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6-2-26 08:12:03

川大15秋《公共关系学实践(1)》实习实践作业答案

川大15秋《公共关系学实践(1)》实习实践作业1

一、单选题:
1.以下属于电子媒介的特点是(    )。          (满分:3)
    A. 保存性强
    B. 对舆论领袖的影响大
    C. 时效性差
    D. 速度快、现场感强
2.公共关系运用得最多、最充分且是收益最大、最明显的公共关系主体是(    )。          (满分:3)
    A. 政府组织
    B. 企业组织
    C. 商业服务组织
    D. 事业组织
3.组织日常公共关系活动中最常见的传播沟通方式是(    )。          (满分:3)
    A. 口头传播
    B. 视觉传播
    C. 网络传播
    D. 大众传播
4.(    )是指公共关系调查者借助于一定的抽样方法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满分:3)
    A. 普遍调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
5.运用主观能动的力量,去促使事物向着有利于组织的方向去转变的策略称之为(    )。          (满分:3)
    A. 知变
    B. 应变
    C. 改变
    D. 促变
6.(    )是公共关系过程的首要步骤。          (满分:3)
    A. 公共关系调查
    B. 公共关系策划
    C. 公共关系实施
    D. 公共关系评估
7.(    )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部分。          (满分:3)
    A. 员工关系对象
    B. 媒介关系对象
    C. 顾客关系对象
    D. 社区关系对象
8.(    )是目前社会组织公众传播中最为重要、运用最为广泛的系统性视觉传播媒介。          (满分:3)
    A. CI系统
    B. VI系统
    C. CIM系统
    D. DI系统
9.(    )是指个人与个人直接的信息交流沟通方式。          (满分:3)
    A. 自我传播
    B. 人际传播
    C. 群体传播
    D. 大众传播
10.(    )是指具有公共关系意识的公共关系工作的承担者,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发动者。          (满分:3)
    A. 公共关系媒介
    B. 公共关系主体
    C. 公共关系媒介
    D. 公共关系客体
11.(    )是指以电波的形式来传播声音、文字、图像等符号,并需运用专门的电器设备来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传播工具。          (满分:3)
    A. 报纸
    B. 杂志
    C. 电子媒介
    D. 口头传播
12.对公众传播语言的首要要求是(    )。          (满分:3)
    A. 准确
    B. 简洁
    C. 得体
    D. 清楚
13.以下属于按互动所产生力量的性质划分的是(    )。          (满分:3)
    A. 经济互动
    B. 合作互动
    C. 利益互动
    D. 直接互动
14.以下哪个时期提出开放系统的“双向对称”公共关系模式的基本思想。(    )          (满分:3)
    A. 巴纳姆时期
    B. 艾维·李时期
    C. 爱德华·伯内斯时期
    D. 斯科特·卡特李普时期
15.与特定的社会组织发生联系并对其生存发展具有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称之为(    ),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满分:3)
    A. 公众
    B. 人民
    C. 人群
    D. 受众
二、多选题:
1.组织形象内质的更新是通过内在(    )等方面的更新提高完成的。          (满分:4)
    A. 组织理念
    B. 领导者观念
    C. 员工素质
    D. 质量水准
    E. 名牌产品外观
2.根据关系的的重要程度,公众可分为(    )。          (满分:4)
    A. 稳定公众
    B. 受欢迎的公众
    C. 知晓公众
    D. 首要公众
    E. 次要公众
3.现代公共关系特征有(    )。          (满分:4)
    A. 公共关系学科规范化
    B. 公共关系教育专门化
    C. 公共关系工作职业化
    D. 公共关系行业国际化
    E. 公共关系普遍化
4.从宏观看,公共关系的功能主要有(    )。          (满分:4)
    A.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 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
    C. 增效功能
    D. 协调社会群体的目标、利益
    E. 有利于人自身的发展
5.组织公共关系管理活动中最常用的以口头传播为主要手段的有(    )。          (满分:4)
    A. 公众演讲
    B. 院外游说
    C. 报纸
    D. 广播
    E. 电视
6.根据组织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特点,可将公众分为(    )。          (满分:4)
    A. 稳定公众
    B. 非公众
    C. 潜在公众
    D. 知晓公众
    E. 行动公众
7.组织形象定位的三要素包括(    )。          (满分:4)
    A. 主体个性
    B. 传达方式
    C. 公众认知
    D. 组织评价
    E. 组织调查
8.组织外部的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有(    )          (满分:4)
    A. 印刷媒介
    B. 电子媒介
    C. 公众传播媒介
    D. 网络传播媒介
    E. 口头传播媒介
9.基于调查对象范围变量的分类,公共关系调查方法可分为(    )。          (满分:4)
    A. 普遍调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
    E. 个人调查
10.根据互动的内容,可分为(    )。          (满分:4)
    A. 合作型互动
    B. 信息互动
    C. 情感互动
    D. 利益互动
    E. 双向互动
三、判断题:
1.顺意公众是指那些对组织的政策、行为和产品持赞成意向和支持态度的公众。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品牌形象是组织形象的精髓所在。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宴会包括国宴、正式宴会、便宴家宴等,国宴是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举行的庆典,是规格最高的宴会。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认知度”、“美誉度”和“和谐度”这“三度目标”来作为进行组织公共关系目标量化的统一标准。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公共关系状况等级=认知度档级+认知度区域级+美誉度等级+和谐度等级。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川大15秋《公共关系学实践(1)》实习实践作业2

一、单选题:
1.以下属于电子媒介的特点是(    )。          (满分:3)
    A. 保存性强
    B. 对舆论领袖的影响大
    C. 时效性差
    D. 速度快、现场感强
2.企业与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称之为(    )。          (满分:3)
    A. 员工关系
    B. 顾客关系
    C. 媒介关系
    D. 社区关系
3.(    )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社会服务、社会公益为目标的广告。          (满分:3)
    A. 组织形象广告
    B. 社会公益广告
    C. 特别事项广告
    D. 政治与公共事务广告
4.霍尔把一般人常用的空间距离分为四种类型,空间距离在1.5米~4米范围内为(    )。          (满分:3)
    A. 亲密距离
    B. 私人距离
    C. 社交距离
    D. 公众距离
5.在公共关系协调方法中,舆论引导属于(    )。          (满分:3)
    A. 沟通性协调
    B. 引导性协调
    C. 协商性协调
    D. 规范性协调
6.公共关系运用得最多、最充分且是收益最大、最明显的公共关系主体是(    )。          (满分:3)
    A. 政府组织
    B. 企业组织
    C. 商业服务组织
    D. 事业组织
7.(    )是指具有公共关系意识的公共关系工作的承担者,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发动者。          (满分:3)
    A. 公共关系媒介
    B. 公共关系主体
    C. 公共关系媒介
    D. 公共关系客体
8.与特定的社会组织发生联系并对其生存发展具有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称之为(    ),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满分:3)
    A. 公众
    B. 人民
    C. 人群
    D. 受众
9.以下属于按互动所产生力量的性质划分的是(    )。          (满分:3)
    A. 经济互动
    B. 合作互动
    C. 利益互动
    D. 直接互动
10.以下哪个时期提出开放系统的“双向对称”公共关系模式的基本思想。(    )          (满分:3)
    A. 巴纳姆时期
    B. 艾维·李时期
    C. 爱德华·伯内斯时期
    D. 斯科特·卡特李普时期
11.(    )是指对组织持中间态度、观点和意向不明朗的公众。          (满分:3)
    A. 顺意公众
    B. 逆意公众
    C. 边缘公众
    D. 首要公众
12.对公众传播语言的首要要求是(    )。          (满分:3)
    A. 准确
    B. 简洁
    C. 得体
    D. 清楚
13.(    )是指公共关系调查者借助于一定的抽样方法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满分:3)
    A. 普遍调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
14.(    )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部分。          (满分:3)
    A. 员工关系对象
    B. 媒介关系对象
    C. 顾客关系对象
    D. 社区关系对象
15.(    )是公共关系过程的首要步骤。          (满分:3)
    A. 公共关系调查
    B. 公共关系策划
    C. 公共关系实施
    D. 公共关系评估
二、多选题:
1.传统的4P理论以同质性高、无显著差异的消费者大众为基础,确定了营销的4个组合因素,即(    )。          (满分:4)
    A. 产品
    B. 价格
    C. 渠道
    D. 促销
    E. 方便
2.公众是公共关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主要特征为(    )          (满分:4)
    A. 整体性
    B. 共同性
    C. 相关性
    D. 多样性
    E. 变化性
3.组织形象定位的三要素包括(    )。          (满分:4)
    A. 主体个性
    B. 传达方式
    C. 公众认知
    D. 组织评价
    E. 组织调查
4.有效文字传播的特征有(    )。          (满分:4)
    A. 准确
    B. 简洁
    C. 得体
    D. 清楚
    E. 详细
5.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有(    )。          (满分:4)
    A. 目的性
    B. 整体性
    C. 变动性
    D. 稳定性
    E. 独特性
6.根据互动的内容,可分为(    )。          (满分:4)
    A. 合作型互动
    B. 信息互动
    C. 情感互动
    D. 利益互动
    E. 双向互动
7.现代公共关系特征有(    )。          (满分:4)
    A. 公共关系学科规范化
    B. 公共关系教育专门化
    C. 公共关系工作职业化
    D. 公共关系行业国际化
    E. 公共关系普遍化
8.从运行方式上看,组织内部的公共关系部大体上有(    )。          (满分:4)
    A. 总经理直接负责型
    B. 总经理间接负责型
    C. 公共关系委员会制
    D. 中型公共关系部
    E. 小型公共关系部
9.组织外部的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有(    )          (满分:4)
    A. 印刷媒介
    B. 电子媒介
    C. 公众传播媒介
    D. 网络传播媒介
    E. 口头传播媒介
10.组织形象内质的更新是通过内在(    )等方面的更新提高完成的。          (满分:4)
    A. 组织理念
    B. 领导者观念
    C. 员工素质
    D. 质量水准
    E. 名牌产品外观
三、判断题:
1.公共关系状况等级=认知度档级+认知度区域级+美誉度等级+和谐度等级。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认知度”、“美誉度”和“和谐度”这“三度目标”来作为进行组织公共关系目标量化的统一标准。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大型公共关系部、中型公共关系部和小型公共关系部是基于对公共关系机构运行机制的考虑进行划分。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公共关系意识是公共关系人员的思想灵魂,是公共关系人员所应具备的各项基本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素质。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顺意公众是指那些对组织的政策、行为和产品持赞成意向和支持态度的公众。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川大15秋《公共关系学实践(1)》实习实践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