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15秋《工程结构抗震》在线作业答案
兰大《工程结构抗震》15秋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45分。单选)
1.()可以将不规则的建筑物分割成几个规则的结构单元,每个单元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明确、合理。
A. 温度缝
B. 变形缝
C. 防震缝
D. 伸缩缝
满分:3分
2.8度地震区,下列哪种结构不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A. 高层结构
B. 长悬臂结构
C. 烟囱
D. 大跨度结构
满分:3分
3.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曲线为()。
A. 弯曲型
B. 剪切型
C. 弯剪型
D. 复合型
满分:3分
4.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B.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D. 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满分:3分
5.下列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多层砌体结构的楼盖类型决定楼层地震剪力的分配形式
B. 多层砌体结构的横墙间距越大,数量越少,破坏越严重
C. 构造柱与圈梁可以不相连
D. 配筋混凝土小砌块房屋的芯柱内必须设置一根钢筋
满分:3分
6.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A.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
B.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
C. 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
D. 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
满分:3分
7.框架—抗震墙结构布置中,关于抗震墙的布置,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 抗震墙在结构平面的布置应对称均匀
B. 抗震墙应沿结构的纵横向设置
C. 抗震墙宜于中线重合
D. 抗震墙宜布置在两端的外墙
满分:3分
8.在砌体结构房屋中,哪项不是圈梁的主要作用()。
A. 提高房屋构件的承载能力
B. 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
C. 防止由于较大的振动荷载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
D. 防止由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
满分:3分
9.纵波(P波)、横波(S波)和面波(L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
A. VP>VS>VL
B. VS>VP>VL
C. VL>VP>VS
D. VP>VL>VS
满分:3分
10.关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的作用,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 可增强房屋整体性,避免开裂墙体倒塌
B. 可提高砌体抗变形能力
C. 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
D. 可抵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
满分:3分
11.不属于抗震概念设计的是()。
A. 正确合理地进行选址
B. 结构总体布置
C. 承载力验算
D. 良好的变形能力设计
满分:3分
12.抗震设防结构布置原则()。
A. 合理设置沉降缝
B. 增加基础埋深
C. 足够的变形能力
D. 增大自重
满分:3分
13.为保证结构“大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
A. 较大的初始刚
B. 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
C. 较好的延性
D. 较小的自振周期T1
满分:3分
14.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布置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
A. 柱宽的1/4
B. 柱宽的1/8
C. 梁宽的1/4
D. 梁宽的1/8
满分:3分
15.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个抗震设防类别。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满分:3分
二、多选题(共3道试题,共15分。多选)
1.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D. 丁类
E. 戊类
满分:5分
2.现行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隔震、消能减震设计。
A. 5
B. 6
C. 7
D. 8
E. 9
满分:5分
3.下面哪些为抗震概念设计的范畴?()
A. 房屋的高宽比限值
B. 抗震结构体系的确定
C. 保证女儿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D. 构件截面尺寸的确定
E. 选择有利场地
满分:5分
三、判断题(共8道试题,共40分。判断)
1.横波向外传播时,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2.当饱和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达到一定数值后,可初步判为不液化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3.构造柱必须单独设置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4.横波只能在固体内传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5.弯曲构件的延性远远小于剪切构件的延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6.为防止地基失效,提高安全度,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应在地基土静承载力的基础上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7.地震现象表明,横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8.由于几何非线性(P-δ效应)的影响,柱的弯曲变形能力与柱的轴压比及柱的长细比有关,柱的轴压比与长细比越大,弯曲变形能力越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工程结构抗震》15秋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45分。单选)
1.强柱弱梁是指()。
A. 柱线刚度大于梁线刚度
B. 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
C. 柱抗剪承载力大于梁抗剪承载力
D. 柱配筋大于梁配筋
满分:3分
2.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布置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
A. 柱宽的1/4
B. 柱宽的1/8
C. 梁宽的1/4
D. 梁宽的1/8
满分:3分
3.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
A. 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B. 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C. 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D. 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
满分:3分
4.下列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多层砌体结构的楼盖类型决定楼层地震剪力的分配形式
B. 多层砌体结构的横墙间距越大,数量越少,破坏越严重
C. 构造柱与圈梁可以不相连
D. 配筋混凝土小砌块房屋的芯柱内必须设置一根钢筋
满分:3分
5.场地特征周期Tg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 地震烈度
B. 建筑物等级
C. 场地覆盖层厚度
D. 场地大小
满分:3分
6.为保证结构“大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
A. 较大的初始刚
B. 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
C. 较好的延性
D. 较小的自振周期T1
满分:3分
7.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
A. 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B. 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C. 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D. 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
满分:3分
8.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A. 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
B. 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C. 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
D. 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
满分:3分
9.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位移验算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结构倒塌
B. 防止结构发生破坏
C. 防止非结构部件发生过重的破坏
D. 防止使人们发生惊慌
满分:3分
10.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个抗震设防类别。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满分:3分
11.某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结构,高60m,设防烈度为7度,II类场地,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为()。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满分:3分
12.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e有何变化()。
A. T1↓,Fe↑
B. T1↑,Fe↑
C. T1↑,Fe↓
D. T1↓,Fe↓
满分:3分
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是多少度的地区?()
A. 6~8度区
B. 7~9度区
C. 6~9度区
D. 6~10度区
满分:3分
14.强剪弱弯是指()。
A. 抗剪承载力Vu大于抗弯承载力Mu
B. 剪切破坏发生在弯曲破坏之后
C. 设计剪力大于设计弯矩
D. 柱剪切破坏发生在梁剪切破坏之后
满分:3分
15.纵波(P波)、横波(S波)和面波(L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
A. VP>VS>VL
B. VS>VP>VL
C. VL>VP>VS
D. VP>VL>VS
满分:3分
二、多选题(共3道试题,共15分。多选)
1.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确定。
A. 烈度
B. 场地类别
C. 设计地震分组
D. 结构自振周期
E. 阻尼比
满分:5分
2.关于地震区砌体结构房屋的最大高宽比限值,下列哪项正确()。
A. 烈度为6度时,小于3.0
B. 烈度为7度时,小于2.5
C. 烈度为8度时,小于2.0
D. 烈度为9度时,小于1.5
满分:5分
3.防震缝的作用有()。
A. 可以将规则的建筑物分割成几个规则的结构单元
B. 可以将不规则的建筑物分割成几个规则的结构单元
C. 有利于抗震
D. 每个单元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明确、合理
E. 不宜产生扭转或应力集中的薄弱部位
满分:5分
三、判断题(共8道试题,共40分。判断)
1.当饱和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达到一定数值后,可初步判为不液化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2.为防止地基失效,提高安全度,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应在地基土静承载力的基础上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3.体波可以在地球内部和外部传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4.若结构体系按某一振型振动,体系的所有质点将按同一频率作简谐振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5.震害表明,坚硬地基上,柔性结构一般表现较好,而刚性结构有的表现较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6.地震现象表明,横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7.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8.由于几何非线性(P-δ效应)的影响,柱的弯曲变形能力与柱的轴压比及柱的长细比有关,柱的轴压比与长细比越大,弯曲变形能力越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工程结构抗震》15秋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45分。单选)
1.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e有何变化()。
A. T1↓,Fe↑
B. T1↑,Fe↑
C. T1↑,Fe↓
D. T1↓,Fe↓
满分:3分
2.8度地震区,下列哪种结构不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A. 高层结构
B. 长悬臂结构
C. 烟囱
D. 大跨度结构
满分:3分
3.计算楼层地震剪力在墙体间分配时,可以不考虑()。
A. 正交方向墙体的作用
B. 楼盖的水平刚度
C. 各墙体的抗剪刚度
D. A和B
满分:3分
4.土质条件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A. 谱曲线峰值右移
B. 谱曲线峰值左移
C. 谱曲线峰值增大
D. 谱曲线峰值降低
满分:3分
5.框架结构侧移曲线为()。
A. 弯曲型
B. 复合型
C. 弯剪型
D. 剪切型
满分:3分
6.地震系数k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 地震基本烈度
B. 场地卓越周期
C. 场地土类别
D. 结构基本周期
满分:3分
7.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A.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
B.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
C. 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
D. 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
满分:3分
8.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
A. 与楼盖刚度无关
B. 与楼盖刚度有关
C. 仅与墙体刚度有关
D. 仅与墙体质量有关
满分:3分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是多少度的地区?()
A. 6~8度区
B. 7~9度区
C. 6~9度区
D. 6~10度区
满分:3分
10.场地特征周期Tg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 地震烈度
B. 建筑物等级
C. 场地覆盖层厚度
D. 场地大小
满分:3分
11.“小震不坏,大震不倒”是抗震设防的标准,所谓小震,下列正确的是()。
A. 6度或7度的地震
B.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
C.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63.2%的地震
D. 6度以下的地震
满分:3分
12.抗震设防是以()为前提的。
A. 现有的科技水平
B. 现有的国防水平
C. 现有的经济条件
D. 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
满分:3分
13.延性结构的设计原则为()。
A. 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B.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
C. 进行弹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发现承载力不足时,修改截面配筋
D. 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发现薄弱层及薄弱构件时进行设计
满分:3分
14.地震系数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一般,地面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则地震烈度()。
A. 越低
B. 不变
C. 越高
D. 不能判定
满分:3分
15.选择建筑物场地时,首先应知道该场地的地址、地形、地貌对建筑抗震是否有利、不利和危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坚硬土、液化土、地震时可能滑坡的地段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B. 坚硬土、密实均匀的中硬土、液化土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C. 密实的中硬土、软弱土、半填半挖地基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D. 坚硬土、地震时可能发生崩塌的部位、地震时可能发生地裂的部位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满分:3分
二、多选题(共3道试题,共15分。多选)
1.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有()。
A.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B. 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C. 墙体有可靠的连接
D. 加强楼梯间的变形性
E. 楼盖及屋盖构件应有足够的支承长度和可靠的连接
满分:5分
2.框架结构的构造措施有()。
A. 框架节点的构造措施
B. 框架柱中纵筋、箍筋及弯钩等构造措施
C. 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D. 框架梁顶筋、底筋、箍筋的构造措施
E. 墙体有可靠的连接
满分:5分
3.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相应的地震波加速度峰值是()。
A. 0.125g
B. 0.25g
C. 0.3g
D. 0.2g
满分:5分
三、判断题(共8道试题,共40分。判断)
1.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小于地基土的静承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2.由于几何非线性(P-δ效应)的影响,柱的弯曲变形能力与柱的轴压比及柱的长细比有关,柱的轴压比与长细比越大,弯曲变形能力越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3.构造柱必须单独设置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4.在进行梁端弯矩调幅时,可先进行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梁端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5.为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完整性,要求结构所有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小于构件在相应节点处的极限承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6.一般而言,房屋愈高,所受到的地震力和倾覆力矩愈大,破坏的可能性也愈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7.中心支撑与偏心支撑相比具有较大的延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8.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要求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