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5-2-14 10:42:06

福师14秋《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答案

福师14秋《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早在先秦时期,(    )学派就已经开创了崇义养利思想传统的先河。          (满分:2)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儒家
2.秦汉之际,(    )成书,标志着作为日后中国伦理精神生长的元典和本体的《四书》伦理体系事实上已经形成。          (满分:2)
    A. 《论语》
    B. 《礼记》
    C. 《大学》
    D. 《孟子》
3.(    )是最早提出天命气质人性论的理学家。          (满分:2)
    A. 张载
    B. 王安石
    C. 老子
    D. 荀子
4.人性本善之说,最早可以追溯到(    )。          (满分:2)
    A. 孟子
    B. 老子
    C. 孔子
    D. 庄子
5.“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    )的著名观点。          (满分:2)
    A. 管仲
    B. 韩非子
    C. 孔子
    D. 王安石
6.儒学的独尊,伦理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伦理精神的封建化和抽象性的统一。          (满分:2)
    A. 孟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孔子
7.孔子认为,衡量一个领导者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志,在于他的(    ).          (满分:2)
    A. 智商
    B. 年龄
    C. 才能
    D. 品德
8.性有善有恶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    )。          (满分:2)
    A. 世硕
    B. 老子
    C. 孔子
    D. 韩非子
9.儒家的创始人是(    )。          (满分:2)
    A. 孟子
    B. 老子
    C. 孔子
    D. 庄子
10.(    )代表了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高的理想人格,也是中国人的人生价值体系中的最高目标。          (满分:2)
    A. 圣人
    B. 真人
    C. 仙人
    D. 至人
11.(    )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志。          (满分:2)
    A. 善恶之分
    B. 远近之分
    C. 义利之分
    D. 是非之分
12.张载把人性视为(    ),既与“以生为性”的观点划清了界限,又克服了道德形上学的片面性。          (满分:2)
    A. 伦理与道德的统一
    B. 生物性与道德属性的统一
    C.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D. 静止与运动的统一
13.(    )把改朝换代称为亡天下。          (满分:2)
    A. 苏轼
    B. 顾炎武
    C. 王夫之
    D. 颜元
14.孝”产生于处理家庭人伦关系的需要,(    )是孝道的奠基者。          (满分:2)
    A. 孟子
    B. 韩非子
    C. 孔子
    D. 王安石
15.苦了不入于心是 (    )学派的人生态度。          (满分:2)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二、多选题:
1.新儒学伦理最重要的学派是(    )。          (满分:2)
    A. 孟轲学派
    B. 程朱理学
    C. 陆王心学
    D. 荀况学派
2.人类道德活动的两种重要形式是          (满分:2)
    A. 道德教育
    B. 道德修养
    C. 道德规范
    D. 道德约束
3.传统道德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          (满分:2)
    A. 先秦时期
    B. 秦汉隋唐
    C. 宋元明清
    D. 辛亥革命后
4.苟子的义利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2)
    A. 荀子崇尚礼义但不排斥功利
    B. 认为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
    C. 合于礼者为义
    D. 尧舜尚不能去掉人的利欲追求
5.告子(    )的思想,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人性问题,并获得了自己独到的认识。          (满分:2)
    A. “生之谓性”
    B. “性无善无不善”
    C. “性相近,习相远”
    D. “尽心、知性 、知天”
6.以下属于“人性三品说”代表人物的有:(    )          (满分:2)
    A. 孔子
    B. 董仲舒
    C. 荀悦
    D. 韩愈
7.关于安仁乐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满分:2)
    A. 安仁乐道是由孔子开创的
    B. 这里的道在孔子看来有仁道和大道之分
    C. 这里的道特指人道
    D. 这里的乐道是指人达到与道为--的境界而享有的精神之乐
8.孝作为传统美德,其内容应包括(    )。          (满分:2)
    A. 善事父母
    B. 赡养父母
    C. 敬爱父母
    D. 善待父母
9.以下关于风俗的说法,正确的有(    )          (满分:2)
    A. 风俗,从词义上说,是一种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和习俗
    B. 风俗是由客观现实的、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决定,但反过来对现实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C. 风俗的好坏与否对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D. 世界上各个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带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中华民族也形成了许许多多具有自己特色的风俗习惯
10.关于“教为政本,德教为先”思想,以下选项说法正确的有(    )          (满分:2)
    A. “教为政本,德教为先”首先是指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在道德教育与政令刑法关系上,要坚持以道德教育为根本
    B. “教为政本,德教为先”不仅体现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它还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在德育与文化知识教育的关系上,要坚持德育为首位的原则
    C. 在古代先贤们看来,通过道德教化,可以使善者益者,使不善者善之
    D. 历史上的儒家认为,为政的根本在于得民心,而得民心在于道德教化
三、判断题:
1.孔子所说的“忠”主要是指 君臣 关系,其中包含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告子强调人性无善恶之分。(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子罕言利”意思是子罕十分重视“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君子所追求的人生价值不是物质、名位的高贵通达,而是德崇节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据《孝经》记载,对于社会风气,孔子已经提出“ 移风易俗 ”这一命题,只是未作具体论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荀子把仁义礼法作为人道的基本内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苏轼把风俗比着国家的 元气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荀子第一次提出“无为”或“自然”作为人类活动的准则,也是人生的一种最高境界。(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公忠是一切德行的基础,是最根本的道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孔子提出的“ 谦而善下 ”观点是执政者应该必备的品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其根本精神和出发点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爱之道。(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王阳明提出了“ 知行合一 ”的命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老子认为,现实的所谓道德圣人,是真正愚民的象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秦汉隋唐时期是中国传统道德孕育形成时期。(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哲学的真正功能,在于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公忠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家庭伦理范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孝是传统道德最重要的规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二程和朱熹把知分为 见闻之知 和德性之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人生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人生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成仁取义”作为儒家所信奉的操守意识,千百年来为后人所践履和传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李贽的尊德性的重点在于强调主体的道德自觉价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中国传统道德占主导地位的思想 ,总是提倡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勉励人们以天下为己任,志于求道,奋发有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4.“苦乐不入于心”,这是儒家的人生态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5.仁爱思想是中国固有的精神。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体现了(    )无所畏惧的英勇气概。          (满分:2)
    A. 范仲淹
    B. 屈原
    C. 林则徐
    D. 谭嗣同
2.张载把人性视为(    ),既与“以生为性”的观点划清了界限,又克服了道德形上学的片面性。          (满分:2)
    A. 伦理与道德的统一
    B. 生物性与道德属性的统一
    C.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D. 静止与运动的统一
3.早在先秦时期,(    )学派就已经开创了崇义养利思想传统的先河。          (满分:2)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儒家
4.儒家的创始人是(    )。          (满分:2)
    A. 孟子
    B. 老子
    C. 孔子
    D. 庄子
5.古代人性学说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          (满分:2)
    A. 人性善恶问题
    B. 普遍共同的人性问题
    C. 从人性出发的心性修养问题
    D.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6.儒学的独尊,伦理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伦理精神的封建化和抽象性的统一。          (满分:2)
    A. 孟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孔子
7.秦汉之际,(    )成书,标志着作为日后中国伦理精神生长的元典和本体的《四书》伦理体系事实上已经形成。          (满分:2)
    A. 《论语》
    B. 《礼记》
    C. 《大学》
    D. 《孟子》
8.(    )代表了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高的理想人格,也是中国人的人生价值体系中的最高目标。          (满分:2)
    A. 圣人
    B. 真人
    C. 仙人
    D. 至人
9.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    )是第一个对荣辱这一道德问题进行理论论述的人。          (满分:2)
    A. 老子
    B. 荀子
    C. 孔子
    D. 庄子
10.人性本善之说,最早可以追溯到(    )。          (满分:2)
    A. 孟子
    B. 老子
    C. 孔子
    D. 庄子
11.(    )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志。          (满分:2)
    A. 善恶之分
    B. 远近之分
    C. 义利之分
    D. 是非之分
12.苦了不入于心是 (    )学派的人生态度。          (满分:2)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13.“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出自(    )语。          (满分:2)
    A. 子贡
    B. 子夏
    C. 司马牛
    D. 子思
14.(    )把改朝换代称为亡天下。          (满分:2)
    A. 苏轼
    B. 顾炎武
    C. 王夫之
    D. 颜元
15.传统道德认为,(    )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社会性标志之所在。          (满分:2)
    A. 仁
    B. 义
    C. 礼
    D. 智
二、多选题:
1.以下属于“人性三品说”代表人物的有:(    )          (满分:2)
    A. 孔子
    B. 董仲舒
    C. 荀悦
    D. 韩愈
2.孝作为传统美德,其内容应包括(    )。          (满分:2)
    A. 善事父母
    B. 赡养父母
    C. 敬爱父母
    D. 善待父母
3.道家学派的人格理想是宗(    )。          (满分:2)
    A. 圣人
    B. 真人
    C. 仙人
    D. 至人
4.关于安仁乐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满分:2)
    A. 安仁乐道是由孔子开创的
    B. 这里的道在孔子看来有仁道和大道之分
    C. 这里的道特指人道
    D. 这里的乐道是指人达到与道为--的境界而享有的精神之乐
5.诚信中包含着的唯心和封建成分有(    )。          (满分:2)
    A. 至诚如神
    B. 一言九鼎
    C. 一诺千金
    D. 君臣有信
6.以下关于风俗的说法,正确的有(    )          (满分:2)
    A. 风俗,从词义上说,是一种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和习俗
    B. 风俗是由客观现实的、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决定,但反过来对现实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C. 风俗的好坏与否对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D. 世界上各个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带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中华民族也形成了许许多多具有自己特色的风俗习惯
7.传统道德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          (满分:2)
    A. 先秦时期
    B. 秦汉隋唐
    C. 宋元明清
    D. 辛亥革命后
8.告子(    )的思想,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人性问题,并获得了自己独到的认识。          (满分:2)
    A. “生之谓性”
    B. “性无善无不善”
    C. “性相近,习相远”
    D. “尽心、知性 、知天”
9.从哲学角度看,孔子“性相近,习相远”触及的问题有(    )。          (满分:2)
    A. 人性善恶问题
    B. 普遍共同的人性问题
    C. 从人性出发的心性修养问题
    D.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10.人类道德活动的两种重要形式是          (满分:2)
    A. 道德教育
    B. 道德修养
    C. 道德规范
    D. 道德约束
三、判断题:
1.孟子强调,人都应该认识自己的善性,培养内在的善端,扩充天生的良心,使自己成为高尚仁德的人。(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和而不同”的观点最早由孟子提出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李贽的尊德性的重点在于强调主体的道德自觉价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孔子所说的“忠”主要是指 君臣 关系,其中包含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孔子提出的“ 谦而善下 ”观点是执政者应该必备的品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韩非子认为,从君王到庶民,义成为人们思想行为唯一的价值取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子罕言利”意思是子罕十分重视“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仁爱思想是中国固有的精神。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成仁取义”作为儒家所信奉的操守意识,千百年来为后人所践履和传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在认为法制必须有道德相配合这一点上,其实法家与儒家在认识上是有共同之处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人贵在于有自知之明,自知甚于知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荀子把能存心养性 ,即保养人的道德意识 ,作为君子的本质特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仁爱不是“中国固有的精神”。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苦乐不入于心”,这是儒家的人生态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人生哲学是以一定的哲学观点为指导来认识人生问题的,是哲学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化。(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百忍成金,唾面白干”是奴性意识的表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既包括物质方面的现代化,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现代化,更包括国民素质的现代化,更必须保持和发扬强大的精神力量,包括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道德。(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荀子把仁义礼法作为人道的基本内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传统道德讨论的德刑关系,实质上就是道德与 法制 的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中国古代儒家圣贤素来以力行为重,以空言虚浮为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在治国问题上,传统道德思想史上有依靠 刑政 还是依靠 德政 两种主张的争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老庄的处世哲学表现在义利观上,以取义忘利为最高境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4.哲学的真正功能,在于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5.“未知生,焉知死”表明了孔子不愿单纯、抽象地谈论生死,而是关注现实人生的态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4秋《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