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5秋《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在线作业答案
福师15秋《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周木斋的杂文,除了合集外,生前还结集出版了( )。 (满分:2)
A. 《扪虱谈》
B. 《消长集》
C. 《生活、思索与学习》
D. 《学习与战斗》
2.( )较早地将视线立足于“现在进行时”,她以当时最具现代意味的发散式思维和五彩碎片般任意自如的文体运行方式,透露了散文文体“现代化”的最初信息。 (满分:2)
A. 曹明华
B. 巴金
C. 杨绛
D. 陈白尘
3.( )是绍兴人,与鲁迅同乡。他的杂文《从“目莲戏”说起》、《关于土地》、《关于女吊》等,不仅给读者奉献了形神毕肖、绘声绘影“立体风土画”,而且坚持了解剖和改造国民性的精神传统,表现了他对某些人情世态睿智掘发的启示,具有较长久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 (满分:2)
A. 柯灵
B. 唐弢
C. 周木斋
D. 王任叔
4.( )是台湾年轻一代女散文家的代表。 (满分:2)
A. 张晓风
B. 简媜
C. 张秀亚
D. 琦君
5.( )的散文犹如一个个玲珑剔透的小玻璃球,在阳光下兀自放着七彩的光,却是淡然的,“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让事物自己言说、表达,开放出语言中花朵”。 (满分:2)
A. 庞培
B. 苇岸
C. 钟鸣
D. 曹晓冬
6.( )是鲁迅用诗的激情和诗的形象来展现自我内心世界的丰富、复杂、尖锐、深刻的矛盾和斗争,其中容纳着一个天才诗人、杰出思想家和倔强的革命斗士的高远幽深的哲学思想王国。 (满分:2)
A. 《呐喊》
B. 《彷徨》
C. 《野草》
D. 《朝花夕时》
7.( )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山大师和最杰出的代表。 (满分:2)
A. 陈独秀
B. 鲁迅
C. 李大钊
D. 周作人
二、多选题:
1.“鲁迅风”革命现实主义战斗杂文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 (满分:2)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以打击敌人、匡正时弊、张扬真理,进行广泛、尖锐、巧妙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基本内容
C. 有自觉的美学追求和美学创造
D. 在杂文的艺术风格上,文体的样式上,不拘一格,随物赋形
2.刘白羽的代表作( )等,都写得诗意盎然。 (满分:2)
A. 《日出》
B. 《灯火》
C. 《长江三日》
D. 《樱花漫记》
3.“鲁迅风”革命现实主义战斗杂文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 (满分:2)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以打击敌人、匡正时弊、张扬真理,进行广泛、尖锐、巧妙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基本内容
C. 有自觉的美学追求和美学创造
D. 在杂文的艺术风格上,文体的样式上,不拘一格,随物赋形
4.林燿德著有散文集( )。 (满分:2)
A. 《一座城市的身世》
B. 《迷宫零件》
C. 《钢铁蝴蝶》
D. 《都市大画》
5.朱自清在《闻一多全集》的序中,把他的一生划分为三个阶段( ) (满分:2)
A. “诗人”时期
B. “学者”时期
C. “斗士”时期
D. “革命者”时期
6.《野草》里的象征艺术的类型,主要包括( )。 (满分:2)
A. 借助于一些奇突的象征性形象的创造来完成
B. 借助于眼前自然景观的象征性描绘
C. 借助于幻境,特别是梦境的象征性描写
D. 借助于象征性的寓言故事的创造
7.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的记叙散文的是( ) (满分:2)
A. 《朝花夕拾》
B. 《我的第一个师父》
C. 《女吊》
D. 《二心集》
8.张洁连续创作了( )等总名“大雁系列”的散文,追忆美好的童年生活,展示“一片单一而天真的心境”。 (满分:2)
A. 《挖荠菜》
B. 《拣麦穗》
C. 《盯梢》
D. 《纯净的落叶》
9.何凡的杂文集有( )。 (满分:2)
A. 《不按牌理出牌》
B. 《三叠集》
C. 《一心集》
D. 《谈言集》
10.下列选项中属于何其芳的作品的是( ) (满分:2)
A. 《画梦录》
B. 《刻意集》
C. 《日出》
D. 《谷》
11.《朝花夕拾》带有自传的性质,在鲁迅作品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表现在( ) (满分:2)
A. 以个人的生活经历反映时代的侧面,显示了晚清社会的落后,封建思想枷锁的沉重,维新运动的劳而无功,日本帝国主义者的自大骄横,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
B. 展现了一幅幅浓郁的江南乡镇的风俗画。
C. 精彩地描绘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停滞的社会中劳动人民和知识界人士的面影
D. 从时间上讲,具有持久性和韧战精神。
12.按照散文评论家楼肇明在 《女性社会角色·女性想象力· “巫性思维”》一文中界定,“女性散文”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 (满分:2)
A. 对女性社会角色的思考
B. 这种思考是以自己的经历体验为基础的
C. 其想象方式具有女性的心理特征
D. 所有女性作家所写的
13.张晓风以散文创作为主,余光中曾评其散文特色有( ) (满分:2)
A. 作品能免于六十年代西化的时尚,既不乱叹人生的虚无,也不沉溺文字的晦涩
B. 出身中文系,却不自囿于所谓“旧文学”
C. 散文有一股勃然不磨的英伟之气
D. 在风格上能用知性来提升感性,在视野上能把小我拓展到大我
14.超然于“论语派”和“太白派”之外,有些名作家独自拓展个人的创作道路, 如( ) (满分:2)
A. 朱自清
B. 谢冰心
C. 叶圣陶
D. 丰子恺
15.冰心作品的内容主要包括( )。 (满分:2)
A. 母爱
B. 童真
C. 自然
D. 父爱
16.张中行的( ),以独特的格调被人称为“当代的《世说新语》”。 (满分:2)
A. 《负暄琐话》
B. 《负暄续话》
C. 《负暄三话》
D. 《顺生论》
17.真正为沈从文赢得声誉的散文作品是( )。 (满分:2)
A. 《湘行散记》
B. 《湘西》
C. 《月下》
D. 《到北海去》
18.闻一多的晚年就是一座“放射出光和热”的“火山”,充满爆发力和凝聚力的杂文名篇有( )。 (满分:2)
A. 《画展》
B. 《“新中国”给昆明一个耳光罢》
C. 《“一二?一”运动始末记》
D. 《最后一次的讲演》
三、判断题:
1.聂绀弩是一位文史专家,有较渊博的历史和文学知识,他的杂文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学术性,常从古代的历史典籍、笔记小说中取材,即便是那些直接批评现实的杂文, 他也常常引用史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不仅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五四”新文化运动奠定的现代文学传统也在港澳地区得到延续和传播。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在中国现代散文开创期, 人们把散文称之为小品文, 或小品散文, 其中包括议论性杂文和记叙抒情性散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梁实秋通达事理,理解人生,所以他不过分非难他所看不惯的一切, 只是给予善意的调侃, 委婉的讽喻,有时还反躬自嘲,发人深省。(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鲁迅最善于从民族多数成员身上去解剖国民的劣根性, 善于从“古老的鬼魂”和“祖传的老病”中去挖掘民族的阴暗面,从而使他杂文的思想达到惊人的高度和深度。(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鲁迅晚年的杂文收在 《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中,这是他杂文思想和艺术都达到颠峰状态的结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在20世纪20年代,林语堂曾经和鲁迅等人并肩作战,是“语丝”派中的一员闯将。(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六十年代初期,散文界兴起“诗化”散文的创作热潮,这是对散文审美性回归的努力。杨朔最早致力于“诗化”散文的创作。(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历史的窗纸》是孟超史论性杂文的代表作,它从一个大学招考的历史试题谈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王任叔的杂文,观察敏锐,思想深刻,体式丰富,格调多样,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林语堂对段祺瑞政府及其帮凶痛加挞伐,辛辣嘲弄。《“发微”与“告密”》、《 读书救国谬论一束 》、《 劝文豪歌 》、《咏名流》、《 文妓说 》、《 讨狗檄文 》等,都是这样的战斗篇章。(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沈从文在自传中告诉人们:他更多地是从丰富无比的社会和自然中学那永远学不尽的人生的,他的自传是一个从生活磨炼中摔打出来的作家的自白,也是许多人生经验的总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梁实秋通达事理,理解人生,所以他不过分非难他所看不惯的一切, 只是给予善意的调侃, 委婉的讽喻,有时还反躬自嘲,发人深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鲁迅最善于从民族多数成员身上去解剖国民的劣根性, 善于从“古老的鬼魂”和“祖传的老病”中去挖掘民族的阴暗面,从而使他杂文的思想达到惊人的高度和深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鲁迅晚年的杂文收在 《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中,这是他杂文思想和艺术都达到颠峰状态的结晶。(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历史的窗纸》是孟超史论性杂文的代表作,它从一个大学招考的历史试题谈起。(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林燿德散文的结构,常常是段落间缺乏有机的关联,各章节之间跳跃性较大,造成时空错乱交叠,场面与场面之间、细节与细节之间,给人一种支离破碎感,但是表面的无序掩盖着潜在的中心,即渗透于作品中的某种意绪、心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聂绀弩是一位文史专家,有较渊博的历史和文学知识,他的杂文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学术性,常从古代的历史典籍、笔记小说中取材,即便是那些直接批评现实的杂文, 他也常常引用史料。(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曹晓冬的散文《手记》和《梦游》,以梦呓和幻觉的形式来结构全篇,大量似真似幻、闪烁其词的幻觉描写,把读者引入一个虚无缥缈的非理性意识空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秦似同《野草》社其他前辈作家相比,是个血气方刚的青年,他的杂文尖锐泼辣,锋芒毕露,热情奔放,明快流畅。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新生代”作家这个称谓,最早起于散文领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勃兴,外国散文的介绍,现代报刊的创办,适应除旧布新的时代需要,中国散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空前未有、焕然一新的“质变”,开始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半个世纪以来,台湾地区的散文与中国大陆当代散文一样,发展起伏不定。(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4.台湾早期散文出现软硬两种主要倾向。“软性散文”即是有强烈反共意识的“战斗散文”,“用阳刚的文体来歌颂战士的英勇事迹、赞美英雄的伟大精神、 宣誓效忠国家的耿耿忠心”, “文章中不乏口号式的宣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5.余秋雨是年轻一代学者散文的代表。1988年,《收获》杂志以专栏的形式开始连载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系列散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福师《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 )时期是周作人杂文创作生涯中最有光彩的阶段,他的杂文取材广泛,思想激进,战斗性强。而且杂文体式多样,特别是那些随笔体的杂文,自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对中国现代随笔体杂文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满分:2)
A. 《新青年》时期
B. 《语丝》时期
C. “五四”落潮后至1925年初
D. 1925年后
2.朱自清曾高度评价( )时期杂文的战斗实绩,认为它是“春天的第一只燕子”。 (满分:2)
A. 五四时期
B. 抗战时期
C. 国统区杂文
D. 上海“孤岛”时期
3.( )在《论人情》、《唯动机论者》、《“敲草榔头”之类》、《略谈要爱》、《真的人的世界》等杂文中,呼唤对人的尊重,包括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感情,猛烈抨击搞无情斗争、残酷打击的粗暴方法。 (满分:2)
A. 周瘦鹃
B. 徐懋庸
C. 巴人
D. 丰子恺
4.( )是“五四”时期的散文大家,不仅以众多的杂文著称于世,更以独树一帜的记叙抒情小品享誉文坛,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开创了闲适和言志的艺术流派。 (满分:2)
A. 鲁迅
B. 朱自清
C. 周作人
D. 胡适
5.夏衍的作品( ),写自己在杭州庆春门外严家弄的高大祖屋,因为被他“不肖”的侄儿租给日伪而被浙东游击队一把火烧掉,对此作者毫不惋惜,反而感到“痛快”。写出了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埋葬旧世界、 旧思想的赤诚胸怀, 一个真正爱国者埋葬汉奸行为的凛然大义。 (满分:2)
A. 《长途》
B. 《旧家的火葬》
C. 《从杜鹃想起隋那》
D. 《超负荷论》
6.( )时期是周作人杂文创作生涯中最有光彩的阶段,他的杂文取材广泛,思想激进,战斗性强。而且杂文体式多样,特别是那些随笔体的杂文,自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对中国现代随笔体杂文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满分:2)
A. 《新青年》时期
B. 《语丝》时期
C. “五四”落潮后至1925年初
D. 1925年后
7.标举“都市文学”旗号的( )认为,“都市文学”并非局限于与“乡村”对立的地域界限内的文学题材,也不只侧重于描绘外在的都市景观,而是主要表现人类在“广义的都市”下的生活情态,表现现代人文明化、 都市化以后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 表现它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多变性。 (满分:2)
A. 简媜
B. 杜十三
C. 林燿德
D. 张启疆
二、多选题:
1.张中行的( ),以独特的格调被人称为“当代的《世说新语》”。 (满分:2)
A. 《负暄琐话》
B. 《负暄续话》
C. 《负暄三话》
D. 《顺生论》
2.真正为沈从文赢得声誉的散文作品是( )。 (满分:2)
A. 《湘行散记》
B. 《湘西》
C. 《月下》
D. 《到北海去》
3.朱自清在《闻一多全集》的序中,把他的一生划分为三个阶段( ) (满分:2)
A. “诗人”时期
B. “学者”时期
C. “斗士”时期
D. “革命者”时期
4.柯灵写于1940年的( )等几篇杂文,也很有特色,可以说是“立体风土画”和有的放矢的现实评论的融合。 (满分:2)
A. 《从“目莲戏”说起》
B. 《关于土地》
C. 《关于拳教师》
D. 《关于女吊》
5.柯灵写于1940年的( )等几篇杂文,也很有特色,可以说是“立体风土画”和有的放矢的现实评论的融合。 (满分:2)
A. 《从“目莲戏”说起》
B. 《关于土地》
C. 《关于拳教师》
D. 《关于女吊》
6.朱自清的散文,就题材而言,大体可分为( )。 (满分:2)
A. 写景抒情
B. 写人抒情
C. 描述生活情趣
D. 表现社会题材
7.在( )等杂文中,周作人反对封建主义的道德伦理观,提倡“儿童本位”的新道德,探索妇女解放问题。 (满分:2)
A. 《祖先崇拜》
B. 《随感录·三十四》
C. 《感慨》
D. 《天足》
8.散文繁荣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是( )。 (满分:2)
A. 政治开放
B. 思想多元
C. 艺术民主
D. 个性活跃
9.下列作品中属于李广田的作品的是( )。 (满分:2)
A. 《画廊集》
B. 《银狐集》
C. 《雀衰记》
D. 《画梦录》
10.冰心作品的内容主要包括( ) (满分:2)
A. 母爱
B. 童真
C. 自然
D. 父爱
11.散文繁荣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是( ) (满分:2)
A. 政治开放
B. 思想多元
C. 艺术民主
D. 个性活跃
12.郁达夫早期的许多散文,如果套用他的文章题目,可以称之为零余者的感伤之歌,与他早期小说同调。名篇如( ) (满分:2)
A. 《还乡记》
B. 《一个人在途上》
C. 《还乡后记》
D. 《感伤的行旅》
13.鲁迅是中国现代散文最重要的奠基人,他的散文创作,包括( )。 (满分:2)
A. 抒怀述志的散文诗
B. 纪事怀人的记叙散文
C. 社会批评
D. 文明批评的杂文
14.朱自清在《闻一多全集》的序中,把他的一生划分为三个阶段( )。 (满分:2)
A. “诗人”时期
B. “学者”时期
C. “斗士”时期
D. “革命者”时期
15.丰子恺的随笔散文,依据题材特色和思想倾向,约略可分为( )。 (满分:2)
A. 探究人生和自然的底蕴
B. 描写儿童的挚爱和一颗赤子之心
C. 回忆自己生活经历和创作过程
D. 取材于日常生活见闻
16.梁遇春留下了二十几种翻译作品(包括三本英国小品文选)和两本随笔集( )。 (满分:2)
A. 《缘缘堂随笔》
B. 《春醪集》
C. 《泪与笑》
D. 《车厢社会》
17.冰心在旅美留学期间,写有( )。 (满分:2)
A. 《笑》
B. 《寄小读者》
C. 《往事(二)》
D. 《山中杂记》
18.闻一多的晚年就是一座“放射出光和热”的“火山”,充满爆发力和凝聚力的杂文名篇有( )。 (满分:2)
A. 《画展》
B. 《“新中国”给昆明一个耳光罢》
C. 《“一二?一”运动始末记》
D. 《最后一次的讲演》
三、判断题:
1.六十年代初期,散文界兴起“诗化”散文的创作热潮,这是对散文审美性回归的努力。杨朔最早致力于“诗化”散文的创作。(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半个世纪以来,台湾地区的散文与中国大陆当代散文一样,发展起伏不定。(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沈从文在自传中告诉人们:他更多地是从丰富无比的社会和自然中学那永远学不尽的人生的,他的自传是一个从生活磨炼中摔打出来的作家的自白,也是许多人生经验的总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林燿德散文的结构,常常是段落间缺乏有机的关联,各章节之间跳跃性较大,造成时空错乱交叠,场面与场面之间、细节与细节之间,给人一种支离破碎感,但是表面的无序掩盖着潜在的中心,即渗透于作品中的某种意绪、心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比起其他文学体裁, 散文是最自由的。 题材、主题、形式、写法、规模等等,几乎没有什么限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新生代”作家这个称谓,最早起于散文领域。(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沈从文散文语言的色调自然朴素,节奏从容不迫,用词造句不事雕琢而圆熟精练, 又灵活运用方言俗语, 增强作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在20世纪20年代,林语堂曾经和鲁迅等人并肩作战,是“语丝”派中的一员闯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不仅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五四”新文化运动奠定的现代文学传统也在港澳地区得到延续和传播。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钱钟书杂文的知识性和思辨性突出表现在他的议论有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秦似同《野草》社其他前辈作家相比,是个血气方刚的青年,他的杂文尖锐泼辣,锋芒毕露,热情奔放,明快流畅。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台湾早期散文出现软硬两种主要倾向。“软性散文”即是有强烈反共意识的“战斗散文”,“用阳刚的文体来歌颂战士的英勇事迹、赞美英雄的伟大精神、 宣誓效忠国家的耿耿忠心”, “文章中不乏口号式的宣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六十年代初期,散文界兴起“诗化”散文的创作热潮,这是对散文审美性回归的努力。杨朔最早致力于“诗化”散文的创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计10篇,全都发表在《莽原》杂志上,原题《旧事重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在20世纪20年代,林语堂曾经和鲁迅等人并肩作战,是“语丝”派中的一员闯将。(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聂绀弩是一位文史专家,有较渊博的历史和文学知识,他的杂文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学术性,常从古代的历史典籍、笔记小说中取材,即便是那些直接批评现实的杂文, 他也常常引用史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周作人的“亦报随笔”朴实自然,语言俗白、纯净而有韵味,没有了三四十年代《夜读抄》、《书房一角》 “掉书袋” 的沉闷。(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在中国现代散文开创期, 人们把散文称之为小品文, 或小品散文, 其中包括议论性杂文和记叙抒情性散文。(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何其芳等人不只是把散文当做抒怀的工具, 还把它作为“一种纯粹的独立的创作”,刻意追求散文艺术的独立和完美。(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闻一多散文语言的突出成就之一,是他善于运用“活的口语”。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语丝》时期是周作人杂文创作生涯中最有光彩的阶段,他的杂文取材广泛,思想激进,战斗性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语丝》时期是周作人杂文创作生涯中最有光彩的阶段,他的杂文取材广泛,思想激进,战斗性强。(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闻一多散文语言的突出成就之一,是他善于运用“活的口语”。(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4.曹晓冬的散文《手记》和《梦游》,以梦呓和幻觉的形式来结构全篇,大量似真似幻、闪烁其词的幻觉描写,把读者引入一个虚无缥缈的非理性意识空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5.周作人的“亦报随笔”朴实自然,语言俗白、纯净而有韵味,没有了三四十年代《夜读抄》、《书房一角》 “掉书袋” 的沉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