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5-6-9 09:34:35

福师15春《货币银行学》在线作业答案

福师15春《货币银行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改革开放前,我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隐蔽型的,改革开放后,则主要公开型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间接信用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统一的资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不仅取决于货币政策本身的松和紧,而且与其传导机制的建立也有密切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金融创新,概括地说,是指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及政府对金融业监管方式创新的总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当人们提到国际收支时,应指明是哪一个时期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以复利计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对贷出者(储户)有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在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不良影响和负作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财政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我国的货币体制中包括货币发行、货币流通、外汇价格等都不是自发的而是有管理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货币需求量也就是货币存量,指在特定时期内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货币总量,包括现金和存款货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通货膨胀使政府和社会各阶层人人都蒙受损失,无人受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对于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称为“资本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之一在于,中央银行的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从事货币信用业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黄金为基础,但却是以美元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自此体系建立起来,金本位制度就宣告崩溃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通货膨胀指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下降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股票和债券。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被动性金融创新,是在主动状态下,为追求最大的投资效益和取得更大发展所采取的开拓性、战略性措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二、多选题:
1.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    )而相互提供的信用          (满分:2)
    A. 商品交易
    B. 物质交换
    C. 互通有无
    D. 生产联系
2.利息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同贷出资本额(本金)的比例。          (满分:2)
    A. 利息额
    B. 贷款额
    C. 总额
    D. 利息率
3.(    )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短期融通资金的基准利率。          (满分:2)
    A. 商业银行存贷利率
    B. 拆借利率
    C. 中央银行再贴现率
    D. 国债利率
4.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    )          (满分:2)
    A. 价格机制
    B. 央行宏观调控
    C. 利率机制
    D. 汇率机制
5.中国人民银行于(    )年9月剥离商业银行业务,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满分:2)
    A. 1978
    B. 1981
    C. 1983
    D. 1985
6.(    )是商业银行将其形成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          (满分:2)
    A. 负债业务
    B. 资产业务
    C. 中间业务
    D. 合作业务
7.所谓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    )的大小进行相含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满分:2)
    A. 兑换性
    B. 流动性
    C. 增值性
    D. 风险性
8.存款货币创造的主要条件是(    )的发展和非现金结算的广泛运用。          (满分:2)
    A. 信用制度
    B. 银行制度
    C. 存款制度
    D. 贷款制度
9.在西方国家,(    )以机构数量多、业务渗透面广和资产总额比重大而成为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骨干和中坚,它是最早出现的现代银行机构。          (满分:2)
    A. 中央银行
    B. 商业银行
    C. 专业银行
    D. 非银行金融机构
10.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之一在于商业银行能接受(    )          (满分:2)
    A. 储蓄存款
    B. 原始存款
    C. 活期存款
    D. 定期存款
三、判断题:
11.但从经济意义上看,信用含义就转化和延伸为以(    )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          (满分:2)
    A. 交易
    B. 借贷
    C. 偿还
    D. 交换
12.银本位制是指以(    )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可以分为银两本位制和银币本位制。          (满分:2)
    A. 银元
    B. 白银
    C. 银币
    D. 银票
13.(    )是厂商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满分:2)
    A. 银行信用
    B. 国家信用
    C. 消费信用
    D. 商业信用
14.有价证券的二级市场是指(    )          (满分:2)
    A. 证券发行市场
    B. 货币市场
    C. 资本市场
    D. 证券转让市场
15.所谓(    )货币需求,是指个人、家庭或单位在主观上希望拥有货币的欲望。          (满分:2)
    A. 主观
    B. 客观
    C. 微观
    D. 宏观
16.(    )货币供给是指与一般物价指数平减后所得的货币供给,也就是剔除物价上涨因素而表现出来的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总额。          (满分:2)
    A. 实际
    B. 名义
    C. 主观
    D. 客观
17.(    )指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财,以中间人的身份代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满分:2)
    A. 负债业务
    B. 资产业务
    C. 中间业务
    D. 合作业务
18.商业票据、银行票据、支票、信用证和旅行支票等属于(    )。          (满分:2)
    A. 短期信用工具
    B. 中期信用工具
    C. 长期信用工具
    D. 不定期信用工具
19.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发挥(    )的职能          (满分:2)
    A. 贮藏手段
    B. 价值尺度
    C. 流通手段
    D. 支付手段
20.(    )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          (满分:2)
    A.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B.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C. 直接信用控制工具
    D. 间接信用控制工具
1.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包括(    )。          (满分:2)
    A. 单一银行制
    B. 总分行制
    C. 集团银行制
    D. 连锁银行制
2.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 )。          (满分:2)
    A. 货币发行业务
    B. 代理国库业务
    C. 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
    D. 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
3.商业银行存款种类繁多,但一般按期限可分为(    )。          (满分:2)
    A. 活期存款
    B. 不定期存款
    C. 定期存款
    D. 储蓄存款
4.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它是指(    )          (满分:2)
    A. 工商企业之间存在的信用
    B. 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C. 是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同时发生的信用
    D. 是商品买卖双方可以相互提供的信用
    E. 其规模大小取决于产业资本规模的信用
5.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是(    )          (满分:2)
    A.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 相对价值形式
    C. 扩大的价值形式
    D. 一般价值形式
    E. 货币形式
6.现阶段,影响和决定我国利率的主要因素有(    )          (满分:2)
    A. 利润的平均水平
    B. 资金的供求状况
    C. 物价变动的幅度
    D. 国际经济的环境
    E. 政策性因素
7.货币政策诸目标的矛盾主要表现在(    )          (满分:2)
    A.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B. 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C.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D.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E.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8.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包括(    )。          (满分:2)
    A. 稳定币值
    B. 充分就业
    C. 经济增长
    D. 平衡国际收支
9.商业银行短期借款业务主要包括(    )等。          (满分:2)
    A. 向中央银行借款
    B. 银行同业拆借
    C. 发行资本债券
    D. 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10.由于各国地理条件和自然状况不同,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不同以及政治和法律制度的显著差异,各国金融监管有(    )多种不同模式。          (满分:2)
    A. 双线多头金融监督体制
    B. 单线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C. 高度集中的金融监管体制
    D. 跨国金融监管体制福师《货币银行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金融创新,概括地说,是指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及政府对金融业监管方式创新的总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在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最主要的资产项目是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黄金为基础,但却是以美元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自此体系建立起来,金本位制度就宣告崩溃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金币本位制,亦称“生金本位制”,是国内不准铸造、不准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金量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的制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我国的货币体制中包括货币发行、货币流通、外汇价格等都不是自发的而是有管理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内生变量是指经济体系中由纯粹经济因素决定的变量,这些变量通常不为政策左右,例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利率、汇率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制定和贯彻执行全国统一的货币信用政策,并促进这一政策的全面实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货币需求量也就是货币存量,指在特定时期内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货币总量,包括现金和存款货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银行资本作为负债业务与各种负债并无实质区别。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公开市场业务在货币政策工具中最具灵活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是我国无限法偿货币,没有法定含金量,也不能自由兑换黄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区别在于是否涉及银行存贷款业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以复利计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对贷出者(储户)有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间接信用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当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存款利率时,人们往往更倾向于购买有价证券,因而会增加投资性货币需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当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股票和债券。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商品化是货币在与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货币化程度的提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二、多选题:
1.在商品交换中,当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执行(    )的职能          (满分:2)
    A. 贮藏手段
    B. 价值尺度
    C. 流通手段
    D. 支付手段
2.在下列控制经济中货币总量的各个手段中,中央银行可以灵活使用的市场性工具是(    )          (满分:2)
    A. 再贴现政策
    B. 公开市场业务
    C. 信贷规模控制
    D. 法定准备
3.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发挥(    )的职能          (满分:2)
    A. 贮藏手段
    B. 价值尺度
    C. 流通手段
    D. 支付手段
4.(    )货币供给是指与一般物价指数平减后所得的货币供给,也就是剔除物价上涨因素而表现出来的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总额。          (满分:2)
    A. 实际
    B. 名义
    C. 主观
    D. 客观
5.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集中体现在其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中。式中,M代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P代表商品价格水平,T代表流通中的商品数量,V代表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满分:2)
    A. M=P/TV
    B. M=PT/V
    C. M/V=P/T
    D. MV/T=P
6.中国人民银行于(    )年9月剥离商业银行业务,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满分:2)
    A. 1978
    B. 1981
    C. 1983
    D. 1985
7.货币供给的(    ),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货币当局直接控制,而主要决定于整个金融体系,包括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共同活动。          (满分:2)
    A. 主观性
    B. 客观性
    C. 外生性
    D. 内生性
8.最典型的全能型商业银行国家是(    )          (满分:2)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德国
9.货币供给的(    ),是指货币供给量不受任何经济因素的制约和中央银行以外的经济部门左右,由中央银行根据政府的金融政策和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而供应货币。          (满分:2)
    A. 主观性
    B. 客观性
    C. 外生性
    D. 内生性
10.各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          (满分:2)
    A. 经济增长
    B. 国际收支平衡
    C. 稳定物价
    D. 充分就业
三、判断题:
11.(    )指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财,以中间人的身份代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满分:2)
    A. 负债业务
    B. 资产业务
    C. 中间业务
    D. 合作业务
12.剑桥方程有许多形式,最常用的是:(    )式中,M为货币数量,也就是所谓现金余额,P为一般物价水平,K是R中以货币形式持有比例,R为“真实资源”,          (满分:2)
    A. M=KPR
    B. MR=KP
    C. MK=PR
    D. MP=KR
13.但从经济意义上看,信用含义就转化和延伸为以(    )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          (满分:2)
    A. 交易
    B. 借贷
    C. 偿还
    D. 交换
14.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    )          (满分:2)
    A. 内生性
    B. 外生性
    C. 可测性
    D. 可控性
15.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          (满分:2)
    A. 差别利率
    B. 实际利率
    C. 公定利率
    D. 基准利率
16.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的升降与本国货币价值的高低呈(    )变化          (满分:2)
    A. 反比例
    B. 正比例
    C. 无确定关系
    D. 同比例
17.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以(    )最为流行          (满分:2)
    A. 单一型
    B. 复合型
    C. 跨国型
    D. 准中央银行型
18.发行价格低于金融工具的票面金额称作(    )          (满分:2)
    A. 溢价
    B. 平价
    C. 折价
    D. 竟价
19.货币(    )它说明由于货币基数变化而引起的货币供应量增减的幅度。          (满分:2)
    A. 加数
    B. 减数
    C. 乘数
    D. 除数
20.利息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同贷出资本额(本金)的比例。          (满分:2)
    A. 利息额
    B. 贷款额
    C. 总额
    D. 利息率
1.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制度形式有(    )。          (满分:2)
    A. 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B. 二元的中央银行制度
    C.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D. 准中央银行制度
2.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 )。          (满分:2)
    A. 货币发行业务
    B. 代理国库业务
    C. 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
    D. 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
3.以下属于中央银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有(    )          (满分:2)
    A. 公开市场业务
    B. 消费者信用控制、
    C.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D. 优惠利率
    E. 预缴进口保证金
4.货币政策诸目标的矛盾主要表现在(    )          (满分:2)
    A.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B. 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C.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D.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E.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5.隐蔽型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形式有(    )          (满分:2)
    A. 商品普通短缺
    B. 价格明显上升
    C. 有价无货
    D. 凭票证供应
    E. 黑市猖獗
6.中央银行的权力结构包括(    )几个方面。          (满分:2)
    A. 决策
    B. 盈利
    C. 执行
    D. 监督
7.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内容因国家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基本上不外乎下列(    )类型。          (满分:2)
    A. 单一目标型
    B. 双重目标型
    C. 三重目标型
    D. 四重目标型
8.通货紧缩和反通货膨胀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满分:2)
    A. 水平不同
    B. 出发点不同
    C. 程度不同
    D. 物价变化不同
9.关于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下正确的有(    )          (满分:2)
    A. 经济发展对金融起决定性作用
    B. 金融不能脱离经济而盲目追求自身的发展
    C. 金融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或破坏作用
    D. 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没有必然联系
    E. 金融是依附于商品经济的一种产业
10.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包括(    )。          (满分:2)
    A. 稳定币值
    B. 充分就业
    C. 经济增长
    D. 平衡国际收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5春《货币银行学》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