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社会学概论(高起本)》15春在线作业答案
东师《社会学概论(高起本)》15春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
1.社会问题的成因是( )。 (满分:3)
A. 理论原因
B. 心理原因
C. 交往原因
D. 理解原因
2.单亲家庭的产生是由于( )。 (满分:3)
A. 离婚率高
B. 现代化的实现
C. 交往的增加
D. 社会制度的变迁
3.社会转型的涵义是指( )的转变。 (满分:3)
A. 社会进步
B. 社会结构
C. 社会制度
D. 社会责任
4.美国经济社会学家( )是最早赋予社会制度以详细概念的人之一。 (满分:3)
A. 吉登斯
B. 索尔斯坦?凡勃伦
C. 英格尔斯
D. 帕森斯
5.制度控制的手段是( )。 (满分:3)
A. 教育动员
B. 颁布行为准则
C. 行政监管
D. 社会监督
6.关于家庭的发展趋势,下面观点正确是( )。 (满分:3)
A. 家庭将消亡
B. 家庭将更兴旺
C. 核心家庭将增多
D. 功能将日益增强
7.首次提出社会保障这一概念是在(D)。 (满分:3)
A. 1883年德国颁布《医疗保险法》
B. 1884年德国颁布《工伤保险法》
C. 1601年英国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
D. 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
8.次属群体就是( )。 (满分:3)
A. 邻居
B. 家庭
C. 单位
D. 同乡
9.西方社会学中层理论的提出者( )。 (满分:3)
A. 默顿
B. 布劳
C. 帕森斯
D. 斯宾塞
10.社会互动是人们之间的( )关系。 (满分:3)
A. 动态
B. 现代化
C. 静态
D. 整合
二、多选题:
1.社会分层的方法主要有( )。 (满分:3)
A. 主观法
B. 声誉法
C. 客观法
D. 区域法
2.社会制度的类型有( )。 (满分:3)
A. 饮食制度
B. 文化制度
C. 宗教制度
D. 经济制度
3.对社会化理解的维度有( )。 (满分:3)
A. 文化
B. 社会现象
C. 社会结构
D. 个人的发展
4.社区的功能有( )。 (满分:3)
A. 社会保障功能
B. 社会服务功能
C. 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功能
D. 社会发展功能
5.社会学观察社会的视角是( )。 (满分:3)
A. 宏观社会
B. 中观社会
C. 血缘关系
D. 业缘关系
6.社会化的场域( )。 (满分:3)
A. 学校
B. 家庭
C. 单位
D. 大众传媒
7.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有( )。 (满分:3)
A. 突发性
B. 复杂性
C. 间歇性
D. 破坏性
8.社会运行的机制包括( )。 (满分:3)
A. 生产机制
B. 整合机制
C. 保障机制
D. 生育机制
9.文化运行的规律( )。 (满分:3)
A. 积累与传播
B. 变迁与发展
C. 融合与冲突
D. 输出与输入
10.社会学的功能是指( )。 (满分:3)
A. 社会诊断
B. 社会批评
C. 社会规划
D. 社会联络
三、判断题:
1.文化控制就是对社会成员的思想进行约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冲突与竞争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过冲突就是竞争,竞争就是冲突,二者可以相互替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在社会问题成因中,精神病人问题属于社会原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反文化是指对各种亚文化持反对意见和批判态度的文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业缘群体是基于成员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主要包括各种各样的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文化艺术组织等具体形式,这类群体在现代社会的社会群体中居于主体地位,是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的结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预期社会化是尚未实施的社会化设计准备时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文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文明进一步的发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关系是主文化决定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社会财富的交换是社会运行的内在动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教育可以产业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谣言是一种集合行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社会不平等专指社会成员政治权利上的差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中国目前已解决了性别平等问题,女性权利得到了全面的实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社会的转型是制度变革的结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文化丛是指文化特质的总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斯宾塞提出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是一对矛盾,不可调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社会制度是一种组织或结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亚文化往往是与主文化相对立,不为广大社会民众所认同的文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民族、种族是基于地域环境而形成的社会分化现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社会学概论》15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社会转型的涵义是指( )的转变。 (满分:3)
A. 社会进步
B. 社会结构
C. 社会制度
D. 社会责任
2.突发公共事件的控制原则是( )。 (满分:3)
A. 历史性
B. 个体性
C. 传统性
D. 适度性
3.制度化的特征不包括下列哪项( )。 (满分:3)
A. 秩序性
B. 控制性
C. 凝聚性
D. 群体性
4.20世纪40年代,( )在《现代中国社会问题》一书中,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当时国内外社会学家和流派对社会问题的各种观点。 (满分:3)
A. 费孝通
B. 梁漱溟
C. 陈翰笙
D. 孙本文
5.( )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满分:3)
A. 主文化
B. 亚文化
C. 反文化
D. 大众文化
6.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不管是父母教育子女,还是国家法律对人们的要求,都是一种( )的互动行为。 (满分:3)
A. 模仿
B. 强制
C. 顺应
D. 同化
7.越轨行为具有的正面功能是( )。 (满分:3)
A. 增进群体团结
B. 维护地方利益
C. 政府妥协
D. 满足个人利益
8.社会分层的经济标准( )。 (满分:3)
A. 工资收入
B. 财富
C. 房产
D. 企业规模
9.美国经济社会学家( )是最早赋予社会制度以详细概念的人之一。 (满分:3)
A. 吉登斯
B. 索尔斯坦?凡勃伦
C. 英格尔斯
D. 帕森斯
10.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 )。 (满分:3)
A. 社会生活
B.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 社会现象
D. 社会组织
二、多选题:
1.社会控制的类型有( )。 (满分:3)
A. 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
B. 积极控制和消极控制
C. 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
D. 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
2.“丁克”家庭的增加,是由于( )。 (满分:3)
A. 现代人的价值观改变
B. 崇尚自由的个性意识
C. 巨大的生活压力
D. 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
3.家庭的发展趋势是( )。 (满分:3)
A. 单亲家庭多、继父母多
B. 高离婚率、高结婚率
C. 生育率下降、规模逐渐缩小
D. 妇女的家庭地位提高
4.根据成员的身份归属来划分,社会群体有( )。 (满分:3)
A. 内群体
B. 所属群体
C. 所属群体
D. 外群体
5.社会制度的特征有( )。 (满分:3)
A. 普遍性与特殊性兼具
B. 主观性与客观性共有
C. 稳定性与变异性同
D. 复合性与分支性统一
6.韦伯认为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是( )。 (满分:3)
A. 财富经济标准
B. 权力政治标准
C. 生产资料
D. 声望社会标准
7.根据互动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性质,社会互动的情境分为( )。 (满分:3)
A. 情感关系
B. 混合关系
C. 多人关系
D. 工具关系
8.城市化的特征有( )。 (满分:3)
A. 大城市发展更快,形成一些城市密集区
B. 世界城市化水平存在差异
C. 出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现象
D. 世界城市化进程放慢
9.社会制度的特征是( ) (满分:3)
A. 个性与共性兼具
B. 主观与客观共有
C. 稳定与变异同在
D. 复合于分支统一
10.转型期越轨行为的原因有( )。 (满分:3)
A. 社会结构的失衡
B. 隐性价值规范体系与显性价值规范体系的冲突
C. 社会控制投入不足
D. 社会控制体系难以适应动态的社会管理
三、判断题:
1.人民调解制度属于社会保障手段中的社会调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美国社会学家麦可?布洛维从秩序的角度出发,以人的五种基本需求为切入点,概括出了当代社会的五种制度性秩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失业属于经济问题,不属于社会问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社会地位的差异是社会分层的具体表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失业是指有就业能力且有就业要求的人口没有就业机会的经济现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进入老年意味着人以完成社会化过程,进入生活享受时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突发性公共事件不具有持续性的特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在社会控制中,正式控制是积极的,而非正式控制则是消极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社会运行最原初的动力在于需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文化具有遗传性、象征性、复合性等特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制度化的的负面功能在于促进了规范的内化和对人们行为的约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文化据有传递性,是指文化是可以通过生理得到某种程度遗传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社会群体是通过稳定而持久的社会交往关系建立的共同利益的人群。如家庭、学校、工会、机关、邻里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人以不适应发展的需要被淘汰,我们可以称这种现象为发展社会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普遍性社会问题是指重大的社会问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越轨行为主要有违规行为、违警行为和违法行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文化丛是指一组功能上相互联系的文化特质群。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亚文化往往是与主文化相对立,不为广大社会民众所认同的文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文化可分为主文化与亚文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根据社会约束力的由弱到强排列,可以得到如下排列:风俗习惯、宗教、道德、法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社会学概论》15春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
1.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认为阶级是( )社会现象。 (满分:3)
A. 社会分工
B. 社会历史
C. 社会和谐
D. 社会交换
2.1998年11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界定了村民委员会的性质为( )。 (满分:3)
A. 农村基层的政权组织
B.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C. 农村基层的经济组织
D. 农村基层的社会团体
3.文化价值观是影响人们社会流动的( )。 (满分:3)
A. 内在因素
B. 外在因素
C. 环境因素
D. 客观因素
4.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通过的( )和《行动纲领》,对促进性别平等和各国妇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满分:3)
A. 《联合国妇女保障法》
B. 《北京宣言》
C. 《妇女权益法》
D. 《妇女保障宣言》
5.越轨行为具有的正面功能是( )。 (满分:3)
A. 增进群体团结
B. 维护地方利益
C. 政府妥协
D. 满足个人利益
6.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社区正在逐渐由( )。 (满分:3)
A. 复杂走向单一
B. 单一走向复杂
C. 经济走向政治
D. 政治走向经济
7.原始社会社会分层的标准是( )。 (满分:3)
A. 财富
B. 权利与声望
C. 氏族归属
D. 性别
8.社会结构的失衡是指社会结构要素处于( )状态。 (满分:3)
A. 严重冲突
B. 矛盾
C. 暴力冲突
D. 相互适应
9.20世纪40年代,( )在《现代中国社会问题》一书中,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当时国内外社会学家和流派对社会问题的各种观点。 (满分:3)
A. 费孝通
B. 梁漱溟
C. 陈翰笙
D. 孙本文
10.同时参加工作的同事,后来有的当了厂长,有的下岗失业,这属于( )。 (满分:3)
A. 水平分化
B. 垂直分化
C. 代际流动
D. 代内流动
二、多选题:
1.社会分层的主要原因( )。 (满分:3)
A. 农村劳动者可以自由流动
B. 城市发展有了新的需求
C. 非农产业为农民提供了新的职业身份
D. 农村新型产业的发展
2.社会制度的特征是( ) (满分:3)
A. 个性与共性兼具
B. 主观与客观共有
C. 稳定与变异同在
D. 复合于分支统一
3.文化的特征有( )。 (满分:3)
A. 相同性
B. 复合型
C. 社会性
D. 传递性
4.企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就是为了( )。 (满分:3)
A. 树立企业形象
B. 增强内部凝聚力
C. 做某些领导的工作
D. 走人情关系
5.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有( )。 (满分:3)
A. 突发性
B. 复杂性
C. 间歇性
D. 破坏性
6.社会运行的激励手段包括( )。 (满分:3)
A. 功利手段
B. 符号手段
C. 物质奖励
D. 精神奖励
7.非评比文化是( )。 (满分:3)
A. 中性文化
B. 价值没有明显的好坏
C. 与习俗相联
D. 难分优劣
8.社会互动的行为方式主要包括( )。 (满分:3)
A. 暗示
B. 自愿
C. 竞争
D. 冲突
9.韦伯认为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是( )。 (满分:3)
A. 财富经济标准
B. 权力政治标准
C. 生产资料
D. 声望社会标准
10.社会制度的功能有( )。 (满分:3)
A. 社会调控功能
B. 满足需要的功能
C. 文化传递功能
D. 行为导向功能
三、判断题:
1.城市化是指城市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利益传导和文化传导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主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谣言是从已知的来源发生、通过正式的途径而传播的信息,它往往是人们在情况不明的时候,利用集体想象构造出来的没有确切的事实根据的描述某一广泛关心的事件的信息。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一个社会应该拥有超强的社会动力,该社会才能持续稳定的发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社会保障手段包括社会援助和社会调节两种方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多元文化模式之间的交流是文化发展巨大的动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社会工作的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根据社会保障基本内容可以分为四类: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政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垂直分化是指社会成员之间所产生的,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方面具有等级意义的分化,这种分化表现为社会不平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人口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现代社会社会流动的速度越快,规模越大,越有利于社会进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习俗同样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间接暗示是指用委婉、含蓄、曲折的表达方式或刺激他人产生的暗示作用,这种暗示的成功与否,与暗示者的暗示水平和受暗示者的接受暗示的能力没有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家庭具有:生产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消费功能、娱乐和享受功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社会制度第一个和最重要的使命是满足社会最重要的生活需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集合行为的主要特征是人数众多、有组织性、成员间相互依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社会保障的对象只能是社会成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扮演各种社会角色。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社会工作是指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所从事的工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用社会学的观点研究教育是在19世纪与社会学的创建同时开始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