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15春《分析化学》在线作业答案
吉大15春学期《分析化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浓度为0.1mol/LNH4Cl(pKb=4.74)溶液的pH是( ) (满分:4)
A. 5.13
B. 4.13
C. 3.13
D. 2.13
2.用同一KMnO4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FeSO4和H2C2O4溶液,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相等,则对两溶液浓度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满分:4)
A. cFeSO4=cH2C2O4
B. 2cFeSO4=cH2C2O4
C. cFeSO4=2cH2C2O4
D. 2nFeSO4=nH2C2O4
3.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OH和KMnO4两溶液分别滴定相同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滴定所消耗的两种溶液的体积关系是( ) (满分:4)
A. 3VNaOH=4VKMnO4
B. 20VNaOH=3VKMnO4
C. 4VNaOH=15VKMnO4
D. 5VNaOH=12VKMnO4
4.H2PO4^-的共轭碱是( ) (满分:4)
A. H3PO4
B. HPO4^(2-)
C. PO4^(3-)
D. OH^(-)
5.下列现象中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 (满分:4)
A. 试样未经充分混匀
B. 温度发生微小变化
C. 天平两臂不等长
D. 滴定时有液溅出
6.标定盐酸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有( ) (满分:4)
A. 无水Na2CO3
B. 草酸
C. 碳酸钙
D. 邻苯二甲酸氢钾
7.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 (满分:4)
A. 滴定开始前
B. 滴定开始后
C. 滴定至近终点时
D. 滴定至红棕色褪尽至无色时
8.使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时在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中加入TISAB的目的是( ) (满分:4)
A. 提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B. 维持溶液具有相同的活度系数和副反应系数
C. 消除干扰离子
D. 提高响应速率
9.按质子理论,Na2HPO4是( ) (满分:4)
A. 中性物质
B. 酸性物质
C. 碱性物质
D. 两性物质
10.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耗去EDTA标液20.50ml,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 (满分:4)
A. 10%
B. 10.1%
C. 10.08%
D. 10.077
11.滴定I2的合适的标准溶液是( ) (满分:4)
A. Ce(SO4)2
B. KMnO4
C. Na2S2O3
D. I2
12.测定KBrO3含量的合适方法是( ) (满分:4)
A. 酸碱滴定法
B. KMnO4法
C. EDTA法
D. 碘量法
13.当HCl溶于液氨时,溶于中最强的酸是( ) (满分:4)
A. H3O+
B. NH3
C. NH4^(+)
D. NH2^(—)
14.重铬酸钾在酸性溶液中被1mol的Fe2+还原为Cr3+时,所需质量为其摩尔质量的( ) (满分:4)
A. 3倍
B. 1/3
C. 1/6
D. 6倍
15.在下列说法中,氟电极的电位( ) (满分:4)
A. 随试液中氟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
B. 随试液中氟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
C. 与试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无关
D. 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
三、判断题:
1.强碱滴定弱酸时其计量点的pH值在酸性范围内。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碘量法是以碘作为氧化剂,或以碘化物作为还原剂,进行氧化还原滴定的方法。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偶然误差是由某些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因此是无规律可循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实际上,一支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只是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才有Nernst线性关系。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氧化还原滴定一般用银盐或汞盐溶液作滴定剂。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某样品真值为20.00%,测定值为20.02%,则相对误差为-0.1%。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随机误差是由偶然的因素产生的,所以没有规律性。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酸碱滴定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等于7。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氧化还原指示剂的选择是指示剂的电位大于氧化剂的电位。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指示剂的变色电位范围应发生在滴定的电位突跃范围之内,以保证终点误差不超过0.1%。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吉大15春学期《分析化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络合滴定时,用铬黑T作指示剂,溶液的酸度用什么调节( ) (满分:4)
A. 硝酸
B. 盐酸
C.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
D.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
2.用0.1000mol/LAgNO3溶液滴定KBr,终点时溶液中CrO4^(2-)浓度为0.0050mol/L。1L溶液中还剩下( )Br- (满分:4)
A. 0.0027mg
B. 0.00027mg
C. 0.0054mg
D. 0.054mg
3.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耗去EDTA标液20.50ml,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 (满分:4)
A. 10%
B. 10.1%
C. 10.08%
D. 10.077
4.如果被吸附的杂质和沉淀具有相同的晶格,就可能形成( ) (满分:4)
A. 表面吸附
B. 机械吸留
C. 包藏
D. 混晶
5.用EDTA滴定Bi3+时,消除Fe3+干扰宜采用( ) (满分:4)
A. 加NaOH
B. 加抗坏血酸
C. 加三乙醇胺
D. 加氰化钾
6.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 ) (满分:4)
A. 进行仪器校正
B. 增加测定次数
C. 认真细心操作
D. 测定时保持环境的湿度一致
7.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 (满分:4)
A. 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B. 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
C. 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D. 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8.以BaSO4重量法测定Ba时,沉淀剂H2SO4加入量不足,则结果产生( ) (满分:4)
A. 正误差
B. 负误差
C. 无影响
D. 降低灵敏度
9.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是( ) (满分:4)
A. 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包括测定平均值的区间
B. 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值的范围
C. 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概率
D. 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
10.Volhard法测定下列离子时,发生沉淀转化而引起滴定误差的是( ) (满分:4)
A. Cl-
B. Br-
C. I-
D. SCN-
11.铝盐药物的测定常用络合滴定法,常用方法是加入过量的EDTA,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标注锌溶液滴定,该法的滴定方式是( ) (满分:4)
A. 直接滴定
B. 置换滴定法
C. 回滴定法
D. 间接滴定法
12.αM(L)=1,表示( ) (满分:4)
A. M与L没有副反应
B. 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
C. M的副反应较小
D. =
13.Ca2+、Mg2+共存时,在Ph=( )条件下,不加掩蔽剂可用EDTA滴定Ca2+? (满分:4)
A. 5
B. 10
C. 12
D. 2
14.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 ) (满分:4)
A. 混晶共沉淀
B. 吸附共沉淀
C. 包藏共沉淀
D. 后沉淀
15.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化合物的络合比是( ) (满分:4)
A. 1:1
B. 2:1
C. 1:3
D. 1:2
三、判断题:
1.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称为滴定终点。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随机误差是由偶然的因素产生的,所以没有规律性。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滴定Cl-时只能选择荧光黄,滴定Br-时只能选择曙红为指示剂。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酸度越大,EDTA的配位能力越强。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某样品真值为20.00%,测定值为20.02%,则相对误差为-0.1%。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在滴定分析时,指示剂的用量越多,越能够准确的指示滴定终点。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银量法中终点的确定方法根据选取指示剂的不同可分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斯法。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偶然误差是由某些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因此是无规律可循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形成的螯合物的络合比均为1:1。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AgCl和Ag2CrO4的溶度积分别为1.8×10^(-10)和2.0×10^(-12),则AgCl的溶解度大于Ag2CrO4的溶解度。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