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5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答案
北语15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得分:40
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
A. 生产资料
B. 劳动力
C. 劳动资料
D. 劳动对象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3.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A. 使用价值
B. 价值
C. 实用价值
D. 交换价值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4.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5.质和属性的区别在于()
A. 质是客观存在的,属性是人的主观感受
B. 质是稳定的,属性是多变的
C. 质是绝对的,属性是相对的
D. 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6.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A. 生产工具
B. 运输设备
C. 传动装置
D. 动力系统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7.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该商品中的必要劳动量()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不成比例
D. 反向变化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8.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9.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唯物主义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0.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
B. 理论联系实际
C. 一切从实际出发
D. 实事求是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1.下列选项中,具有可能性的是()
A. 水滴石穿
B. 水中捞月
C. 以砖磨镜
D. 化水为油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2.“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3.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
A.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B. 掌握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
C. 掌握具体的社会科学知识
D. 掌握具体的工作方法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4.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 能否被多数人认同
C. 能否付诸实际行动
D. 能否在实践中达到预期效果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5.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B.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 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7.真理的价值问题是指()
A. 真理是否与对象相符的问题
B. 真理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的问题
C. 真理是否具有客观性的问题
D. 真理是否发展的问题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8.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9.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实践性
B. 运动型
C. 物质性
D. 客观性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20.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 与时俱进
C.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 科学性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30分。)得分:30
1.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有()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答案
满分:6分得分:6
2.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依靠()
A. 延长工作日
B.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C. 增加劳动强度
D. 提高劳动生产率
答案
满分:6分得分:6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一般包括()
A. 经济增长
B. 币值稳定
C. 充分就业
D. 收支平衡
答案:
满分:6分得分:6
4.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A. 摩擦生热,热胀冷缩
B. 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 电闪雷鸣,风来雨至
D. 勤学出智慧,实践长才干
答案:
满分:6分得分:6
5.下列各项说明或体现时间一维性的有()
A. 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
B. 失落黄金有份量,错过光阴无处寻
C.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D.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满分:6分得分:6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得分:30
1.世界上没有永恒发展的事物和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2.内因和外因都是并列第一位的原因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3.主要矛盾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4.二元论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5.辩证的否定实质上就是扬弃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6.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7.“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8.哲学可以划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类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9.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10.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本人的观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15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得分:40
1.资本的周转速度()
A. 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 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C. 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D. 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2.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 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 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 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3.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
A. 矛盾的同一性
B. 矛盾的普遍性
C. 矛盾的斗争性
D. 矛盾的特殊性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4.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 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 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 采取了支付的形式
D. 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5.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 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 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B. 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 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7.划分阶级的标准是()
A. 人们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态度
B. 经济收入的多少
C. 人们在生产中起的不同作用
D. 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的不同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表明()
A. 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
D.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9.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 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
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0.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静止,是指运动的()
A. 必要准备
B. 外在表现
C. 一种特殊状态
D. 一种必然结果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1.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C.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D. 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2.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是()
A.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 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C.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 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3.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
A. 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
B. 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C. 通过工业垄断实现的
D. 通过银行垄断实现的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4.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 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
B.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
C.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D.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5.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
A.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 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
C.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D. 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6.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 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 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7.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 实现科技的飞跃
B. 实现综合国力的增长
C. 实现精神文明的进步
D. 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8.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是的依据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
A. 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 物质存在形态不同
C. 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D. 在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9.加快资本周转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根本原因是()
A. 预付可变资本增加了
B. 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C. 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D. 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了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20.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A.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 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30分。)得分:30
1.感觉和概念的区别在于()
A. 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概念是理性认识的形式
B. 感觉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C. 感觉具有直接性,概念具有间接性
D. 感觉不可靠,概念真实可靠
答案:
满分:6分得分:6
2.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
A. 国家资本的输出
B. 商品资本的输出
C. 生产资本的输出
D. 借贷资本的输出
答案
满分:6分得分:6
3.在人类和人类社会形成的过程中,劳动所起的作用有()
A. 劳动创造了人脑
B. 劳动创造了人手
C. 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与发展
D. 劳动形成了人类的社会关系
答案:
满分:6分得分:6
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A. 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的长短
B.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
C.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
D.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满分:6分得分:6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A.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C. 使哲学发展到了顶峰
D. 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满分:6分得分:6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得分:30
1.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2.整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3.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4.相同的经济基础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5.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唯物主义都是唯心史观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6.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7.国家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8.真理都是相对的,因此针对同一事物的真理不止一个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9.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10.生产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分得分:315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得分:40
1.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C.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D. 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2.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属于()
A.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 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D.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3.无产阶级最终实现自身获得解放只有()
A.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B. 建立社会公有制
C. 提高劳动生产率
D. 解放全人类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4.社会意识是()
A.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 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D. 人类自我改造的过程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5.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种历史形态是()
A. 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B. 唯物辩证法、社会辩证法、自然辩证法
C. 唯心辩证法、系统辩证法、科学辩证法
D. 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革命辩证法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 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7.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A. 只具有历史进步性
B. 只具有阶级局限性
C. 既具有历史进步性又具有阶级局限性
D. 既没有历史进步性也没有阶级局限性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8.以生产资料存在的资本属于()
A. 可变资本
B. 不变资本
C. 流通资本
D. 流动资本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9.垄断组织虽然形式多样但其本质都是为了()
A. 垄断先进技术
B. 控制商品生产
C. 操纵销售市场
D. 获取垄断利润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0.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 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B. 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
C. 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
D.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A. 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
C. 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D. 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2.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A. 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B. 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C. 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D.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3.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B.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
C.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
D.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4.哲学是()
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C. 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5.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B.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 产品的分配形式
D. 产品的交换形式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6.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
A. 社会总商品资本
B. 社会总生产资本
C. 社会总货币资本
D. 社会总流通资本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7.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 工业资本
B. 银行资本
C. 金融资本
D. 商业资本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 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
B. 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C. 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D.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19.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精神条件是()
A. 社会化大生产
B. 现代无产阶级
C. 马克思主义理论
D. 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20.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
A. 事物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
B. 事物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变化
C. 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
D. 事物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变化
答案:
满分:2分得分:2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30分。)得分:30
1.下列选项中,表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有()
A.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B.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答案
满分:6分得分:6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包括()
A. 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B. 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
C. 在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D. 社会主义革命后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某些方法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
满分:6分得分:6
3.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B. 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C.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D.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答案:
满分:6分得分:6
4.新生事物是()
A. 新出现的事物
B. 形式新奇的事物
C. 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D. 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
答案:
满分:6分得分:6
5.在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中要()
A. 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
B. 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C. 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D. 完全按照发达国家模式发展
答案
满分:6分得分:6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得分:30
1.资本主义所有制演变的总体趋势是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2.规律受到人们意识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3.宏观调节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4.旧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都持反映论观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5.理性认识都是正确的认识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6.资本积累是推动资本主义灭亡的物质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7.垄断价格有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之分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8.跨国公司是国际垄断同盟的当代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9.垄断价格的出现使得价值规律不再发挥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基本消除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满分:3分得分:315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4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96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得分:36
1.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A. 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
B. 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
C. 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D. 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
正确答案:满分:2分得分:2
2.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
A. 随着生产耗费而逐渐消失
B. 能够发生价值增殖
C. 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
D. 借助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
正确答案:满分:2分得分:2
3.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
A. 主观反映
B. 歪曲反映
C. 虚幻反映
D. 正确反
正确答案:满分:2分得分:2
4.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D. 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正确答案:满分:2
5.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 所有制基础不同
C. 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
D. 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
正确答案满分:2分得分:2
6.概念、判断、推理是()
A.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 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正确答案:满分:2分得分:2
7.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
A. 生产力的社会形式
B. 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
C.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 经济规律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
正确答案:满分:2分得分:2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A. 科学性和阶级性
B. 原则性和灵活性
C. 实践性和阶级性
D. 科学性和革命性C满分:2分得分:
9.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
A. 个人的主观努力
B. 社会实践
C. 社会的客观物质条件
D. 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统一
正确答案:满分:2分得分:2
10.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
A. 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 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C. 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D. 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正确答案:满分:2分得分:2
11.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A. 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 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 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 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正确答案:满分:2分得分:2
12.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是()
A. 阶级性
B. 继承性
C. 社会性
D. 主观性
正确答案:满分:2分得分:2
13.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本质决定现象规律
正确答案:满分:2分得分:2
14.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A. 伟人之言
B. 吾人之心
C. 众人意见
D. 社会实践
正确答案:满分:2分得分:2
15.从本质上看,科学是()
A. 知识的理论体系
B. 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反映
C. 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
D. 一切知识的总汇
正确答案:满分:2分得分:2
16.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
A.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
B.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C. 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D. 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正确答案:满分:2分得分:2
17.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
A.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B. 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C. 生产与消费的统一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正确答案:满分:2分得分:2
18.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A. 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 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
C. 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
D. 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正确答案:满分:2分得分:2
1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说的“客观实在”是指()
A. 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 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正确答案:满分:2分得分:2
2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A. 人的社会属性
B. 人的生理结构
C. 人的心理状况
D. 人的自然属性
正确答案:满分:2分得分:2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30分。)得分:30
1.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 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B. 它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 它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D. 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正确答案:满分:6分得分:6
2.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B.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D. 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正确答案:满分:6分得分:6
3.马克思主义暂学的内容是完整的严密的科学体系,因为它是()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D. 唯物辩证自然观和唯物辩证历史观的统一
正确答案:分:6分得分:6
4.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有()
A. 购买阶段
B. 生产阶段
C. 运输阶段
D. 销售阶段
正确答案:满分:6分得分:6
5.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
A. 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对立统一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答案:满分:6分得分:6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得分:30
1.无论是绝对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都决定于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满分:3分得分:3
2.资本有机构成不断下降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般趋势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满分:3分得分:3
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二者不可兼得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满分:3分得分:3
4.资本积累会导致社会总资本增加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满分:3分得分:3
5.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满分:3分得分:3
6.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
A. 错误
B. 正确满分:3分得分:3
7.劳动的二重性就是指劳动能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满分:3分得分:3
8.垄断利润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满分:3分得分:3
9.价值规律会导致垄断和两极分化的发生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满分:3分得分:3
10.工资就是劳动价值或价格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满分:3分得分: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