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5春《劳动法》在线测试答案
大工15春《劳动法》在线测试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不属于劳动合同的必要内容。
A. 劳动合同期限B.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C. 劳动报酬D. 培训
满分:4分
2.劳动法上规定的对劳动者的权利保护只有在证明主体之间存在()关系时才能适用。
A. 社会
B. 经济
C. 劳动
D. 法律
满分:4分
3.我国《劳动法》适用的空间范围为()。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满分:4分
4.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的时间为()。
A. 2005年
B. 2006年
C. 2007年
D. 2008年
满分:4分
5.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称为()。
A. 劳动关系
B. 劳动法律关系
C. 法律关系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满分:4分
6.一般而言,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只能因()而引起。
A. 合法行为
B. 违法行为
C. 事件
D. 行为
满分:4分
7.()的劳动合同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A. 固定期限
B. 无固定期限
C. 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为期限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满分:4分
8.我国《劳动法》颁布的时间为()。
A. 1992年
B. 1993年
C. 1994年
D. 1995年
满分:4分
9.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A. 劳动力
B. 劳动行为
C. 劳动行为与劳动条件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满分:4分
10.我国劳动关系中的“雇主”只能是()。
A. 个人
B. 单位
C. 个人和单位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劳动法》的适用范围是指法律()。
A. 对什么人适用
B. 在什么空间适用
C. 生效的时间
D. 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满分:4分
2.用人单位在法律上表现为()等。
A. 企业
B. 个体经济组织
C. 国家机关
D. 社会团体
E. 自然人
满分:4分
3.不适用《劳动法》的人员包括()。
A. 公务员
B. 农业劳动者
C. 现役军人
D. 家庭保姆
E. 企业
满分:4分
4.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特有的特征包括()。
A.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为行政主体,作为行政相对人的为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或双方
B.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目的是建立和维护劳动关系,促进劳动双方当事人实现劳动权利和义务
C. 劳动行政关系以劳动法律、法规为依据
D. 以上说法都对
满分:4分
5.按照劳动者方是否为团体的标准,可将劳动关系区分为()。
A. 个别劳动关系
B. 集体劳动关系
C. 雇佣关系
D. 劳务关系
满分:4分
6.自然人要成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
A. 劳动权利能力
B. 劳动行为能力
C. 权利能力
D. 行为能力
满分:4分
7.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
A. 国家意志
B. 单位意志
C. 当事人双方意志
D. 个人意志
满分:4分
8.劳动行为能力的标准包括()。
A. 年龄条件
B. 健康条件
C. 行为自由条件
D. 技能条件
满分:4分
9.工会的特点包括()。
A. 独立性
B. 纯粹性
C. 民主性
D. 以上说法都对
满分:4分
10.以确定劳动合同的期限为标准,劳动合同分为()。
A.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 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为期限劳动合同
D. 全日制劳动合同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劳动组织在成立之前不具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我国现行劳动法采用了实体和程序合一的立法体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所有的劳动关系都能上升为劳动法律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劳动行政法律关系主要是由行政法对其作出调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所有在劳动中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均构成劳动关系的内容由劳动法调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处理因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要遵守与处理其他争议相同的程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作为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仅指合作性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用人单位只能为与自己构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劳动合同的从属性是由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决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自然人劳动权利能力的产生与自然人的年龄有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大工15春《劳动法》在线测试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在法定节日和公休假日进行工作的时间叫()。
A. 加班
B. 加点
C. 延长工作时间
D. 正常工作时间
满分:4分
2.下列不属于工作时间的是()。
A. 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务的时间
B. 劳动者从事生产或工作所需要进行准备和结束工作的时间
C. 工艺中断时间
D. 用餐时间
满分:4分
3.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人,并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A. 2
B. 3
C. 4
D. 5
满分:4分
4.由代表职工的工会或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缔结的书面协议,称为()。
A. 劳动合同
B. 劳动协议
C. 集体合同
D. 团体合同
满分:4分
5.解雇属于()。
A. 精神上的惩戒
B. 经济上的惩戒
C. 工作上的惩戒
D. 岗位上的惩戒
满分:4分
6.按照规定,用人单位在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签订或变更后,应当自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日内,将文本一式三份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A. 5
B. 10
C. 15
D. 20
满分:4分
7.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劳动者实行的以企业财务年度为计发劳动报酬周期的工资形式,称为()。
A. 计时工资
B. 计件工资
C. 年薪
D. 周薪
满分:4分
8.下列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包括()。
A. 矿山井下作业
B. 森林业伐木、归楞及流放作业
C. 工作中需要频繁弯腰、攀高、下蹲的作业
D. 建筑业脚手架的组装和拆除作业
满分:4分
9.从事夜班工作的劳动者,实行()。
A. 标准工作时间
B. 缩短工作时间
C. 计件工作时间
D. 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满分:4分
10.集体合同要以()形式订立。
A. 口头
B. 书面
C. 口头或书面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者需要承担经济赔偿的情形包括()。
A. 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B.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事项
C.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竞业限制
D. 劳动者在没有与原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又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满分:4分
2.劳动纪律的主要内容包括()。
A. 时间纪律
B. 岗位纪律
C. 安全纪律
D. 卫生纪律
满分:4分
3.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措施包括()。
A. 规定延长工作时间的条件
B. 规定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度
C. 规定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标准
D. 禁止安排在特殊情况下的女职工延长工作时间
满分:4分
4.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与标准工作时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A. 计算工时长度的周期不同
B. 适用的条件不同
C. 实行的方式不同
D. 审批手续不同
满分:4分
5.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要对集体合同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
A. 集体协商双方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
B. 集体协商程序是否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
C. 集体合同内容是否与国家规定相抵触
满分:4分
6.按照惩戒所涉及的内容不同,可以将惩戒分为()。
A. 精神上的惩戒
B. 经济上的惩戒
C. 工作上的惩戒
D. 岗位上的惩戒
满分:4分
7.集体合同对劳动合同的效力包括()。
A. 不可贬低效力
B. 自动替代效力
C. 可贬低效力
D. 不可替代效力
满分:4分
8.集体合同终止的条件通常为()。
A. 集体合同期满
B. 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
C. 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无法履行
D. 用人单位因破产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无法履行
满分:4分
9.在我国,集体合同的内容主要包括()。
A. 劳动标准条件规范部分
B. 劳动力使用规范部分
C. 过渡性规定
D. 集体合同文本本身的规定
满分:4分
10.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的特点包括()。
A. 是一种强制性法律规范
B. 内容具有较强的技术性
C. 适用范围具有广泛性
D. 是一种非强制性法律规范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实行计件工作时间的劳动者,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完成了当日劳动定额,则可以把剩余时间作为休息时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我国《劳动法》允许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作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不可以直接解除与其的劳动合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的单方法律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集体合同的产生要比劳动合同的产生晚得多,是劳动者行使结社权的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自身的生理需要而中断工作的时间不属于工作时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劳动者遵守劳动纪律是用人单位组织劳动、实现劳动过程的客观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只对当事人有一定的约束力,对被代表的劳动者个人不具有约束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不可贬低效力是指集体合同中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是个人劳动合同的最低劳动标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大工15春《劳动法》在线测试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企业培养新技术工人所使用的传统的培训方式为()。
A. 学徒培训
B. 就业训练中心的培训
C. 用人单位举办的职工培训
D. 学校的正规培训
满分:4分
2.以培养高级职业技能水平劳动者为主要任务的职业培训实体,由()审批。
A. 当地人民政府
B. 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
C.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
D. 县、区劳动行政部门
满分:4分
3.职业培训的对象不包括()。
A. 失业劳动者
B. 在职职工
C. 其他求职者
D. 处于学龄期的青少年
满分:4分
4.关于劳动争议仲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劳动争议仲裁实行强制原则
B. 劳动争议仲裁实行一次裁决原则
C. 劳动争议仲裁实行回避原则
D. 劳动争议仲裁实行收费原则
满分:4分
5.从()的角度看,劳动就业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公民获得有报酬或经营收入的职业。
A. 劳动经济学
B. 劳动者个人
C. 社会价值
D. 劳动法
满分:4分
6.学徒培训适用于()。
A. 非技术性的简单体力劳动者
B. 技术工人
C. 在职职工
D. 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满分:4分
7.职业培训在教育目的上具有很强的()。
A. 针对性
B. 基础性
C. 普及性
D. 系统性
满分:4分
8.《企业职工培训规定》中规定,职工培训经费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计取。
A. 1.5%
B. 2%
C. 2.5%
D. 3%
满分:4分
9.我国的法定劳动年龄为()周岁。
A. 16至60
B. 18至60
C. 16至65
D. 18至65
满分:4分
10.养老保险是以()为手段来达到保障的目的。
A. 社会保障
B. 社会保险
C. 商业保险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劳动监督检查的体系包括()。
A. 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
B. 工会的监督检查
C. 群众监督
D. 企业的监督检查
满分:4分
2.我国实行的就业方针为()。
A. 劳动者自主就业
B. 市场调节就业
C. 政府安置就业
D. 政府促进就业
满分:4分
3.劳动就业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国家促进就业的原则
B. 公平就业和自主择业原则
C. 照顾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原则
D. 禁止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就业的原则
满分:4分
4.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体现在()。
A. 性质不同
B. 实施的方式不同
C. 适用的对象不同
D. 基金的来源不同
满分:4分
5.劳动就业的特征包括()。
A. 其主体必须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
B. 公民在主观上必须有求职的愿望
C. 其结果必须是获得了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D. 以上说法都对
满分:4分
6.社会保险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A. 是国家保证劳动者生存权的需要
B. 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
C. 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措施
D. 是保证社会公平职能的基本措施
满分:4分
7.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形包括()。
A. 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B. 患职业病的
C. 醉酒导致伤亡的
D. 自杀或自残的
满分:4分
8.劳动就业权的相对义务主体是()。
A. 国家
B. 企业
C. 社会
D. 事业单位
满分:4分
9.社会保障是一种制度体系,它由()构成。
A. 社会保险
B. 社会福利
C. 社会救济
D. 社会优抚
满分:4分
10.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包括()。
A. 调解原则
B. 合法原则
C. 公正原则
D. 及时处理原则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醉酒导致伤亡的,可以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公民劳动就业权的实现不完全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劳动权的外延比劳动就业权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劳动监督检查的相对人包括劳动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劳动争议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所发生的争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保险模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当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有就业愿望的公民不能就业时,公民不能以诉讼或仲裁的方式向国家主张权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社会保险保障的对象是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或曾经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成人高等学校培训以培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招聘会,可以向劳动者收取费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