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5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答案
福师15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 )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
A. 口头数数B. 按物计数
C. 说出总数D. 按数取物。
满分:2分
2.教师可采用( )的方法来了解、分析幼儿经验准备情况
A. 任务分析
B. 问卷调查
C. 观察
D. 谈话
满分:2分
3.10以内数的相邻两数中存在( )关系。
A. 可逆
B. 大小、多少
C. 传递
D. 等差。
满分:2分
4.基数的教学是安排在( )。
A. 小班
B. 小班到大班
C. 小班到中班
D. 中班。
满分:2分
5.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往往没有从( )角度提出相应的目标
A. 数学经验
B. 认知能力
C. 动作技能
D. 情感态度
满分:2分
6.相邻数中存在( )关系。
A. 可逆
B. 大小、多少
C. 传递
D. 等差。
满分:2分
7.数的组成中两个部分数之间存在( )关系。
A. 互换
B. 互补
C. 函数
D. 等差。
满分:2分
8.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是( )
A. 游戏法
B. 操作法
C. 比较法
D. 讲解演示法
满分:2分
9.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 )。
A. 按物计数→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B. 口头数数→按物计数→按数取物→说出总数
C. 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D. 口头数数→按物计数→按物取数→说出总数。
满分:2分
10.____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学习,获得数学感性经验、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A. 操作法
B. 游戏法
C. 演示法
D. 试验法
满分:2分
11.书写数字是结合( )教学进行。
A. 数的组成
B. 加减法
C. 基数
D. 相邻数。
满分:2分
12.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独立选择活动内容,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形式的是____。
A. 集体活动形式
B. 小组活动形式
C. 集体与小组结合的活动形式
D. 个别活动形式。
满分:2分
13.分类教育一般安排在( )进行。
A. 小班
B. 小班到大班
C. 小班到中班
D. 小、中、大班。
满分:2分
14.总体上说,现有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蕴含着____种主要数量关系。
A. 11
B. 10
C. 12
D. 13。
满分:2分
15.数的守恒教育一般安排在( )进行。
A. 小班
B. 小班到大班
C. 小班到中班
D. 中班。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原则包括____。
A. 发展儿童思维结构
B. 让儿童动手操作
C. 联系儿童生活
D. 重视个别差异。
满分:2分
2.下列属于认识立体图形的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是____。
A. 出示形体,让幼儿命名
B. 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
C. 借助比较获得清晰印象
D. 巩固和加深认识。
满分:2分
3.下面属于计数活动的指导要点的是____。
A. 认识两数之间的相邻关系
B. 按物点数,认识总数
C. 感官计数,强化总数
D. 进行各种寻找活动。
满分:2分
4.在数学操作活动中,活动设计的重点是____。
A. 指导的提供
B. 材料的提供
C. 活动规则的确定
D. 目标的确定。
满分:2分
5.选择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要求包括____。
A. 教育内容应具有超前性
B. 教育内容应具有生活性
C. 教育内容应其有可探索性
D. 教育内容应具有启蒙性。
满分:2分
6.在小组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求包括____。
A. 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评价幼儿
B. 目标要统一
C. 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发展状况的主要手段
D. 要给予儿童必要的指导。
满分:2分
7.下列属于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的有____。
A. 集体活动形式
B. 小组活动形式
C. 集体与小组结合的活动形式
D. 个别活动形式。
满分:2分
8.下列属于量的排序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有____。
A. 利用一些序列玩具学习量的排序
B. 在比较的基础上指导幼儿操作
C. 引导幼儿掌握排序的方法
D. 启发幼儿探索并理解物体序列中的可逆性、双重性和传递性。
满分:2分
9.量的比较的教育的指导要点包括____。
A.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和比较物体的量
B. 寻找和描述物体的量
C. 游戏练习
D. 排序练习。
满分:2分
10.儿童教学活动过程的构成包括____。
A. 活动开始
B. 活动反思
C. 活动结束
D. 活动进行。
满分:2分
11.幼儿量的排序的种类有____。
A. 按物体的外部特征排序
B. 按规则排序
C. 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
D. 按数排序。
满分:2分
12.幼儿数学教育总目标有____。
A. 激发幼儿认识和探索环境中数量、形状等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B. 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数、形、量、时间、空间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形成一些初级的数学概念
C.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初步能力等
D.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满分:2分
13.教具、学具选制和运用时应注意几点____。
A. 要有助于幼儿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和掌握
B. 尽可能使其具有多种用途,一物多用
C. 越新奇越好
D. 注意不同年龄班幼儿的认识特点。
满分:2分
14.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具有以下特点____。
A. 一般都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
B. 一般都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如教师先激发儿童兴趣等
C. 一般都采用个体活动的形式进行
D. 活动过程就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也是幼儿游戏活动的过程。
满分:2分
15.数学的特点包括____。
A. 明显的抽象性
B. 严密的逻辑性
C. 高度的精确性
D. 广泛的应用性。
满分:2分
16.量的等分教育的注意事项包括____。
A. 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B. 采用的材料应适合于等分
C. 使用的实物和工具要卫生和安全
D. 要诱导幼儿寻求不同的等分方法。
满分:2分
17.从儿童学习知识的顺序和方式来看,至少有三层阶梯,分别是____。
A. 行为把握
B. 概念把握
C. 图象把握
D. 符号把握。
满分:2分
18.以下属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的有____。
A.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B.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C.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D.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满分:2分
19.10以内数的组成教育的指导要点包括____。
A. 分三个单元进行,每一单元各有其重点
B. 学会解答简单的(求和、求剩余)口述应用题
C. 应重视幼儿自己的操作与探索
D. 运用多种方式复习巩固。
满分:2分
20.下列属于认识空间方位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有____。
A. 从幼儿自身入手初步感知理解方位词
B. 以幼儿为中心判别客观物体的方位
C. 以客体为中心区分物体之间的方位关系
D. 启发幼儿理解空间方位的相对性。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幼儿理解基数比理解序数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活动效果是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具体项目与指标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分类教育是幼儿感知集合教育的重要内容,只在小、中两个年龄班才有此部分的教育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在小组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观察幼儿手的操作活动,而且要通过观察幼儿手的操作活动,分析幼儿思维内部的操作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让幼儿比较物体数量应右手取物,从左到右一一对应地排列物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把一个有规则的物体分成四份就叫四等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幼儿学习加减法比学习自编口述应用题容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规则、形式、指导是数学操作活动的组成要素,但评价不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在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时,要在同一标准下进行比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问答行为中,如幼儿未能正确回答,一般情况下,就要转请其他幼儿回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教师在制定儿童活动目标的时候必须要将所有的方面都一一列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教育目标可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基础,是教育目标的功能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游戏与幼儿平时玩的游戏是不同的,数学教学中的游戏是为完成一定教学目标而设计或选用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游戏活动是指在幼儿活动的场所内,专辟一个小区域,设置各种可用以进行数学活动的各种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和运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幼儿辨别形状最关键在于“指认”。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福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有____种。
A. 3
B. 4
C. 5
D. 6。
满分:2分
2.( )是幼儿数学概念形成的源泉
A. 现实生活
B. 操作活动
C. 教学活动
D. 交往活动
满分:2分
3.数的守恒教育一般安排在( )进行。
A. 小班
B. 小班到大班
C. 小班到中班
D. 中班。
满分:2分
4.基数的教学是安排在( )。
A. 小班
B. 小班到大班
C. 小班到中班
D. 中班。
满分:2分
5.____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学习,获得数学感性经验、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A. 操作法
B. 游戏法
C. 演示法
D. 试验法
满分:2分
6.____是学前儿童数学概念形成的源泉。
A. 现实生活
B. 儿童自己的活动
C. 教学
D. 实践。
满分:2分
7.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具体项目与指标有____项。
A. 4
B. 5
C. 6
D. 7。
满分:2分
8.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独立选择活动内容,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形式的是____。
A. 集体活动形式
B. 小组活动形式
C. 集体与小组结合的活动形式
D. 个别活动形式。
满分:2分
9.____是指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进行分析、比较,感知和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异同点的一种方法。
A. 观察法
B. 游戏法
C. 操作法
D. 比较法。
满分:2分
10.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往往没有从( )角度提出相应的目标
A. 数学经验
B. 认知能力
C. 动作技能
D. 情感态度
满分:2分
11.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 )
A. 活动目标的制定
B. 动内容的选择
C. 操作材料的准备
D. 活动过程的安排
满分:2分
12.( )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
A. 口头数数
B. 按物计数
C. 说出总数
D. 按数取物。
满分:2分
13.幼儿数学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幼儿的( )。
A. 智力
B.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C. 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D. 思维能力。
满分:2分
14.相邻数中存在( )关系。
A. 可逆
B. 大小、多少
C. 传递
D. 等差。
满分:2分
15.____是指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有目的地感知物体的数、量、形的特征的一种方法。
A. 观察法
B. 游戏法
C. 演示法
D. 比较法。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下列属于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项目及范围的有____。
A. 感知集合教育
B. 10以内的数
C. 10以内的加减法
D. 简单的几何形体知识。
满分:2分
2.数学教育活动设计包括的内容有____。
A. 数学操作活动的实施
B. 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
C. 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D. 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
满分:2分
3.下列属于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特点的有____。
A. 目标表述具体
B. 操作性较强
C. 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提出目标
D. 对幼儿兴趣、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发展提出相应的目标。
满分:2分
4.教师在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时,应注意____。
A. 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充足的操作材料
B. 在幼儿活动前,要向幼儿作必要的介绍,使幼儿了解做什么,怎样做
C. 在幼儿操作后,对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和结果进行反馈
D. 对自己的指导进行反思。
满分:2分
5.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问答行为包含着如下几个方面____。
A. 教师的发问
B. 问题提出后应让幼儿有一短暂时间思考,再请幼儿回答
C. 对幼儿的回答教师应有积极反应
D. 幼儿未能正确回答可以引导回答等。
满分:2分
6.下列属于认识平面图形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是____。
A. 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
B. 通过比较来掌握新的图形特征及名称
C. 加深和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D. 突出重难点。
满分:2分
7.下列属于量的守恒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有____。
A. 运用变式进行教育
B. 用同等量的两份物体作守恒判断
C. 用测量或计数加以验证
D. 渗透整体与部分关系。
满分:2分
8.量的等分教育的注意事项包括____。
A. 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B. 采用的材料应适合于等分
C. 使用的实物和工具要卫生和安全
D. 要诱导幼儿寻求不同的等分方法。
满分:2分
9.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____。
A. 应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B. 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C. 对于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可通过提问,组织幼儿讨论,使其系统
D. 对于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应帮助他们归纳、整理。
满分:2分
10.在运用讲解演示法时,要注意____。
A. 演示、示范、范例的方法必须与讲解法配合运用
B. 教师应充分运用实物、教具产生的情景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C. 有时围绕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D. 演示、示范所用的教具、学具和范例应准确反映教学内容和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满分:2分
11.下列属于认识时间日历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有____。
A. 利用实物,认识日历
B. 讲解演示,认识日历的基本用法
C. 认识日历及用途
D.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
满分:2分
12.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指导要点有____。
A. 与数的组成教育同步进行
B. 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的培养
C. 用普通话准确认读
D. 教幼儿书写练习。
满分:2分
13.下列属于认识空间方位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有____。
A. 从幼儿自身入手初步感知理解方位词
B. 以幼儿为中心判别客观物体的方位
C. 以客体为中心区分物体之间的方位关系
D. 启发幼儿理解空间方位的相对性。
满分:2分
14.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原则包括____。
A. 发展儿童思维结构
B. 让儿童动手操作
C. 联系儿童生活
D. 重视个别差异。
满分:2分
15.下面属于计数活动的指导要点的是____。
A. 认识两数之间的相邻关系
B. 按物点数,认识总数
C. 感官计数,强化总数
D. 进行各种寻找活动。
满分:2分
16.数学区活动的指导包括多个方面,下面属于数学区活动的指导的有____。
A. 教师应向全体幼儿介绍数学区,并讨论制定必要的规则
B. 使每个幼儿知道数学区中都有哪些材料,它们放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使用
C. 数学区的材料应配合教学进度和幼儿兴趣,适时予以增加或替换
D. 动员幼儿和家长为丰富数学区的材料。
满分:2分
17.口头自编10以内的加减法应用题的指导要点包括____。
A. 根据实际安排教学形式
B. 用小数量(4以内)学习描述和模仿应用题,让幼儿获得应用题结构的感性经验
C. 教师提供各种编题的条件,让幼儿充分练习
D. 让幼儿完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编题。
满分:2分
18.从儿童学习知识的顺序和方式来看,至少有三层阶梯,分别是____。
A. 行为把握
B. 概念把握
C. 图象把握
D. 符号把握。
满分:2分
19.数学教育联系儿童的生活,具体地应表现在:____。
A. 教育内容应和儿童的生活相联系,要从儿童的生活中选择教育内容
B. 在生活中引导儿童学数学
C. 引导儿童用数学
D. 重视儿童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满分:2分
20.下列属于10以内序数教育的注意事项的有____。
A. 要让幼儿明确判定的方向
B. 教具应从不同类到同一类
C. 应要求幼儿从计数法过渡到直接反应
D. 判定物体位置的维度要增加。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在小组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观察幼儿手的操作活动,而且要通过观察幼儿手的操作活动,分析幼儿思维内部的操作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幼儿园的教学对于儿童数学概念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活动效果是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具体项目与指标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游戏与幼儿平时玩的游戏是不同的,数学教学中的游戏是为完成一定教学目标而设计或选用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目标、材料等是数学操作活动的组成要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把一个有规则的物体分成四份就叫四等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在多数的情况下,活动目标的表达中都未列出主体的名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提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原则”的依据是数学学科知识本身所具有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让幼儿比较物体数量应右手取物,从左到右一一对应地排列物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分类是计数的必要前提,能促进幼儿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认识三数之间的相邻关系是对中班儿童认识相邻数的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幼儿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中,只能以幼儿作为行为主体,用幼儿的行为变化来表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数学知识是一种逻辑知识,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主动建构数学概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幼儿数概念的发生是从对集合的笼统感知开始的,集合概念的发展是幼儿数概念形成的必要的感性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数的守恒指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