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15春《学前儿童心理学》在线作业答案
东师15春《学前儿童心理学》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
1.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 (满分:3)
A. 转折期
B. 发展期
C. 关键期
D. 稳定期
2.遗忘进程总体上的特点是( )。 (满分:3)
A. 先慢后快
B. 先快后慢
C. 前后同样快
D. 前后同样慢
3.幼儿在活动时的动机会影响到( )的效果。 (满分:3)
A. 有意记忆
B. 无意记忆
C. 意义记忆
D. 理解记忆
4.( )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方法。 (满分:3)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测验法
D. 问卷法
5.6 — 12个月婴儿出现( ),标志着大脑的生理成熟。 (满分:3)
A. 觉醒的转换
B. 觉醒的出现
C. 知觉的转换
D. 知觉的出现
6.( )幼儿和受欢迎型幼儿一样,喜欢交往,在交往中主动。 (满分:3)
A. 被拒绝型
B. 一般型
C. 被忽视型
D. 被重视型
7.( )是婴儿天生的情绪反应。 (满分:3)
A. 快乐
B. 恐惧
C. 失望
D. 痛苦
8.婴儿最初的想象实质上就是( )的迁移,属于记忆再作用的过程。 (满分:3)
A. 记忆内容
B. 感知内容
C. 注意内容
D. 想象内容
9.( )是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生理器官和物质基础。 (满分:3)
A. 髓鞘化
B. 神经纤维
C. 海马体
D. 大脑
10.口吃的矫治矫正主要应从消除导致口吃的( )因素开始。 (满分:3)
A. 心理社会
B. 心理
C. 社会
D. 生理
二、多选题:
1.传统智力理论视智力为一般认知能力即( )的综合体。 (满分:3)
A. 观察力
B. 记忆力
C. 思维力
D. 想象力
2.注意的品质包括( )。 (满分:3)
A. 注意的范围
B. 注意的稳定性
C. 注意的转移
D. 注意的分配
3.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 )和( )方面。 (满分:3)
A. 语言发展
B. 感知觉
C. 记忆
D. 思维
4.年龄特征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 )特征。 (满分:3)
A. 一般的
B. 本质的
C. 特定的
D. 典型的
5.幼儿想象内容分为( )类型。 (满分:3)
A. 经验性想象
B. 情境性想象
C. 愿望性想象
D. 拟人化想象
6.幼儿情绪的自我调节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 )。 (满分:3)
A.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增加
B.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C. 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D. 情绪和情感从外露到内隐
7.幼儿注意范围的影响因素包括( )。 (满分:3)
A. 视觉
B. 个体的知识经验
C. 听觉
D. 知觉对象的特点
8.婴儿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的发展过程主要包括. (满分:3)
A. 婴儿显示对镜像的兴趣
B. 婴儿显示了对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识
C. 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
D. 婴儿已具有了用语言标示自我的能力
9.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包括( )方面。 (满分:3)
A. 新的需要
B. 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
C. 儿童原有的心理水平
D. 已有的需要
10.幼儿记忆品质包括( )。 (满分:3)
A. 记忆的准确性
B. 记忆的持久性
C. 记忆的敏捷性
D. 记忆的准备性
三、判断题:
1.当我们白天进入电影院时,刚进去的一段时间会觉得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可是用不了多久,几秒钟之后 ,就会看清室内的景物了。这是“暗适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视觉敏度是指眼睛精确的辨别物体细致差别或远距离清晰观察到物体的能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儿童出生后即有情绪的表现。如,初生的婴儿或哭、或静,或四肢乱动,都是原始的情绪反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分析性智力是不包含在“成 功 智 力”中。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定势想象实验”结果证明:在游戏活动与非游戏活动之中幼儿有意想象的水平确实存在差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培养幼儿记忆力的方法包括词形结合法和见闻回忆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考虑到幼儿兴奋点之所在,使幼儿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这样会促使幼儿把注意放在教师强调的对象上。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在交往的方式上,父婴交往主要是通过言语交谈的方式,而母婴交往则更多地通过身体运动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大量研究发现,婴儿出生前后头围的增长与其体重的增长成反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很难弥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心理的发展具有一定方向性和阶段性,既不能违背这种方向,也不能跨越必要的阶段,不可以加速发展的进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18 — 24 个月婴儿在此年龄已经能意识到自己的独特特征,能从客体(如照片)中认识自己,用特定的语言标定自己,这表明婴儿已具有明确的客体自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动静关系影响着对象被区分的难易程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生理习惯的问题是幼儿产生愤怒的原因之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5 岁时幼儿不仅注意到色调,而且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儿童一生下来就有注意,这种注意实质上就是先天的定向反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幼儿情绪的发展是 影响交往发展的关键因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父母都是口吃者,幼儿则都会出现口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符号表征的出现使婴儿的词语记忆能力成为可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思维的广阔性在幼儿期是以表象为基础来实现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学前儿童心理学》15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1 岁半~ 2 岁幼儿处于(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婴儿开始按一定的目标或方向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满分:3)
A. 手段与目的协调期
B. 偶然发现期
C. 有目的动作形成期
D. 有目的发现期
2.婴儿( )的发展是其活动发展的直接前提。 (满分:3)
A. 心理
B. 注意
C. 思维
D. 动作
3.幼儿的耳朵可以同时听见很多种声音,为什么偏偏能在各种声音中辨别出妈妈的声音。这遵循了( )规律。 (满分:3)
A. 知觉选择性
B. 知觉理解性
C. 知觉感受性
D. 知觉恒常性
4.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 (满分:3)
A. 转折期
B. 发展期
C. 关键期
D. 稳定期
5.在幼儿期,把( )变成幼儿活动的对象有助于记忆效果的提高。 (满分:3)
A. 记忆对象
B. 记忆过程
C. 记忆结果
D. 记忆能力
6.( )幼儿和受欢迎型幼儿一样,喜欢交往,在交往中主动。 (满分:3)
A. 被拒绝型
B. 一般型
C. 被忽视型
D. 被重视型
7.自闭症儿童在( )岁时就已经有异类表现。 (满分:3)
A. 1
B. 2
C. 3
D. 4
8.幼儿厌食的非病理性原因是( )引起的。 (满分:3)
A. 环境
B. 教育
C. 心理
D. 成人
9.( )是影响交往发展的关键因素。 (满分:3)
A. 大脑成熟
B. 社会性发展
C. 个性品质
D. 亲子关系
10.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 )有益于社会的行为。 (满分:3)
A. 谦让
B. 和平
C. 公平
D. 和谐
二、多选题:
1.幼儿创造想象发展 的水平主要有( )。 (满分:3)
A. 幼儿不能接受任务,无法完成主试的要求
B. 能够画出各种事物,已有细节
C. 所画的事物包含某种想象的成分
D. 根据所提供的图形,运用新的方式创造出新的形象
2.条件抑制主要有( )形式。 (满分:3)
A. 消退抑制
B. 分化抑制
C. 狭义条件抑制
D. 延缓抑制
3.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和( ),它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满分:3)
A. 定向
B. 指向
C. 集中
D. 导向
4.幼儿再造想象的主要特点包括( )。 (满分:3)
A. 幼儿再造想象常常依赖成人的语言描述
B. 幼儿再造想象常常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C. 幼儿的再造想象依靠直接行动
D. 幼儿再造想象依靠间接行动
5.儿童的图片观察概括化可以分为( )阶段。 (满分:3)
A. 认识“个别对象”阶段
B. 认识“空间联系”阶段
C. 认识“因果关系”阶段
D. 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6.影响幼儿识记的因素包括( )。 (满分:3)
A. 识记的目的与任务
B. 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C. 识记的方法
D. 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7.父母在幼儿同伴交往中的作用体现在( )。 (满分:3)
A. 为幼儿彼此间的接触提供便利的条件
B. 通过提供建议和指导影响幼儿的社会交往
C. 能决定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D. 亲子关系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8.矫治儿童自闭症的方法有( )。 (满分:3)
A. 环境疗法
B. 行为疗法
C. 自理能力训练
D. 交往训练
9.儿童多动症发生率的差异的原因( )。 (满分:3)
A. 诊断标准的差异
B. 父母和老师对儿童症状描述及评分时的主观因素
C. 不同的社会对多动症认识的水平
D. 不同的社会文化对多动症认识的水平
10.儿童产生愤 怒的原因主要有( )。 (满分:3)
A. 生理习惯的问题
B. 与权威的矛盾问题
C. 与人的关系问题
D. 心理的问题
三、判断题:
1.幼儿在活动时的动机会影响到无意记忆的效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在交往的方式上,父婴交往主要是通过言语交谈的方式,而母婴交往则更多地通过身体运动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瓦隆认为, 3 — 14 个月是“情绪阶段”,即心理需要在情绪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阶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被用作记忆发生的指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婴儿“说谎”是与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识程度发展缺失联系在一起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因此,也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父母经常对幼儿使用肯定言语,而不是否定的言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就不会出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主动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多动症儿童大脑中控制注意力和行为动作的区域,其代谢机能高于正常儿童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在用教育心理实验法研究学前儿童时,常用实验组和控制组(或称对照组)相对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对婴幼儿来说,家庭环境和托幼园所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很大程度上受生理的制约和局限,年龄越大受到的制约就越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社会性微笑既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性发展的结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智商测验即是检测以语言能力、数理逻辑推理能力为核心的一般认知能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遗传素质中对心理发展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特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不完全遗忘是指只能回忆不能再认。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视觉敏度是指眼睛精确的辨别物体细致差别或近距离清晰观察到物体的能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1 岁半~ 2 岁幼儿处于“有目的发现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婴儿开始按一定的目标或方向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幼儿谦让行 为发生的条件是其结果有利于他人而自己相应有所损失的, 是厚人薄己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学前儿童心理学》15春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
1.心理学家把( )作为研究婴儿感知能力的主要指标。 (满分:3)
A. 注意
B. 感觉
C. 知觉
D. 表征
2.多动症男 孩多为( )。 (满分:3)
A. 注意障碍伴多动型
B. 注意障碍不伴多动型
C. 注意障碍多发症
D. 机能障碍伴多动型
3.( )是智力的核心,因此它是大脑发展的最高成就。 (满分:3)
A. 注意力
B. 想象力
C. 记忆力
D. 思维能力
4.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 (满分:3)
A. 发展
B. 适应
C. 控制
D. 感觉
5.幼儿后期,注意集中的时间可以保持在( )左右。 (满分:3)
A. 5—10分钟
B. 5—8分钟
C. 10—15 分钟
D. 15—20分钟
6.( )以后儿童思维所依靠的行为逐渐的概括化 , 解决 问题过程中的某些具体行为已被压缩或省略。 (满分:3)
A. 2岁
B. 3岁
C. 4岁
D. 5岁
7.( )的产生是18—24个月婴儿问题分解策略得以发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和必要前提。 (满分:3)
A. 动作发展
B. 感知觉发展
C. 大脑成熟
D. 心理表征能力
8.在儿童( )时已经出现想象萌芽。 (满分:3)
A. 1岁
B. 2岁
C. 3岁
D. 4岁
9.脑内部结构成熟的重要标志. (满分:3)
A. 大脑皮质
B. 神经纤维的髓鞘化
C. 大脑重量
D. 头围
10.遗尿,指的是儿童在( )岁以后仍然不能自己控制排尿 ,经常在夜晚入睡后尿床或白天尿湿裤子 。 (满分:3)
A. 2
B. 3
C. 4
D. 5
二、多选题:
1.空间知觉从狭义来看,它只包括 (满分:3)
A. 深度知觉
B. 方位知觉
C. 距离知觉
D. 大小知觉
2.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 )有益于社会的行为。 (满分:3)
A. 谦让
B. 互助
C. 协作
D. 共享
3.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包括( )方面。 (满分:3)
A. 分析性智力
B. 创造性智力
C. 实践性智力
D. 情感智力
4.孕期心理卫生保健的主要目的包括 (满分:3)
A. 为孕妇营造合乎心理卫生的环境
B. 减少或消除精神紧张
C. 刺激对胎儿产生的不良影响
D. 促进胎儿身心健康发展
5.婴儿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是 (满分:3)
A. 注意的选择性逐步发育成熟
B. 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开始发展
C. 注意的稳定性逐渐成熟
D. 在婴儿晚期,产生了有意注意
6.婴儿期主要存在( )自我中心化现象。 (满分:3)
A. 感知运动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现象
B. 注意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现象
C. 前运算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现象
D. 运算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现象
7.婴儿社会性微笑发展的特点是. (满分:3)
A. 1个月左右时,婴儿对各种不同社会性的和非社会的刺激都产生微笑
B. 2个月的婴儿几乎对任何面孔都笑
C. 3个月以后婴儿看到成人的脸、听到声音,就会发出微笑
D. 4个月左右,对不同人的微笑开始出现差别
8.卡根认为婴儿的微笑主要有 (满分:3)
A. 自然性微笑
B. 控制性微笑
C. 社会性微笑
D. 无差异微笑
9.具体形象思维是介于( )和( )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 (满分:3)
A. 直觉行动思维
B. 抽象逻辑思维
C. 行动思维
D. 逻辑思维
10.培养幼儿思维独立 性的措施包括( )。 (满分:3)
A. 激发他们的积极思考
B. 向幼儿提出思维的任务和要求
C. 给予幼儿充分探索、思考、讨论的时间和机会
D. 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要耐心予以回答
三、判断题:
1.学前儿童心理测验一般采用团体测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横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个或某些儿童进行追踪研究,以查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心理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的变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费根通过研究发现,21—25 周的婴儿在间隔 14 天以后还能够再认大多数视觉刺激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幼儿掌握的概念,都是实物概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8—1 2个月的婴儿几乎能学会走路,这时的手眼配合已发展得比较协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条件反射用来检测婴儿记忆和学习的能力和效果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广义的学前期则指的是 0 — 6 岁这一时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大脑半球被覆白质,称大脑皮质,其深方为灰质,称为髓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父婴交往是婴儿知识、认识能力发展的首要基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关于复习的时间间隔问题,研究表明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小间隔时间越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有心理问题的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是较严重的“心理疾病”或“心理变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对不良刺激的及时反应是婴儿神经系统正常发育的标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新生儿的早期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让他感到妈妈的爱。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婴 儿的心理是在生活环境中不断接受外界刺激和大脑皮质分析综合机能逐渐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艾宾浩斯曲线遗忘的进程总体上的特点是“先快后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神经系统各部分神经纤维实现髓鞘化的时间不同,较早完成的是运动神经,其次是感觉神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被用作记忆发生的指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幼儿辨别颜色时发生错误或不能辨认代表着幼儿不具备辨别颜色的能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行为疗法是矫治儿童口吃的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霍夫曼的研究表明,温和养育型的父母趋向抚养利他的幼儿,父母与幼儿的温和养育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有重要的作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大家都不容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