对象
B. 以美誉为目标
C. 以互惠为原则
D. 以短期为方针
E. 以真诚为信条
12.公关人员必须具备( )的心理素质。 (满分:4)
A. 勇于表现自我的心理
B. 追求卓越、渴望成功的心理
C. 易于投入、热情工作的心理
D. 自信的心理
E. 开放乐观的心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