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5秋《人格心理学》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15秋《人格心理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 )先于其他任何防御机制而产生.别的防御机制的运行要以它为基础。它是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 (满分:2)
A. 否认
B. 压抑
C. 投射
D. 反向作用
2.卡丁纳认为,( )不仅是个人适应外部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有效工具,同时也是社会延续和社会平衡的有效工具。 (满分:2)
A. 人格
B. 文化
C. 制度
D. 经验
3.一个母亲无意识中潜藏若对养育子女的厌恶感情、但在她行为上却表现出对于子女的过分关心和保护,这是( )。 (满分:2)
A. 否认
B. 压抑
C. 投射
D. 反向作用
4.对坦诚的人来说,他的所思、所感以及所信奉的东西与他的实际表现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这属于( )。 (满分:2)
A. 自发性
B. 一致性
C. 不固定角色
D. 自我的交流
5.( )是指在意识的指导下,使意识的心灵和潜意识内容融洽地结合为一体的过程。 (满分:2)
A. 个性化
B. 原型
C. 情结
D. 面具膨胀
6.斯金纳提出了( ),认为只要我们把复杂行为分解成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小步骤,精确地安排强化的组合方式,使有机体逐步向目标逼进,学习的过程总会达到成功。 (满分:2)
A. 相互依赖原理
B. 逐步强化原理
C. 强化相倚原理
D. 精确组合原理
7.只要我退避三舍,就没有什么人能伤害我,属于( )。 (满分:2)
A. 趋向他人(依从型)
B. 反对他人(敌对型)
C. 逃避他人(退缩型)
D. 嫉妒他人(焦虑型)
8.( )于1939年发表了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一书,标志自我心理学正式成立。 (满分:2)
A. 安娜
B. 弗洛伊德
C. 埃里克森
D. 海因兹?哈特曼
9.给予微笑、赞扬、奖品,允许参加个体所喜爱的活动等,都是在对希望个体学会的某种行为或个性品质进行( )。 (满分:2)
A. 负强化
B. 正强化
C. 连续强化
D. 间隔强化
10.( )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来的相对稳定的和特殊的心理行为模式。 (满分:2)
A. 思维
B. 行为
C. 人格
D. 个性
二、多选题:
1.马斯洛动机理论中提到的动机需要包括( )。 (满分:2)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归属和爱的需要
D. 尊重需要
E. 自我实现需要
2.人格是( )。 (满分:2)
A. 心理行为模式
B. 独特的
C. 相对稳定的
D. 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形成的
3.人格的心理学定义包括( )。 (满分:2)
A. 罗列式定义
B. 整合或完形的定义
C. 层次性定义
D. 适应性的定义
E. 区别性定义
4.多拉德与米勒的刺激——反应论认为学习的要素包括( )。 (满分:2)
A. 内驱力
B. 线索
C. 反应
D. 强化
5.人格的发展应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 (满分:2)
A. 机体成熟
B. 自我成长
C. 个人成熟
D. 社会关系
6.自我实现受阻碍到恢复正常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 (满分:2)
A. 威胁的经验
B. 防御过程
C. 心理调整
D. 瓦解和崩溃
7.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是由不同意识水平的三个部分所组成,它们分别是( )。 (满分:2)
A. 无意识
B. 前意识
C. 潜意识
D. 意识
8.超我有两个方面,一是( ),另一个是( )。 (满分:2)
A. 自我理想
B. 良心
C. 前意识
D. 意识
9.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学会的工作原则是( )。 (满分:2)
A. 心理学首要研究对象是具有经验的人
B.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研究关心的是个人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
C. 研究对个人和社会有意义的问题
D. 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提高应成为心理学主要工作范围
10.现代人格心理学的形成过程中还受到( )的影响。 (满分:2)
A. 行为主义心理学
B. 完形心理学
C. 文化人类学
D. 积极心理学
11.随和性人格特质有( )。 (满分:2)
A. 软心肠——无情
B. 信任—怀疑
C. 乐于助人—不合作
D. 自主—顺从
12.凯利认为CPC是循环过程的三个周期,它分别是( )。 (满分:2)
A. 周视
B. 先取
C. 控制
D. 理解
13.行为观察法的特点包括( )。 (满分:2)
A. 收集客观可靠的具体行为
B. 重视个体行为的独特性
C. 涉及到个体的具体行为
D. 试图以情境控制行为和改变行为
14.荣格研究最多的原型是( )。 (满分:2)
A. 人格面具
B. 阿妮玛和阿妮姆斯
C. 阴影
D. 自性
15.弗洛姆将人的性格分为非生产性取向和生产性取向。非生产性取向有( )。 (满分:2)
A. 接受取向
B. 剥削取向
C. 囤积取向
D. 市场取向
16.默里区分了两种情境:一种为( ),另一种为( )。 (满分:2)
A. 现实情境
B. 虚拟情境
C. 具体情境
D. 实际情境
三、判断题:
1.行为疗法的基本认识是:异常行为与正常行为不同,并不能通过学习获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或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朱可曼认为感觉寻求倾向虽然也受到生物遗传因素的制约,但主要是由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的一种气质特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行为取向和意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男孩内心中产生了一种对父亲的嫉恨、仇视的潜意识倾向,男孩心中这种恋母嫉父的情绪纠葛被弗洛伊德称为俄狄浦斯情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器质自主性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作为人格的科学研究早在20世纪初就逐步形成了三种主要的传统或研究途径、这就是临床研究、相关研究、逻辑研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自我,它是人格中最文明、 最有道德的部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如果你要了解某个人的自我,你可以去了解他所喜欢的幽默是什么。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尊重需要是马斯洛动机理论中的五种需要中的最高层次的需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类化又称辨别化,是一种与类化相反的现象,指的是个体能对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海因兹·哈特曼于1939年发表了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一书,标志自我心理学正式成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霍妮主张把人格看作是完整动态的本我,本我具有独立性和整体性,其内部包含各种构成要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分化又称概括化、泛化,指的是一种条件反射建立之后,个体可能不仅对条件刺激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而且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也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弗洛伊德的方法缺乏科学的严谨性和精确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艾森克提出边缘系统是神经质的生理基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用原型考察人格基本框架的方法源自早期认知心理学家罗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所谓“自我实现”就是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和才能,对自身内在本性的更充分地把握和认可,是朝向个人自身的统一、完整和协调的一种倾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情境测验就是指在控制情境下观察受测者行为的评估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受追求优越的向上意志所支配,人行为的根本动力就是力求优越。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特质被看做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它是具体可见的,也可由个体的外显行为推知其存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前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大、最有力的部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过程第一个阶段是观察与描述,研究者观察与描述有关心理现象和问题,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4.自我效能感即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客观感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福师《人格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 )障碍者的特点是,在待人接物以及对自己时,总有一种求全和固执的表现,而且,这种表现涉及面广、相对稳定。 (满分:2)
A. 偏执性
B. 反社会型
C. 强迫型
D. 攻击型
2.( )于1939年发表了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一书,标志自我心理学正式成立。 (满分:2)
A. 安娜
B. 弗洛伊德
C. 埃里克森
D. 海因兹?哈特曼
3.这种类型的孩子对母亲疏远、冷淡,当母亲离开时不焦虑、母亲回来时也不高兴。这属于( )。 (满分:2)
A. 安全依恋型
B. 回避型
C. 焦虑——矛盾型
D. 焦虑——抵触型
4.斯金纳提出了( ),认为只要我们把复杂行为分解成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小步骤,精确地安排强化的组合方式,使有机体逐步向目标逼进,学习的过程总会达到成功。 (满分:2)
A. 相互依赖原理
B. 逐步强化原理
C. 强化相倚原理
D. 精确组合原理
5.( )的基本方式是向受测者提供预先编制的一些未经组织的、意义模糊的标准化刺激情境,让受测者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自由地对刺激情境作出他的反应,然后通过分析受测者的反应,推断受测者的人格特征。 (满分:2)
A. 问卷调查
B. 投射测量
C. 情境测验
D. 行为观察
6.( )指个体此时此地身心存在的总和。 (满分:2)
A. 真实自我
B. 理想自我
C. 现实自我
D. 道德自我
7.( )定义主要是列举出所有属于人格的东西。它有助于确立人格的外延。 (满分:2)
A. 罗列式定义
B. 层次性定义
C. 适应性的定义
D. 区别性定义
8.( )不承认自己身上有某种不良品质和思想感情、而把这些不良品质、思想感情投射给别人,看成是别人具有的东西。 (满分:2)
A. 否认
B. 压抑
C. 投射
D. 反向作用
9.人格心理学中交互作用论范型的代表人物是( )。 (满分:2)
A. 埃里克森
B. 弗洛伊德
C. 班杜拉
D. 沙利文
10.荣格认为( )是一个储存库,它所储存的不是个体后天的经验,而是其祖先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经验。 (满分:2)
A. 意识
B. 前意识
C. 个体潜意识
D. 集体潜意识
二、多选题:
1.人格障碍的特点包括( )。 (满分:2)
A. 一般于早年有不同于大多数儿童的迹象
B. 其人格明显偏离正常程度
C. 社会适应不良和内心痛苦
D. 矫正比较困难
2.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途径包括( )。 (满分:2)
A. 临床研究
B. 相关研究
C. 调查研究
D. 实验研究
3.榜样行为的呈现方式( )。 (满分:2)
A. 讲解
B. 传授
C. 身教
D. 言传
4.梦的制作有多种机制包括( )。 (满分:2)
A. 压缩
B. 反向作用
C. 替换
D. 视觉形象化
5.马斯洛将基本需要分为( )。 (满分:2)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归属和爱的需要
D. 尊重需要
E. 自我实现需要
6.在自我概念中,罗杰斯区分出了( )的成分。 (满分:2)
A. 现实自我
B. 理想自我
C. 虚拟自我
D. 真实自我
7.人格的发展应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 (满分:2)
A. 机体成熟
B. 自我成长
C. 个人成熟
D. 社会关系
8.无意识与前意识、意识有很大的差别,其特点有( )。 (满分:2)
A. 无矛盾性
B. 无时间性
C. 非现实性
D. 机动活跃
9.荣格还提出了四种心理功能,即( )。 (满分:2)
A. 思维
B. 情感
C. 感觉
D. 直觉
10.荣格认为,作为整体的人格,由三个不同的层次所构成,即( )。 (满分:2)
A. 潜意识
B. 个体潜意识
C. 集体潜意识
D. 意识
11.罗洛·梅认为人格具有六个特征( )。 (满分:2)
A. 中心性和自我肯定
B. 参与与觉知
C. 自我意识
D. 焦虑
12.荣格认为作为整体的人格,由三个不同的层次所构成,这就是( )。 (满分:2)
A. 意识
B. 潜意识
C. 个体潜意识
D. 集体潜意识
13.( )就是在催眠的条件下引诱患者把自己以往致病的创伤经验和事件尽情吐露出来。 (满分:2)
A. 谈话疗法
B. 自由联想法
C. 意向疗法
D. 分析疗法
14.阿德勒根据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的程度,划分出几种类型的人,包括( )。 (满分:2)
A. 统治—支配型
B. 索取—依赖型
C. 回避型
D. 社会利益型
15.在《精神分析论》中,荣格把人生划分的阶段包括( )。 (满分:2)
A. 童年时期
B. 青年时期
C. 中年时期
D. 老年时期
16.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 (满分:2)
A.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自主对羞怯和疑虑、
B. 主动对内疚、 勤奋对自卑、
C.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
D. 繁殖对停滞、自我整合对失望
三、判断题:
1.分化又称辨别化,是一种与类化相反的现象,指的是个体能对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一种基本需要,二是作为一种动力的自我实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尊重需要是马斯洛动机理论中的五种需要中的最高层次的需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替代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人格测量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在人的行为中起稳定的调节作用的心理特质和行为倾向进行定量分析,以便进一步预测个人未来的行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个体性格,用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个体的心理差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人格教育的专门途径包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在班级、团队活动中渗透人格教育、环境熏陶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主要表现出缺乏温情,难以与别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一般很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埃里克森所创造的心理历史分析法指在历史活动和历史背景中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前意识的主要作用就是回忆作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安娜对自我心理学的最大贡献是她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她归纳其父提出的十种防御机制,又补充了自己提出的六种防御机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一级强化物是指那些开始时不具有强化作用,但后来由于经常与一级强化物或其他强化物联系在一起而具有了强化作用的刺激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类化又称辨别化,是一种与类化相反的现象,指的是个体能对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人格所需要的能量被称之为心理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集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是一个经验的储存库,容纳了所有与意识自我不协调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内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行为观察法就是指在控制情境下观察受测者行为的评估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人格教育的总目标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儿童、青少年良好的人格品质与健全的人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男孩内心中产生了一种对父亲的嫉恨、仇视的潜意识倾向,男孩心中这种恋母嫉父的情绪纠葛被弗洛伊德称为俄狄浦斯情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感觉寻求取向有几种表现形式,第一,渴望参与各种冒险行动,以获得刺激体验。第二,通过违反常规的生活方式来获得感觉刺激。第三,对无聊的敏感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各种人格教育的课程是以培养或训练人格品质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阿德勒所谓的活动程度,是指每个人活动的范围和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过程第一个阶段是观察与描述,研究者观察与描述有关心理现象和问题,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特质被看做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它是具体可见的,也可由个体的外显行为推知其存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4.文化人类学主张人格是由文化塑造的,其理论就是文化决定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