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本部)15春《社会心理学(尔雅)》在线作业
南开(本部)15春学期《社会心理学(尔雅)》在线作业一、单选题:
1.沟通的要素不包括: (满分:2)
A. 信息源
B. 沟通工具
C. 通道
D. 障碍
2.下列不属于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的是: (满分:2)
A. 人际关系
B. 社会化
C. 人际沟通
D. 利他与侵犯行为
3.再社会化的场所不包括: (满分:2)
A. 学校
B. 军队
C. 精神病院
D. 劳改营
4.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是: (满分:2)
A. 社会化
B. 角色认同
C. 社会动机
D. 人际关系
5.一个歌星由于歌唱得好,通常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偶像,在这些偶像心中,这名歌星是完美无缺的。这是: (满分:2)
A. 群体心理
B. 归因
C. 社会态度
D. 光环效应
6.有人跳楼轻生的时候,在众多围观的人群中,甚至出现有人怂恿的情况,这是因为: (满分:2)
A. 社会助长
B. 去个性化
C. 社会促进
D. 社会懈怠
7.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遵从现实原则的是: (满分:2)
A. 本我
B. 自我
C. 超过
D. 镜我
8.一个人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于自己身份不相适应的行为和心态结构是: (满分:2)
A. 角色学习
B. 角色扮演
C. 角色冲突
D. 角色偏差
9.凯利通过实验得出,在人际沟通中首先打破沟通的是地位高的人。错警察审问犯人属于: (满分:2)
A. 单向沟通
B. 双向沟通
C. 上行沟通
D. 下行沟通
10.关于顺从发生的条件,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2)
A. 互惠
B. 合理
C. 惩罚
D. 积极的情绪
11.哪一项属于正式的网络沟通: (满分:2)
A. 单线型
B. 流言型
C. 偶然型
D. 全通道型
12.一个变量的变化引起另外一个变量的变化,那么两者之间存在: (满分:2)
A. 因果关系
B. 共享关系
C. 先后关系
D. 无关系
13.态度与认知的关系不包括: (满分:2)
A. 协调
B. 不相关
C. 失调
D. 联系紧密
14.下列对社会心理学描述正确的有: (满分:2)
A. 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
B. 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
C. 人们在内隐和外显环境下做出的反应
D. 以上都有
15.关于利他行为,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2)
A. 自发形成
B. 帮助他人为目的
C. 动物界也有
D. 一种合作
16.“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是: (满分:2)
A. 社会促进
B. 社会抑制
C. 社会影响
D. 社会堕化
17.关于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2)
A. 熟悉性
B. 接近性
C. 相似性
D. 相异性
18.缓解角色冲突的办法不包括: (满分:2)
A. 角色失败
B. 角色规范
C. 角色合并
D. 角色层次
19.自我意识的内容不包括: (满分:2)
A. 生理自我
B. 社会自我
C. 心理自我
D. 现实自我
20.哪一项不是沟通的功能: (满分:2)
A. 协调整合功能
B. 心理保健功能
C. 获取社会支持
D. 心理发展动力
21.关于沟通的种类,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2)
A. 上行沟通
B. 下行沟通
C. 平行沟通
D. 无关沟通
22.凯利通过实验得出,在人际沟通中首先打破沟通的是地位高的人。错警察审问犯人属于: (满分:2)
A. 单向沟通
B. 双向沟通
C. 上行沟通
D. 下行沟通
2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 (满分:2)
A. 人际关系
B. 人际沟通
C. 社会动机
D. 利他与侵犯行为
24.哪一项不是自我意识的成分: (满分:2)
A. 自我认知
B. 自我情感
C. 自我行为
D. 自我意象
25.哪一项是按角色获得方式来分的: (满分:2)
A. 理想角色
B. 表现性角色
C. 规定性角色
D. 先赋角色
26.关于偏见消除的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2)
A. 消除刻板印象
B. 对不同的人群要有不同的对待
C. 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
D. 制定社会规范
27.自我概念的功能不包括: (满分:2)
A. 引导个体行为
B. 解释个体经验
C. 决定个体期待
D. 实现个体理想
28.群体对个人观点的影响是: (满分:2)
A. 增强
B. 减弱
C. 不影响
D. 不确定
29.属于印象的模式的是: (满分:2)
A. 平均模式
B. 总分模式
C. 减少模式
D. 整除模式
30.根据萨宾对角色的分类,母亲对子女属于: (满分:2)
A. 漫不经心参与
B. 生物性参与
C. 神经质型深度参与
D. 情迷意乱的参与
31.社会认知理论来源于心理学理论中的( ) (满分:2)
A. 格式塔学派
B. 机能主义学派
C. 行为主义学派
D. 人本主义学派
32.亲密与孤独时( )的心理特点。 (满分:2)
A. 儿童早期
B. 青春期
C. 中年期
D. 老年期
33.关于模仿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2)
A. 学习的基础
B. 社会生活适应作用
C. 促进群体的形成
D. 造成社会堕化
34.阿希著名的“三垂线”实验室为了证明: (满分:2)
A. 从众
B. 服从
C. 顺从
D. 顺应
35.屈从外界压力,被迫做出某种行为,否则将受到惩罚的行为倾向是: (满分:2)
A. 从众
B. 服从
C. 顺从
D. 顺应
三、判断题:
1.在认知心理学观点看来,图式是组织信息的方式,是用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在所有情况下,只要具备了条件,人们就一定会进行自我防御性归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性行为从社会生物学角度来看是为了繁衍后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本能主义的代表人物、英国社会心理学家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的动因是本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一致性低、区别性低、一贯性高,我们通常进行内归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属于现实自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权威性养育方式强调父母的权威,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一个人的工作满意度与对工作的态度呈正相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魅力、知名度和自我表演属于认知对象的因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个体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是态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社会认知包括对自己的认知,对别人的认知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角色理论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价值取向,在20世纪20-60年代逐步发展和确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主动与内疚是学龄期儿童的心理特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在个体层面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考试失败了,认为试题信度不高,不能反应人的真实水平,这是缺陷补偿的自我增强方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