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15春《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随机) 答案
东财15春《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一(随机)一、单选题:
1.将生活中“道听途说”,报上、书上的一些零散、无序的信息采来,从中筛选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是( )。 (满分:3)
A. 合作调查
B. 随机捕捉
C. 开掘信息
D. 专题调查
2.下列关于商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满分:3)
A. 商标是使用在商品上的
用以区别商品来源及特征的标记
B. 商标是为了表示商品的特定质量(如获得金质、银质奖章的标记)
C. 商标是用文字、图形单独构成或二者组合而构成的标记
D. 商标是商品的标记
是区别不同生产者(或经营者)的产品标记
3.“逆头脑风暴法”是指( )。 (满分:3)
A. 对演法
B. 发展型自由讨论法
C. 自由讨论法
D. 默写法
E. 匿名咨询法
4.调研报告的结构不包括( )。 (满分:3)
A. 附录
B. 摘要
C. 正文
D. 结束语
E. 序言
5.组建公共关系部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满分:3)
A. 精简性原则
B. 权力与责任平衡原则
C. 民主与集中原则
D. 专业性原则
6.如果竞争优势的因素主要来自强有力的企业内聚力,应采取( )。 (满分:3)
A. 大品牌小品牌战略
B. 商标化品牌战略
C. 一元化品牌战略
D. 多元化品牌战略
7.系统抽样是指( )。 (满分:3)
A. 分层抽样法
B. 等距抽样法
C. 配额抽样法
D. 简单随机抽样法
8.下列关于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满分:3)
A. 产生的基础是一样的
B. 人际传播是公关手段之一
C. 主体中公共关系的组织等于人际关系的正式群体
D. 公共关系的知识与人际关系的知识相互促进
互为补充
共同发展
9.具有“针对性强、成本低,可以省去路途奔波、办出国手续等许多麻烦,节省经费”特点的信息采集渠道是( )。 (满分:3)
A. 开掘信息
B. 合作调查
C. 随机捕捉
D. 委托他人找信息
E. 专题调查
10.双向对称式的公共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是( )。 (满分:3)
A. 为了双方的利益
和谐拓展
B. 寻求公众的理解、认同与接纳
C. 为了扩大自身影响而玩弄公众
D. 为了赢得公众的支持而取悦公众
11.下列关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 )。 (满分:3)
A. 系统化于德国
B. 形成于美国
C. 前奏起于俄国
D. 丰富于日本
12.那些零散的、直观看来毫无价值的信息放到一个更大的系统中去考察它们的联系,从而发现其中的价值的方法属于( )。 (满分:3)
A. 专题调查
B. 合作调查
C. 随机捕捉
D. 开掘信息
13.公共关系的主体要素是( )。 (满分:3)
A. 社会组织
B. 公众
C. 传播
D. 组织形象
14.公共关系的基本矛盾是( )。 (满分:3)
A. 主体与中介
B. 客体与媒介
C. 主体与客体
D. 主体与媒介
15.被誉为“企业的脸”的是( )。 (满分:3)
A. EIS
B. VIS
C. MIS
D. AIS
E. BIS
16.以下不是文献调查法的优点的是( )。 (满分:3)
A. 只要找到了文献就可随时随地查阅
B. 可以超越时空条件的限制
了解到极其广泛的社会情况
C. 效率高、花费少
D. 具有具体性、生动性
17.公共关系的客体要素是( )。 (满分:3)
A. 人与人群
B. 组织形象
C. 公众
D. 社会组织
18.网络传播的优点不包括( )。 (满分:3)
A. 信息传输容量无限大
B. 超越时空
覆盖全球
C. 信息传播高速瞬时
D. 信息的可信度高
19.以下不属于公共关系传播原则的是( )。 (满分:3)
A. 目的明确原则
B. 最小费用原则
C. 有效沟通原则
D. 平衡理论原则
20.信息的完全度又称为( )。 (满分:3)
A. 信息宽度
B. 信息精度
C. 信息融度
D. 信息向度
E. 信息真度
二、多选题:
1.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包括( )。 (满分:4)
A.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B. 公众利益与组织利益相统一的原则
C. 既定性与变通性相统一的原则
D. 总体形象与特殊形象相统一的原则
E. 知名度与美誉度相统一的原则
2.公共关系的直接功能包括( )。 (满分:4)
A. 对社会的作用
B. 增强组织实力的作用
C. 引导作用
D. 导向作用
3.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企业文化可以分为( )。 (满分:4)
A. 核心层的价值文化
B. 深层的精神文化
C. 中层的制度文化
D. 表层的物质文化
E. 浅层的行为文化
4.公众的特征包括( )。 (满分:4)
A. 宏观恒定
微观渐变
B. 群体显现
个体概念
C. 利益一致
欲求冲突
D. 群体概念
个体显现
5.企业文化定位要特别注意( )。 (满分:4)
A. 企业文化的创新性
B. 企业文化的对象性
C. 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性
D. 企业文化的个性
6.确定公关预算总额的方法有( )。 (满分:4)
A. 竞争对垒法
B. 固定比率法
C. 目标先导法
D. 投资报酬法
E. 量入为出法
7.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包括( )。 (满分:4)
A. 以建立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关系为目的
B. 以“一种声音”为内在支持点
C. 以各种传播媒介的整合运用为手段
D. 以资料库为基础
E. 以生产者为核心
8.战略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包括( )。 (满分:4)
A. 服务型
B. 宣传型
C. 征询型
D. 维系型
E. 建设型
9.依据传播主体,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可以分为( )。 (满分:4)
A. 对内传播
B. 对外传播
C. 个体传播
D. 公众传播
E. 组织传播
10.从效果上分类,公共关系的目标可分为( )。 (满分:4)
A. 满意目标
B. 厌恶目标
C. 中立目标
D. 最优目标东财《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二(随机)
一、单选题:
1.公共关系传播的核心内容是( )。 (满分:3)
A. 组织名誉
B. 组织规模
C. 组织范围
D. 组织形象
2.在组织已有了一定的形象或相当好的公关形象时,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既有形象、消除潜在危机而开展的公关活动属于( )。 (满分:3)
A. 进攻型公共关系
B. 软维系
C. 强化维系
D. 硬维系
3.公共关系的主体要素是( )。 (满分:3)
A. 社会组织
B. 公众
C. 传播
D. 组织形象
4.以下( )不是观察法的优点。 (满分:3)
A. 实地观察有利于直接了解被观察者
B. 直观性和可靠性
C. 简便、易行
D. 表面性和偶然性
5.( )体现了中国墨家的理想:“兼爱”与“交相利”。 (满分:3)
A. 双向对称性的公共关系
B. 双向沟通式的公共关系
C. 单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
D. 单向传播式的公共关系
6.公共关系的要素是( )。 (满分:3)
A. 组织、公众、舆论
B. 形象、公众、传播
C. 组织、公众、传播
D. 组织、公众、形象
7.公共关系学的基础与核心是( )。 (满分:3)
A. 组织和媒体的关系
B. 组织和社会的关系
C. 组织同公众的关系
D. 组织和外部环境的关系
8.EQ(情绪智商)的基石是( )。 (满分:3)
A. 人际关系的管理
B. 认识自身的情绪
C. 认知他人的情绪
D. 自我激励
E. 妥善管理情绪
9.下列关于商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满分:3)
A. 商标是使用在商品上的
用以区别商品来源及特征的标记
B. 商标是为了表示商品的特定质量(如获得金质、银质奖章的标记)
C. 商标是用文字、图形单独构成或二者组合而构成的标记
D. 商标是商品的标记
是区别不同生产者(或经营者)的产品标记
10.艾维?李所代表的是( )。 (满分:3)
A. 双向沟通式的公共关系
B. 单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
C. 双向对称性的公共关系
D. 单向传播式的公共关系
11.单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特点是( )。 (满分:3)
A. “要投公众之所好”
B. “公众要被愚弄”
C. “公众意愿可以参与到决策中来”
D. “公众要被告知”
12.“特尔斐法”指( )。 (满分:3)
A. 集思广益法
B. 排列法
C. 匿名咨询法
D. 默写法
E. 检核表法
13.( )是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祥地,也是公共关系走向世界的策源地。 (满分:3)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加拿大
14.可运用于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的是( )。 (满分:3)
A. 自填问卷
B. 网上问卷
C. 访问问卷
D. 电话调查
15.“逆头脑风暴法”是指( )。 (满分:3)
A. 对演法
B. 发展型自由讨论法
C. 自由讨论法
D. 默写法
E. 匿名咨询法
16.被誉为“企业的脸”的是( )。 (满分:3)
A. EIS
B. VIS
C. MIS
D. AIS
E. BIS
17.CS和CIS是( )。 (满分:3)
A. 1+1=2
B. 1+1<2
C. 1+1>2
18.被称为“公共关系策划方案深入人心的‘金钥匙’”的是( )。 (满分:3)
A. 信息个性
B. 组织目标
C. 公众心理
D. 审美情趣
19.双向对称式的公共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是( )。 (满分:3)
A. 为了双方的利益
和谐拓展
B. 寻求公众的理解、认同与接纳
C. 为了扩大自身影响而玩弄公众
D. 为了赢得公众的支持而取悦公众
20.以下不是文献调查法的优点的是( )。 (满分:3)
A. 只要找到了文献就可随时随地查阅
B. 可以超越时空条件的限制
了解到极其广泛的社会情况
C. 效率高、花费少
D. 具有具体性、生动性
二、多选题:
1.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包括( )。 (满分:4)
A. 组织具有一定数量的、较为固定的成员
B. 组织具有特定的目标
C. 组织具有实现目标的结构和手段
D. 组织具有特定的功能
2.据公关人际传播的实际情况,受者的心理定势集中体现在微观心理定势层次,其主要有( )。 (满分:4)
A. 移情效应
B. 定型效应
C. 首因效应
D. 晕轮效应
E. 近因效应
3.创造性思维训练所需的基本素质包括( )。 (满分:4)
A. 创造素质
B. 身体素质
C. 知识素质
D. 心理素质
4.下列属于公共关系职能的有( )。 (满分:4)
A. 传播沟通
宣传造势
塑造形象
创造无形资产
B. 社会交往
组建网络
C. 平衡利益
协调关系
D. 咨询建议
参与决策
E. 采集信息
监测环境
5.从时间上分类,公共关系的目标可分为( )。 (满分:4)
A. 短期目标
B. 长期目标
C. 中期目标
D. 项目目标
6.CIS的构成要素包括( )。 (满分:4)
A. VIS
B. MIS
C. BIS
D. AIS
E. EIS
7.公关工作机构包括( )。 (满分:4)
A. 公关咨询公司
B. 公关研究会
C. 公关广告部
D. 公关传播中心
E. 公共关系部
8.从效果上分类,公共关系的目标可分为( )。 (满分:4)
A. 满意目标
B. 厌恶目标
C. 中立目标
D. 最优目标
9.影响较大的公共关系误区有( )。 (满分:4)
A. 营销化
B. 庸俗化
C. 女性化
10.企业沟通的形式有( )。 (满分:4)
A. 正式沟通
B. 横向沟通
C. 组织沟通
D. 纵向沟通
E. 非正式沟通东财《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三(随机)
一、单选题:
1.请选出下列错误的说法( )。 (满分:3)
A. 公关策划是一门“软科学”
B. 公关策划属于公关活动中最高的层次
C. 公关传播是公共关系竞争的法宝
D. 公众心理是公共关系策划的主战场
2.知晓公众又称( )。 (满分:3)
A. 行为公众
B. 现在公众
C. 未来公众
D. 将在公众
3.“公众优先的意识”,又可称为( )。 (满分:3)
A. 尊重公众的意识
B. 创新审美的意识
C. 塑造形象的意识
D. 真诚互惠的意识
E. 立足长远的意识
4.容易发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是( )。 (满分:3)
A. 大品牌小品牌战略
B. 一元化品牌战略
C. 商标化品牌战略
D. 多元化品牌战略
5.信息的完全度又称为( )。 (满分:3)
A. 信息宽度
B. 信息精度
C. 信息融度
D. 信息向度
E. 信息真度
6.( )强调“双向沟通、双向平衡、公众参与”。 (满分:3)
A. 单向传播式的公共关系
B. 双向沟通式的公共关系
C. 双向对称性的公共关系
D. 单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
7.被称为“公共关系策划方案深入人心的‘金钥匙’”的是( )。 (满分:3)
A. 信息个性
B. 组织目标
C. 公众心理
D. 审美情趣
8.公共关系的评价指标是( )。 (满分:3)
A. 政治立场
B. 经济指标
C. 社会指标
D. 美誉度
9.( )体现了中国墨家的理想:“兼爱”与“交相利”。 (满分:3)
A. 双向对称性的公共关系
B. 双向沟通式的公共关系
C. 单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
D. 单向传播式的公共关系
10.那些零散的、直观看来毫无价值的信息放到一个更大的系统中去考察它们的联系,从而发现其中的价值的方法属于( )。 (满分:3)
A. 专题调查
B. 合作调查
C. 随机捕捉
D. 开掘信息
11.下列关于商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满分:3)
A. 商标是使用在商品上的
用以区别商品来源及特征的标记
B. 商标是为了表示商品的特定质量(如获得金质、银质奖章的标记)
C. 商标是用文字、图形单独构成或二者组合而构成的标记
D. 商标是商品的标记
是区别不同生产者(或经营者)的产品标记
12.CS和CIS是( )。 (满分:3)
A. 1+1=2
B. 1+1<2
C. 1+1>2
13.公共关系五步工作法是在“四步工作法”的基础上增加了( )。 (满分:3)
A. 论证
B. 调查
C. 策划
D. 评估
14.公共关系的产生基础主要是( )。 (满分:3)
A. 业缘
B. 血缘
C. 地缘
D. 趣缘
15.可运用于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的是( )。 (满分:3)
A. 自填问卷
B. 网上问卷
C. 访问问卷
D. 电话调查
16.( )的主导思想是“投公众之所好”。 (满分:3)
A. 双向沟通式的公共关系
B. 双向对称性的公共关系
C. 单向传播式的公共关系
D. 单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
17.4P′S理论不包括( )。 (满分:3)
A. 产品
B. 价格
C. 促销
D. 渠道
E. 需求
18.( )的缺点是企业情报、形象传播不经济;企业形象识别性差;新产品推进市场困难。 (满分:3)
A. 一元化品牌战略
B. 商标化品牌战略
C. 多元化品牌战略
D. 大品牌小品牌战略
19.EQ(情绪智商)的基石是( )。 (满分:3)
A. 人际关系的管理
B. 认识自身的情绪
C. 认知他人的情绪
D. 自我激励
E. 妥善管理情绪
20.公共关系的要素是( )。 (满分:3)
A. 组织、公众、舆论
B. 形象、公众、传播
C. 组织、公众、传播
D. 组织、公众、形象
二、多选题:
1.战略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包括( )。 (满分:4)
A. 服务型
B. 宣传型
C. 征询型
D. 维系型
E. 建设型
2.观察记录的记录方法有( )。 (满分:4)
A. 卡片记录
B. 事后追记
C. 同步记录
D. 录音记录
3.公共关系策划中,制定计划包括( )。 (满分:4)
A. 制定目标系统
B. 确定主题
C. 方案论证
D. 选择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E. 确定公众
4.公共关系与广告( )。 (满分:4)
A. 广告重具体效果
公共关系重整体效果
B. 广告种类多
公共关系种类少
C. 公共关系范围小
广告范围大
D. 广告窄
公共关系宽
E. 广告倾向于短期的、具体的、易于界定的
公共关系倾向于长期的、整体的、宏观的、不易界定的
5.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包括( )。 (满分:4)
A. 组织具有一定数量的、较为固定的成员
B. 组织具有特定的目标
C. 组织具有实现目标的结构和手段
D. 组织具有特定的功能
6.公共关系的直接功能包括( )。 (满分:4)
A. 对社会的作用
B. 增强组织实力的作用
C. 引导作用
D. 导向作用
7.公关人员必须具备( )的心理素质。 (满分:4)
A. 勇于表现自我的心理
B. 开放乐观的心理
C. 追求卓越、渴望成功的心理
D. 易于投入、热情工作的心理
E. 自信的心理
8.根据组织行为给公众带来的结果或者按照公众与组织发生关系的过程将公众分为( )。 (满分:4)
A. 行为公众
B. 潜在公众
C. 非公众
D. 知晓公众
9.下列关于公共关系目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满分:4)
A. 公关目标是公共关系全部活动的核心
B. 公共关系目标是指导、协调公共关系工作的依据
C. 公共关系目标为评价公共关系活动效果提供了标准
D. 公共关系目标是公共关系策划的依据
E. 公共关系目标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公共关系活动价值的保障
10.战术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包括( )。 (满分:4)
A. 进攻型
B. 社会型
C. 征询型
D. 防守型
E. 宣传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