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4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测试答案
大工14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测试2一、单选题:
1.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 )决定的。 (满分:3)
A. 经济基础 B. 风俗习惯 C. 法律 D. 上层建筑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 (满分:3)
A. 爱岗敬业 B. 诚实守信
C. 办事公道 D. 服务群众
3.( )是指劳动者由于工作不如意,或者为了寻求更高的待遇和更好的发展机会而造成的暂时性失业。 (满分:3)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发展性失业 D. 周期性失业
4.道德的( )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满分:3)
A. 调节功能 B. 辩护功能
C. 认识功能 D. 激励功能
5.道德发展的规律是( )。 (满分:3)
A. 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完全一致
B. 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超前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
C. 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落后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
D. 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6.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最长不超过( )。 (满分:3)
A. 10日 B. 15日
C. 20日 D. 30日
7.在职业活动中,缺失了( )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失去社会的支持,失去成长和发展的机遇。 (满分:3)
A. 爱岗敬业 B. 诚实守信
C. 办事公道 D. 服务群众
8.( )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满分:3)
A. 爱国守法 B. 团结友善
C. 勤俭自强 D. 诚实守信
9.道德属于( )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满分:3)
A. 经济基础
B. 心理现象
C. 上层建筑
D. 政治现象
10.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 )。 (满分:3)
A. 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B. 认识功能和导向功能
C. 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
D. 调节功能和沟通功能
二、多选题:
1.诚实守信是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 )。 (满分:4)
A. 诚实劳动
B. 合法经营
C. 信守承诺
D. 讲求信誉
2.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有( )。 (满分:4)
A. 继承性
B. 基础性
C. 广泛性
D. 简明性
3.爱岗敬业所表达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 (满分:4)
A. 干一行,爱一行
B. 徇私舞弊
C. 精益求精
D. 以辛勤劳动为荣
4.道德是通过( )来维系的。 (满分:4)
A. 社会舆论
B. 传统习俗
C. 人们的内心信念
D. 法律规章
5.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 )形式实现的。 (满分:4)
A. 授权性规范
B. 禁止性规范
C. 义务性规范
D. 命令性规范
6.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 )。 (满分:4)
A. 爱岗敬业
B. 诚实守信
C. 办事公道
D. 服务群众
7.个人品德不是临时的、短暂的道德现象,它一经形成,就会长时间地影响人的( )各个方面。 (满分:4)
A. 知
B. 情
C. 意
D. 行
8.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的,不予许可( )。 (满分:4)
A. 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B. 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C. 煽动民族分裂的
D. 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
9.近年我国确定的就业方针是( )。 (满分:4)
A. 劳动者自主就业
B. 市场调节就业
C. 政府促进就业
D. 双向选择就业
10.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 )。 (满分:4)
A. 文明礼貌
B. 助人为乐
C. 爱护公物
D. 保护环境
三、判断题:
1.共产主义道德不仅是人类的道德理想,而且深深植根于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奖励、职务升降和任免等工作,应当公开进行。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要求是完全一样的。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革命传统道德是与战争时期相适应的,在和平时期没有必要继承革命传统道德。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道德是不分领域和层次的。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成为人才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中国传统道德认为,诚信的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诚为本,取信于人。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大工14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测试1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 (满分:3)
A. 基础
B. 前提
C. 灵魂
D. 根基
2.( )就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轻信,不弄虚作假,不贪图虚名。 (满分:3)
A. 创新
B. 求实
C. 严谨
D. 勤奋
3.在大学阶段,( )是学生们的主要任务,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 (满分:3)
A. 学习
B. 运动
C. 奋斗
D. 课外活动
4.实践基础上的( )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先导。 (满分:3)
A. 制度创新
B. 科技创新
C. 文化创新
D. 理论创新
5.( )回答人为什么活着。 (满分:3)
A. 人生价值
B. 人生目的
C. 人生态度
D. 人生信仰
6.人生观的核心是( )。 (满分:3)
A. 人生评价
B. 人生目的
C. 人生态度
D. 人生信仰
7.理想是指( )。 (满分:3)
A. 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B. 是幻想
C. 理想源于现实,但不能超越现实
D. 是远离现实的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8.信念是实现理想的( ) (满分:3)
A. 根据
B. 前提
C. 保障
D. 目标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说明了学习必须做到( )。 (满分:3)
A. 严谨
B. 勤奋
C. 求实
D. 创新
10.人生态度是( )的表现和反映。 (满分:3)
A. 人生观
B. 人生价值
C. 人生目的
D. 人生信仰
二、多选题:
1.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 )的总和。 (满分:4)
A. 价值取向
B. 思维方式
C. 道德规范
D. 精神气质
2.优良的学风是同学们终生受益的宝贵财富,养成优良的学风,应在( )上下功夫。 (满分:4)
A. 勤奋
B. 严谨
C. 求实
D. 创新
3.无数事实证明,人有了明确的理想,才能在人生的追求上不断去攀登,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人若没有明确的理想,就会像没有舵的小船,在生活的大海中迷失方向。这说明了( )。 (满分:4)
A.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B. 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
C. 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D. 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4.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的伟大民族精神。 (满分:4)
A. 团结统一
B. 爱好和平
C. 勤劳勇敢
D. 自强不息
5.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有( )。 (满分:4)
A. 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B. 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C. 注重联系实际
D. 注重知行统一
6.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下列选项属于人生观范畴的有( )。 (满分:4)
A. 人为什么活着
B. 怎样生活才有价值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如何
D. 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E. 如何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矛盾
7.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判断标准为( )。 (满分:4)
A. 是否为多数人所认同
B. 是否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
C. 是否具有现实可能性和是否合乎历史发展规律
D. 是否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8.下面关于爱国主义时代价值的正确叙述是( )。 (满分:4)
A.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C.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D. 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涉及( )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满分:4)
A. 经济
B. 政治
C. 文化
D. 思想
10.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条件有( )。 (满分:4)
A. 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B. 具有献身精神
C. 具有科学知识
D.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判断题:
1.体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深刻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就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凝聚和升华。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理想不仅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人生观与世界观没有任何联系。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大工14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测试3
一、单选题:
1.( )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公民应当具有的基本法治观念。 (满分:3)
A. 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B. 公平正义观念
C. 自由平等观念
D.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2.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 )类型的法律。 (满分:3)
A. 奴隶制法律
B. 封建制法律
C. 资本主义法律
D. 社会主义法律
3.( )是我国的国体。 (满分:3)
A. 人民民主专政
B. 民主集中制
C. 法治原则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 )年,国务院公布并施行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满分:3)
A. 2001
B. 2002
C. 2003
D. 2004
5.家庭关系的核心是( )。 (满分:3)
A. 父子关系
B. 兄弟关系
C. 夫妻关系
D. 婆媳关系
6.( )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满分:3)
A. 经济安全
B. 科技安全
C. 文化安全
D. 生态安全
7.( )观念是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首先提出的。 (满分:3)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公平正义
C. 权利义务
D.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 )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 (满分:3)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9.( )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满分:3)
A.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B. 党的领导
C. 自由平等
D.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0.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 )的产物。 (满分:3)
A. 商品经济
B. 农民运动
C. 阶级斗争
D. 资产阶级革命
二、多选题:
1.国家与法是( )。 (满分:4)
A. 从来就有的
B. 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
C. 在阶级社会才存在的
D. 在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 )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 (满分:4)
A. 国家统一
B. 民族团结
C. 经济发展
D. 社会进步
3.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有( )。 (满分:4)
A. 讲法律
B. 讲证据
C. 讲程序
D. 讲法理
4.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监督体系与制度,包括下列哪些方法( )。 (满分:4)
A. 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
B. 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作用
C. 进一步完善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
D. 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
5.在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 )。 (满分:4)
A. 各政党
B. 国家机关
C. 社会组织
D. 公民
6.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 )。 (满分:4)
A. 尊老爱幼
B. 男女平等
C. 勤俭持家
D. 邻里团结
7.宪法是( )。 (满分:4)
A. 国家的根本法
B. 人权的根本保障书
C. 规范和配置国家权力的总体方案
D. 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产物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先后于( )颁布了四部宪法。 (满分:4)
A. 1954年
B. 1975年
C. 1978年
D. 1982年
9.一般行政法是指有关( )等一般规定的法律法规。 (满分:4)
A. 行政主体
B. 行政行为
C. 行政程序
D. 行政责任
10.社会法是调整( )等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满分:4)
A. 劳动关系
B. 社会保障
C. 社会福利
D. 特殊群体权益保障
三、判断题:
1.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法治理念是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必然也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法治”与“法制”是一个概念。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婚姻家庭关系需要道德来维系,不需要法律来调整。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家庭和婚姻是爱情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升华。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女均不得早于20岁。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爱情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理想赋予爱情深刻的社会内涵,是爱情生长的内在依据。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