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网络学院2015年秋季《小学语文教学论》答案
网络学院《小学语文教学论》2015年秋季已完成0%(共3题,还剩 3题)问答题 (共3道题)
展开收起1.(33.0分)
一、名词解释
1. 书空:
2. 串讲法:
3. 活动作文教学
4. 分散识字:
5. 复述:
6. 情境作文:
二、简答题
1. 识字教学有哪些策略?
2. 在话题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哪些方面的指导?
3. 简述口语交际的策略。
4. 简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
5. 简述较有影响的阅读教学过程。
6. 简述新课程小学第二学段的习作教学目标。
7. 教师朗读指导要注意哪些方面?
8. 值得提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有哪些?
9. 口语交际教学的类型有哪些?
10. 简述作文讲评的实施步骤。
三、分析题
1.以下是三位教师制定的四年级《观潮》一课的教学目标,试对这些教学目标进行评述。
案例1
认知目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景象、特点,从而认识汹涌澎湃的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热爱。
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能深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小节。
教学重点:理解并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案例2
教学目标:
1 . 认识生字:“薄”、“屹”、“鼎”等。正确理解课后词语,并学习用天下奇观”、“人声鼎沸”等词语写几句话。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小节。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壮气势,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
4.继续学习并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1.继续学习并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小节。教学难点: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案例3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2.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正确概括段意。
3.把学生带入情境中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
5.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教学重难点: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2.研读下面两个教学设计,思考这两位教师对阅读教学任务的认识有何不同,试阐述。
《第八次》教学设计一
一、预习检查
1.学生读这组词语:抵抗侵略失败失去信心 蜘蛛结网 终于感动极了 四处奔走招集动员 成功
2.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注意课文的内容。3.学生依据这些词语,简要讲述课文主要内容。(学生自己练习讲述,然后指名某人讲述交流。)
二、听故事,讲故事
1.教师讲故事,学生看着这组词语,边听边记。正在结网 丝断了 网破了 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 并不灰心从头干起 终于
2.向学生提问:谁能根据这组词语,自己来讲这个故事?
3.辨析“织了断,断了织”和“断了结,结了断”的意思。
4.请学生谈谈对这个故事和这只蜘蛛的感想。
三、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写动员书假如你就是布鲁斯王子,现在要动员你的军队和人民起来与你一起抵抗外国侵略者,你会怎样动员他们?请你拿起笔,写一份简短有力的动员书。可以这样开头:苏格兰的父老乡亲们、亲爱的同胞们:……写后当堂演讲交流。
五、总结
《第八次》教学设计二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介绍:今天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板书课题)。2.向学生提问: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感知1.《第八次》讲述的故事发生在苏格兰,介绍地名。2.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4.向学生提问: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三、理清脉络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四、精读指导
(一)学生读后分组讨论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
1.热爱祖国的人。 从哪里看出布鲁斯是个热爱祖国的人? (自由读读第一小节。) 2.“遇事不灰心”或者“坚持不懈”的人。 布鲁斯是否一开始就不灰心的呢? (指名读第二小节)
3.后来布鲁斯王子又怎么恢复了信心?默读第三、四小节。从哪里看出蜘蛛织网很专心?布鲁斯王子有什 么表现?指名边表演边朗读第四小节。4.蜘蛛第八次结网成功了,布鲁斯王子第八次抵抗成功了吗?齐 读第五自然段。(二)学生默读课文,说说布鲁斯王子终于成功的原因五、总结全文1.学生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课文以后自己得到的启示。2.学生想想以前学到的一些这方面的名言。六、布置作业1.抄词,组词。2.写几句关于“自信与成功”的名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