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心理健康教育》15春在线作业答案
东师《心理健康教育》15春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
1.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 )。 (满分:3)
A. 能力
B. 气质
C. 兴趣
D. 性格
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指的是学生的( )不尽相同。 (满分:3)
A. 智力
B. 性格
C. 心理
D. 表现
3.下列哪项不是中学生心理素质低下的表现( )。 (满分:3)
A. 依赖性强
B. 意志薄弱
C. 承受挫折能力差
D. 情绪稳定
4.( )是大脑活动的物质基础。 (满分:3)
A. 蛋白质
B. 营养
C. 能量
D. 食物
5.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 )。 (满分:3)
A. 互相独立
B. 相互联系
C. 明显区别
D. 无任何关系
6.下列关于无条件积极尊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满分:3)
A. 无条件的积极尊重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的关键之一
B. 无条件的积极尊重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安全和温暖的氛围,这种师生关系能获得学生情感的支持
C. 无条件的积极尊重,是指绝对地、不加判断地把对方作为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人对待、接纳
D. 无条件的积极尊重,是概括化评判地把对方作为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人对待、接
7.活动性原则是指心理素质训练要通过( )促进发展 (满分:3)
A. 游戏
B. 活动
C. 榜样
D. 体验
8.下列描述中不是心理咨询的工作内容的是( )。 (满分:3)
A. 通过咨询使对象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找到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
B. 心理咨询解决的是帮助来访者处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C. 通过心理咨询使来询者学会对待自己,从而减少内心世界出现的矛盾和冲突
D. 心理咨询要帮助来询者学会怎样与他人和睦相处,消除因不善交往而带来的心理困扰,这都是人格上的学习和成长
9.下列对真诚的描述错误的是( )。 (满分:3)
A.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B.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
C. 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
D. 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出权威,这样才能让学生信
10.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 )。 (满分:3)
A. 开始阶段
B. 劝导帮助阶段
C. 发现问题阶段
D. 制定目标阶段
二、多选题:
1.培养和训练中学生具有健全的意志,使其能自觉地确定行为目的,并根据目的去克服各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注重提高其行动的( )。 (满分:3)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顽强性
D. 自制力
2.教师对学生的重大作用表现在( )。 (满分:3)
A. 知识传授者
B. 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的促进者
C. 生活指导者
D. 经验传授者
3.中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的目标包括( )。 (满分:3)
A. 提高认知能力,发展心理潜能
B. 健全意志,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C. 心理障碍预防
D. 反抗消极情绪,发展积极情绪
4.意志力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 )。 (满分:3)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目的性
D. 坚韧性
5.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原则决定着应着重教给学生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达到( )的目的。 (满分:3)
A. 自我认识
B. 自我发展
C. 自我调节
D. 自我教育
6.中学时期智力发展的特征( )。 (满分:3)
A. 智力发展的平稳期
B. 智力发展的快速阶段
C. 智力发展的高峰期
D. 智力发展渐近于高峰时期
7.心理健康的衡量尺度有( )。 (满分:3)
A. 统计学标准
B. 医学标准
C. 社会规范标准
D. 心理测量学标准
8.心理咨询的基本要素包括( )。 (满分:3)
A. 心理咨询解决的是来询者心理或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们处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也不是治疗精神类病症
B. 咨询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C. 心理咨询强调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D. 心理咨询不是一般的助人行为
9.心理咨询的目的包括( )。 (满分:3)
A. 恢复心理平衡
B. 增强心理素质
C. 提高适应能力
D. 增进身心健康
10.造成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每逢日下的主要原因包括( )。 (满分:3)
A. 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低
B. 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差
C. 教师的社会期望高
D. 工作量大,工作责任重,工作竞争强
三、判断题:
1.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角色扮演可以促进学生对他人的理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教师的心态结构应当始终保持动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注意力训练不属于智力训练的内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实践是人的心理素质结构不断分化和发展的真正动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学会生活是一年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的重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换位理解的头一个要点就是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精神性奖励也是属于奖励的一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引发教师心理健康的客观因素是学校因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多血质类型的教师更容易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小学生以无意想象为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具有同一性是界定心理健康需要遵循的原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初中生心理活动的成熟性主要表现为他们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是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教师的快乐、高兴不需要进行调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通过学习心理调适和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情绪。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知觉属于心理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心理健康就是身强体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身体机能差异也是个体差异的一个方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对待学生的错误应当进行批评是教师真诚的表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心理健康教育》15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哪种不属于良好的校园氛围( )。 (满分:3)
A. 相互尊重
B. 相互信赖
C. 平等相处
D. 强烈竞争
2.师生关系以( )为中介,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及满足学生求学、成才的愿望为目标。 (满分:3)
A. 课本
B. 教学活动
C. 人际交往
D. 考试
3.下列哪项不是中学生心理素质低下的表现( )。 (满分:3)
A. 依赖性强
B. 意志薄弱
C. 承受挫折能力差
D. 情绪稳定
4.( )是人的心理素质结构不断分化和发展的真正动力。 (满分:3)
A. 知识
B. 教育
C. 智商
D. 实践
5.( )属于认识过程。 (满分:3)
A. 意志
B. 感觉
C. 动机
D. 自我意识
6.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 )。 (满分:3)
A. 个体性
B. 主体性
C. 主观性
D. 客观性
7.学习能力差异的表现不包括( )。 (满分:3)
A. 一般认识能力差异
B. 能力表现早晚差异
C. 能力发展水平差异
D. 特殊认识能力差异
8.小学生正处于社会角色( )。 (满分:3)
A. 稳定期
B. 形成期
C. 转换期
D. 发展期
9.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立足点应是( )的。 (满分:3)
A. 面向现在
B. 面向未来
C. 面向过去
D. 面向全局
10.一个宽松、和谐、友爱、信任、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反映了较好的( )。 (满分:3)
A. 学习关系
B. 师生关系
C. 生生关系
D. 班级关系
二、多选题:
1.我们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育成( )几个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满分:3)
A. 思想道德素质
B. 知识素质
C. 身体素质
D. 心理素质
2.下列关于倾听的描述正确的是( )。 (满分:3)
A. 在谈话的时候只关注谈话的内容,忽略谈话者的情感
B. 谈话的时候及时给予反馈,可以打断对方的谈话
C. 善于倾听的人总是注意分析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以便抓住事实背后的主要意思,避免造成误解
D. 倾听别人的谈话要注意信息反馈,及时查证自己是否了解对方
3.认识过程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的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现象,下面属于认识过程的是( )。 (满分:3)
A. 听到小鸟的唱歌
B. 闻到花香
C. 回忆过去的快乐时光
D. 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
4.中学时期智力发展的特征( )。 (满分:3)
A. 智力发展的平稳期
B. 智力发展的快速阶段
C. 智力发展的高峰期
D. 智力发展渐近于高峰时期
5.如果以某个学生为主体,那么其学习环境包括( )。 (满分:3)
A. 同学
B. 教师
C. 课堂气氛
D. 多媒体教具
6.教师自我心理调试的方法包括( )。 (满分:3)
A. 努力学习,充实提高
B. 调整目标,不要期望过高
C.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D. 认识并妥善管理和调控情绪
7.整体性原则包括哪些含义( )。 (满分:3)
A. 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B. 心理素质训练内容的整体性
C. 心理素质训练与其他教育形式结合
D. 训练时整合个体因素、家庭和社会等综合因素
8.心理健康水平的等级可以分为( )。 (满分:3)
A. 一般常态心理者
B. 轻度心理失调者
C. 严重心理问题者
D. 以上皆不是
9.教师的角色定位是( )。 (满分:3)
A. 知识的传授者
B. 学习的指导者
C. 文化的传播者
D. 经验传授者
10.“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指的是( )。 (满分:3)
A. 个性心理特征
B. 知觉
C. 性格
D. 自我意识
三、判断题:
1.心理素质跟后天的环境有关与先天的遗传素质无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铁钦纳是构造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国际社会把21世纪称为物质文明世纪。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人们的心理活动是内隐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中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发展出现加速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指教师的教学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理健康教育对其他的教育没有任何影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小品表演属于价值观辨析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掌握来询者的资料是心理咨询过程的劝导与帮助阶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认知疗法是来询者主导的咨询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注意力训练不属于智力训练的内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教师的教学方法与良好的课堂气氛无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建立心理档案是为学校档案建设服务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开展专门的心理辅导是常见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具有同一性是界定心理健康需要遵循的原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面谈咨询有许多优越性,因此应该尽可能的使用这种咨询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学生容易对权威型教师产生信任感,缩短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充分信任学生是无条件积极尊重具备的条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社会规范标准是心理健康的衡量尺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