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5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答案
福师15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是:
A. 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
B. “零度状态”的叙述
C. 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
D. D、重生活“纯态事实”的原生美,不重故事情节的跌宕曲折
满分:4分
2.诗界革命的滥觞起于()
A. 黄遵宪
B. 梁启超
C. 康有为
D. 谭嗣同
满分:4分
3.《一地鸡毛》的作者是:
A. 刘恒
B. 方方
C. 刘震云
D. 池莉
满分:4分
4.首先提出“言文合一”的是
A. 胡适
B. 梁实秋
C. 黄遵宪
D. 李叔同
满分:4分
5.《迷舟》的作者是:
A. 格非
B. 苏童
C. 余华
D. 莫言
满分:4分
6.《枣树的故事》的作者是:
A. 孙甘露
B. 格非
C. 叶兆言
D. 苏童
满分:4分
7.新创办的()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又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这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经济保障。
A. 《小说林》
B. 《热风》
C. 《大众文艺丛刊》
D. 《文学杂志》
满分:4分
8.先锋小说家拒绝意义,拒绝深度模式的最初动因是:
A. 革命
B. 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
C. 赚钱
D. 迎合读者
满分:4分
9.()首先提出,“文字者天下人公用之留声器也”,文字的作用是沟通思想、传授知识,因此文字一定要为群众所懂得。
A. 梁启超
B. 黄遵宪
C. 裘廷梁
D. 陈荣衮
满分:4分
10.拥有最多的读者的“先锋作家”是:
A. 格非
B. 苏童
C. 余华
D. 莫言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是《团圆》中的人物的是:
A. 王芳
B. 王复标
C. 王东
D. 小虎
满分:3分
2.下列作品中,作者是苏童的是:
A. 《妻妾成群》
B. 《褐色鸟群》
C. 《米》
D. 《我的帝王生涯》
满分:3分
3.在提倡“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的同时,出于同样的“新民”目的,梁启超于1902年发表了()等宣传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新传奇剧本。
A. 《劫灰梦传奇》
B. 《新罗马传奇》
C. 《侠情记传奇》
D. 《回忆春柳》
满分:3分
4.“小说界革命”在创作上的另一反响就是“谴责小说”的出现,其主要代表作包括()
A. 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
B. 刘鹗的《老残游记》
C. 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D. 曾朴的《孽海花》
满分:3分
5.下列选项中属于旧红学中“索隐派”的特点的是:()
A. 把《红楼梦》看成是影射清朝人物事件或清朝政治的的小说
B. 强调《红楼梦》的政治寓意
C. “阐证本事,寻求书中物事和历史上的物事的关合”之处
D. “拿证据来”考证结果
满分:3分
6.巴金的作品常常出现“突变式的革命英雄”,下列选项中属于这类人物的有:
A. 李冷
B. 吴仁民
C. 李佩珠
D. 吴养清
满分:3分
7.1917年2月,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公开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用“三大主义”正式向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即()
A. 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
B. 推倒雕琢的阿议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C. 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D.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满分:3分
8.属于苏童作品的是()
A. 《罂粟之家》
B. 《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
C. 《妻妾成群》
D. 《红粉》
满分:3分
9.下列属于胡适的文学改革的主张的是:()
A. 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
B. 情感者,文学的灵魂,文学之无情感,如人之无魂
C. 白话文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 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
D. 不用典,不讲对仗
满分:3分
10.以下哪些是巴金的作品()
A. 《憩园》
B. 《寒夜》
C. 《父与子》
D. 《一个女人》
满分:3分
三、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目标在于“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只“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的“诗界革命”,实际上是一场以新思想与旧形式的揉合杂拌为奋进目标的改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刘恒1987年发表的《风景》在评论界反应热烈,这个中篇也被当作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在接受《随想录》文本过程中,读者普遍认同、肯定其文化思想史意义或文学史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从《灭亡》到《爱情的三部曲》的《电》,巴金完成了对于理想英雄的人格神话的建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刘震云1986年发表《 狗日的粮食 》 ,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创造社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尊自我,重主观,讲神会,崇天才,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死去的太阳》中的吴养清在狂热地参加斗争运动之后,也曾一度对前途感到幻灭,但最终仍突然从幻灭中觉醒,又继续沿着革命的道路走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文革结束后,巴金复出文坛。此后,他最重要的作品《随想录》又恢复了三四十年代创作中那种满蕴着忧国忧民情绪,猛烈地批判社会锢疾的个性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白话文运动发起者最早的指向并不是文学,而只是开启民智,救亡图存。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巴金创作中的这种浪漫主义倾向在抗战初期的作品如《火》第一部、第二部中并未彻底改变,只有到了创作《火》第三部以及长篇小说《秋》,他的风格转换才最后完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寒夜》《第四病室》这些作品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政治批判色彩,简单地张扬政治的反抗与破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1907年,新创办的《小说林》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又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这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经济保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谴责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包括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吴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以及曾朴的《孽海花》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陈荣衮提出白话文是 “维新之本”的主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福师15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文学改良运动的终点是()
A. 白话文运动
B. 诗界革命
C. 文学革命
D. 小说界革命
满分:4分
2.首先提出“言文合一”的是
A. 胡适
B. 梁实秋
C. 黄遵宪
D. 李叔同
满分:4分
3.所谓“文界革命”的主张是在“新文体”流行之后,才由()明确提出的。
A. 黄遵宪
B. 梁启超
C. 康有为
D. 谭嗣同
满分:4分
4.“ 先锋小说 ”的起点是()
A. 《拉萨河的女神》
B. 《你别无选择》
C. 《红高粱》
D. 《爸爸爸》
满分:4分
5.先锋小说家都重视小说的语言实验,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
A. 格非
B. 孙甘露
C. 莫言
D. 马原
满分:4分
6.新创办的()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又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这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经济保障。
A. 《小说林》
B. 《热风》
C. 《大众文艺丛刊》
D. 《文学杂志》
满分:4分
7.《迷舟》的作者是:
A. 格非
B. 苏童
C. 余华
D. 莫言
满分:4分
8.先锋小说家拒绝意义,拒绝深度模式的最初动因是:
A. 革命
B. 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
C. 赚钱
D. 迎合读者
满分:4分
9.在诗歌的艺术创造上,梁启超主张()
A. “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B. “弃典籍而采近事”
C. “人各有面目,正不必与古人相同”
D. “我手写我口”
满分:4分
10.《平民文学》是()的作品。
A. 刘半农
B. 钱玄同
C. 周作人
D. 李大钊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马原的下列作品中属于先锋小说的是:
A. 《海边也是一个世界》
B. 《大师》
C. 《游神》
D. 《虚构》
满分:3分
2.下列选项中是《团圆》中的人物的是:
A. 王芳
B. 王复标
C. 王东
D. 小虎
满分:3分
3.《对于当前文艺运动的意见》中,把当时中国的作家分为三类,右翼作家最主要的就是“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帮凶和帮闲”,他们包括()
A. 顾一樵
B. 徐中年
C. 沈从文
D. 梁实秋
满分:3分
4.属于苏童作品的是()
A. 《罂粟之家》
B. 《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
C. 《妻妾成群》
D. 《红粉》
满分:3分
5.1921年到1923年,全国有大小文艺社团40多个,文艺刊物50多种,其中包括影响巨大的()
A. 学衡
B. 研究会
C. 创造社
D. 新月社
满分:3分
6.三次文艺批判运动是指:
A.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B. 《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
C. 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
D. 三反运动
满分:3分
7.下列选项中属于新红学的特点的是:()
A. 用杜威的实验主义方法研究《红楼梦》
B. 搜求可以考定《红楼梦》的著者时代、版本等材料
C. 以胡适为代表
D. 代表作是《红楼梦考证》和《红楼梦辨》
满分:3分
8.为了消解意义,先锋小说家主要进行的反传统的操作有:
A. 通过纯粹的语言游戏进行反叙事的实验
B. 故意在小说中设置“空缺”
C. “戏拟”
D. 虚构的真实性
满分:3分
9.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民初文学思潮产生的条件的有哪些?
A. 时代的发展呼唤文学的变革
B. 文化机制的渐变为文学变革提供了必要条件
C. 救亡与启智成了近代文学变革的内在动因
D. 异域文学的营养加速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满分:3分
10.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受众队伍是:
A. 城市市民阶层
B. 新式学堂的学生
C. 农民
D. 地主阶级
满分:3分
三、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创造社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尊自我,重主观,讲神会,崇天才,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左联在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中,对文艺与政治、文艺的阶级性的认识和阐释上存在着严重的简单化的倾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诗界革命 ”、“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变革观念都是由梁启超提出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白话文运动发起者最早的指向并不是文学,而只是开启民智,救亡图存。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文革结束后,巴金复出文坛。此后,他最重要的作品《随想录》又恢复了三四十年代创作中那种满蕴着忧国忧民情绪,猛烈地批判社会锢疾的个性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谴责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包括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吴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以及曾朴的《孽海花》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从《灭亡》到《爱情的三部曲》的《电》,巴金完成了对于理想英雄的人格神话的建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王国维在批评中格外强调文学“重文学自己的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目标在于“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只“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的“诗界革命”,实际上是一场以新思想与旧形式的揉合杂拌为奋进目标的改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寒夜》《第四病室》这些作品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政治批判色彩,简单地张扬政治的反抗与破坏。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11.刘恒1987年发表的《风景》在评论界反应热烈,这个中篇也被当作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辛亥革命前的1910年,上海出现第一个职业剧团进化团,成员有任天化、汪优游、陈大悲等,剧目也多是配合政治斗争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寒夜》虽然仍采用作者常用的全知全觉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 ,但叙述者通过不定内聚焦与非聚焦手段的交替运用,尽量让不同的故事人物表露自身心灵的合理化,从而为他们寻找出令人同情之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巴金创作中的这种浪漫主义倾向在抗战初期的作品如《火》第一部、第二部中并未彻底改变,只有到了创作《火》第三部以及长篇小说《秋》,他的风格转换才最后完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明确提出“诗界革命”口号的是黄遵宪,他在一八八九年的《夏威夷游记》中写道“故今日不作诗则已,若作诗,必为诗界之哥伦布玛赛郎然后可。犹欧洲之地方已尽,生产过度,不能不求新地于阿米利加及太平洋沿岸也。……支那非有诗界革命,则诗运殆将绝。虽然,诗运无绝之时也。今日者革命之机渐熟,而哥伦布玛赛郎之出世必不远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