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5-11-17 10:56:51

东财15秋《国际贸易b》在线作业(随机)答案

东财15秋《国际贸易b》在线作业三(随机)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规定国与国之间关于贸易和其他方面债权债务结算办法的书面协议是( )。
A. 支付协定
B. 贸易议定书
C. 通商航海条约
D. 贸易协定
满分:4分
2.关税壁垒通常是指(  )。
A. 高额的进口税
B. 高额的出口税
C. 高额的过境税
D. 高额的附加税
满分:4分
3.战后50至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中出现了贸易自由化倾向,各国普遍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上述说法(  )。
A. 正确
B. 不正确
满分:4分
4.绝对优势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 )
A. 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
C. 俄林
D. 李斯特
满分:4分
5.李斯特在其《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系统地提出了他的( )理论。
A. 自由贸易理论
B.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C. 贸易自由化理论
D. 超保护贸易理论
满分:4分
6.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不是直接买卖货物,而是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对于第三国而言,是( )。
A. 直接贸易
B. 间接贸易
C. 转口贸易
D. 过境贸易
满分:4分
7.采取鼓励措施发展国内制造业,使国内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用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传统初级产品的出口的贸易发展战略是( )。
A. 初级产品出口
B. 出口信贷
C. 进口替代
D. 出口导向
满分:4分
8.某国对某种产品按货值征收10%的关税,另加每公吨15美元,从征税的方法来看,这种税叫做(  )。
A. 从量税
B. 从价税
C. 混合税
D. 选择税
满分:4分
9.某国的净贸易条件1950年基期为100,1980年时的出口价格指数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为110,出口数量指数为120,则该国1980年的收入贸易条件为( )
A. 86.36
B. 103.64
C. 71.97
D. 114.74
满分:4分
10.从产业革命开始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结束,该阶段是:( )。
A.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萌芽
B. 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
C. 国际分工体系和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
D. 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是( )。
A. 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
B. 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非关税壁垒转向关税壁垒
C. 奖出跟入措施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D. 从贸易保护制度转向更系统的管理贸易
满分:4分
2.国际分工( )。
A. 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B. 是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
C. 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D. 是在产业革命以后出现的
满分:4分
3.新贸易保护主义出现的原因有( )。
A. 两次世界性的经济衰退
B. 主要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
C. 国际货币关系失调
D. 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
E. 贸易政策的相互影响
满分:4分
4.对外贸易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提高利润率( )。
A. 通过对外贸易可以从国外获得廉价的原料和食品,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B. 对外贸易使现有的生产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C. 通过对外贸易,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可以取得超额利润
D. 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协调各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保证经济稳定地发展
满分:4分
5.对外贸易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为( )。
A. 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可以刺激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B. 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
C. 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引进先进的设备
D. 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
满分:4分
6.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的担保对象主要分为两种( )。
A. 本国出口厂商
B. 外国进口厂商
C. 本国商业银行
D. 外国商业银行
满分:4分
7.海关税则一般包括( )。
A. 海关征收关税的规章、条例和说明
B. 海关的职责
C. 关税税率表
D. 有效保护率
满分:4分
8.当前世界三大经济区是指( )。
A. 欧洲联盟
B. 欧洲经济区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满分:4分
9.世贸组织的基本法律原则包括( )。
A. 非歧视原则
B. 透明度原则
C. 公平竞争原则
D. 互惠原则
满分:4分
10.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担保机构担保的项目主要有( )。
A. 政治风险
B. 经济风险
C. 自然灾害
D. 意外事故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欧洲经济区是欧共体的扩大,其本质是关税同盟。上述说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根据赫-俄模式,一国对外贸易的流向应是:出口的是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本国最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的是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本国最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卖方信贷是由出口地银行提供的贷款,买方信贷是由进口地银行提供的贷款。(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根据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一国的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越大,对外贸易乘数就越大。(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策源地。这种说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东财《国际贸易》在线作业一(随机)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与发展中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一个全球性的优惠关税形式叫( )。
A. 进口附加税
B. 差价税
C. 特惠税
D. 普遍优惠制
满分:4分
2.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高形式是:( )。
A. 完全经济一体化
B. 自由贸易区
C. 关税同盟
D. 经济同盟
满分:4分
3.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阶段,各国普遍实行了( )。
A. 自由贸易政策
B. 贸易自由化政策
C. 侵略性的保护贸易政策
D. 新贸易保护政策
满分:4分
4.某种产品的价格为300元,其中220元为原材料成本。如果对同类产品的进口征收10%的关税,对原材料的进口征收5%的关税,那么该产品的有效保护率为( )。
A. 10%
B. 5%
C. 15%
D. 23.8%
满分:4分
5.由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厂商(即买方)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称为(  )。
A. 卖方信贷
B. 买方信贷
C. 商业信贷
D. 进口信贷
满分:4分
6.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称为( )。
A. 国际贸易
B. 对外贸易
C. 货物进出口
D. 国际服务贸易
满分:4分
7.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规定,构成商品倾销的条件之一是出口价格低于____。
A. 国际价格
B. 正常价格
C. 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
D. 成本价格
满分:4分
8.进口税主要分为普通税和( )。
A. 最惠国税
B. 优惠关税
C. 差价税
D. 特别关税
满分:4分
9.国家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向国外倾销商品的措施称为( )。
A. 财政倾销
B. 金融倾销
C. 外汇倾销
D. 商品倾销
满分:4分
10.关税同盟成立后,成员国的某项产品由过去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转向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国家进口,这种效果称为( )。
A. 贸易创造效果
B. 贸易转移效果
C. 贸易扩大效果
D. 贸易开辟效果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战后的贸易自由化主要表现在( )。
A. 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方范围内降税
B. 在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取消关税
C. 普遍优惠制的实施
D. 经济贸易集团给予发展中国家优惠关税待遇
E. 发达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放宽贸易限制
满分:4分
2.关税的主要作用有( )。
A. 增加财政收入
B. 保护国内的产业和市场
C. 调节进出口贸易,调节国内商品价格
D. 增加国际储备
满分:4分
3.战后贸易自由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B. 西欧、日本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 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D. 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民族经济,需要扩大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满分:4分
4.进口配额制主要分为( )。
A. 绝对配额
B. 全球配额
C. 国别配额
D. 关税配额
满分:4分
5.世贸组织的宗旨包括( )。
A. 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B. 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C.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对世界贸易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
D. 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
满分:4分
6.战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科技革命引起工业生产的增长
B. 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深化和扩大
C. 战后国际金融贸易组织的建立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
D. 国家加强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
满分:4分
7.迄今为止,对外贸易政策有两种基本类型,即( )。
A. 自由贸易政策
B. 贸易自由化政策
C. 重商主义政策
D. 保护贸易政策
满分:4分
8.20世纪70年代初以后国际贸易转入缓慢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世界政局不稳
B. 两次严重的经济衰退,世界经济的低速增长
C. 能源危机的爆发
D. 货币制度危机的爆发
满分:4分
9.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表现在( )。
A. 加强了资本的国际流动,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化
B. 带动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对外贸易的发展
C. 使国际贸易中的中间产品贸易扩大
D. 促进了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
满分:4分
10.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发展具有以下一些显著特点( )。
A. 国际贸易发展从低速走向高速
B. 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向纵深展开
C. 服务、高科技产品与“绿色”产品贸易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D. 经济贸易集团化趋势明显加强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国际贸易的产生早于国家的产生。上述说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非、加、太国家所签订的洛美协定,规定双方相互给予特惠关税待遇,从而促进了它们之间贸易的迅速发展。上述说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普惠制是发达国家承诺对来自某些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制成品、半制成品给予的一种单向优惠关税待遇。上述说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里昂惕夫反论以及由“反论”引起的其他一系列新的学说,全盘否定了赫—俄理论。(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大力发展出口贸易,限制外国商品进口。上述说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东财《国际贸易》在线作业二(随机)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叫做对外贸易系数,是指该国( )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A. 对外贸易额
B. 进口额
C. 出口额
满分:4分
2.根据制订者不同,海关税则分为自主税则和( )。
A. 统定税则
B. 协定税则
C. 地区税则
D. 复式税则
满分:4分
3.关税同盟成立后,成员国的某项产品由过去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转向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国家进口,这种效果称为( )。
A. 贸易创造效果
B. 贸易转移效果
C. 贸易扩大效果
D. 贸易开辟效果
满分:4分
4.国际价值形成的基础是( )。
A. 价值
B. 价格
C. 国别价值
D. 国别价格
满分:4分
5.国际贸易额又称世界贸易额,通常是指世界各国的( )。
A. 对外贸易额之和
B. 出口额之和
C. 进口额之和
D. 贸易差额之和
满分:4分
6.贸易条约与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在( )关系方面规定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
A. 生产
B. 贸易
C. 分配
D. 消费
满分:4分
7.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高形式是:( )。
A. 完全经济一体化
B. 自由贸易区
C. 关税同盟
D. 经济同盟
满分:4分
8.反倾销税是对于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货物征税的一种( )。
A. 惩罚关税
B. 进口附加税
C. 反补贴税
D. 保护关税
满分:4分
9.那些经济最发达、经济实力最雄厚、产品最具有竞争能力的国家,一般采取保护贸易政策。上述说法( )。
A. 正确
B. 不正确
满分:4分
10.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
A. 1948年1月1日
B. 1995年1月1日
C. 1994年1月1日
D. 1999年1月15日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有( )
A. 劳动生产率
B. 劳动强度
C. 供求关系
D. 国际市场价格
E. 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
满分:4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分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在国际分工( )。
A. 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技术、工艺为基础的分
B. 从垂直型的分工日益走向水平型的分工
C. 从产业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
D. 从按照产品所进行的分工发展为按照生产要素所进行的分工
满分:4分
3.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包括( )。
A. 绝对利益说
B. 比较成本论
C. 要素禀赋论
D. 里昂惕夫之谜
满分:4分
4.在下列建立关税同盟产生的经济效果中,属于动态效果的有( )。
A. 贸易创造
B. 贸易转移
C. 竞争效应
D. 规模经济
满分:4分
5.进口替代战略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 )。
A. 保护贸易政策
B. 贸易自由化政策
C. 对面向出口的企业提供优惠
D. 给予进口替代工业优惠政策
满分:4分
6.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的三项新议题是( )。
A. 农产品贸易
B. 纺织品贸易
C. 服务贸易
D.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
E.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
满分:4分
7.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担保机构担保的项目主要有( )。
A. 政治风险
B. 经济风险
C. 自然灾害
D. 意外事故
满分:4分
8.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由下述内容构成( )。
A. 对外贸易总政策
B. 进出口商品政策
C. 国别或地区政策
满分:4分
9.战后贸易自由化具有以下特点( )。
A. 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B. 是一场更广泛的贸易自由化运动
C. 美国是战后贸易自由化积极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D. 主要通过各种国际性经济贸易组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
E.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是一种有选择性的贸易自由化
满分:4分
10.帝国主义时期的超保护贸易政策与前期的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区别是( )。
A. 保护的利益转向大垄断资产阶级
B. 保护的对象扩大了
C. 保护的目的改变了
D. 由保护转为进攻
E. 保护的措施多样化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大力发展出口贸易,限制外国商品进口。上述说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协调各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保证经济稳定地发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欧洲经济区是欧共体的扩大,其本质是关税同盟。上述说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穆勒认为,商品的国内交换比率是由其生产成本决定的,但在国际交换中,因资本和劳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国际交换比率取决于国际供求关系。上述说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财15秋《国际贸易b》在线作业(随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