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14秋《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尔雅)》在线作业答案
南开14秋学期《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尔雅)》在线作业一、单选题:
1.孙中山和民国政府的三大遗憾都有哪些? (满分:2)
A. 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
B. 经济建设,科学建设,政治建设
C. 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
D. 科学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
2.机构派生机构,工作派生工作,文件派生文件等这一规律叫做什么? (满分:2)
A. 帕森斯定律
B. 帕金森定律
C. 帕克定律
D. 帕罗杰定律
3.女性乳腺癌进入二期B阶段的死亡率是多少? (满分:2)
A. 80%-82%
B. 63%-64%
C. 53%-55%
D. 43%-46%
4.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的最后发展阶段是什么? (满分:2)
A. 侵略主义
B. 殖民主义
C. 霸权主义
D. 帝国主义
5.社会成本是从社会角度来看的成本,它等于什么? (满分:2)
A. 生产成本
B. 生产成本加上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的损失
C. 社会损失
D. 生产成本和效益之差
6.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在1979年是从什么层面上开始的? (满分:2)
A. 所有权
B. 产权
C. 经营权
D. 改革权
7.外生交易费用取值范围是怎样的? (满分:2)
A. 恒小于零
B. 恒大于零
C. 恒等于零
D. 无法确定
8.与自然配置相比计划者配置可以实现什么? (满分:2)
A. 一次性配置
B. 平均配置
C. 择优配置
D. 全息配置
9.是非观是什么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分:2)
A. 道德观
B. 思想观
C. 价值观
D. 伦理观
10.人们的什么催生了捆绑销售这么营销模式? (满分:2)
A. 结构性审美
B. 疲劳审美
C. 优化审美
D. 个性化审美
11.毛泽东讲农民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 (满分:2)
A. 劳动问题
B. 财税问题
C. 土地问题
D. 住房问题
12.如果一件事物事先没有权利界定最后却不得不放弃这叫做什么? (满分:2)
A. 非权利物品
B. 负经济现象
C. 超经济强制
D. 超经济获益
13.东方社会主义的发祥地在哪里? (满分:2)
A. 苏联
B. 中国
C. 日本
D. 朝鲜
14.两者互补使他们各自产生效用能满足人们的效用追求的产品叫做什么? (满分:2)
A. 优等品
B. 劣质品
C. 替代品
D. 互补品
15.马克思关于商品社会不可跳跃的思想前后不一致与他后来成为什么有关? (满分:2)
A. 哲学家
B. 社会学家
C. 革命家
D. 教育家
16.用经济学解读中国的维度主要从哪几个维度来解读? (满分:2)
A. 总量、结构、政策、制度
B. 资源、结构、微观行为、制度
C. 总量、结构、微观行为、制度
D. 总量、资源、微观行为、制度
17.所有被哄抢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 (满分:2)
A. 廉价
B. 短缺
C. 实用性强
D. 数量大
18.儒学中人与人在世俗生活中应该恪守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满分:2)
A. 仁
B. 义
C. 信
D. 智
19.广义的城市人口包括哪些人? (满分:2)
A. 流动非常住户口
B. 未落常住户口
C. 有常住户口
D. 以上都属于
20.我们在为政过程中公权利的拥有者和公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满分:2)
A. 上下级关系
B. 委托人和代理人关系
C. 对等关系
D. 主仆关系
21.市场经济是一个社会化的经济,赢得市场经济竞争的因素是什么? (满分:2)
A. 人才
B. 管理模式
C. 效率
D. 资本
22.经济学关注的任何变量都是什么? (满分:2)
A. 相对量
B. 绝对量
C. 绝对常量
D. 常变量
23.根据克拉克原则,一定量的劳动在哪种行业得到的收入最高? (满分:2)
A. 农业
B. 服务业
C. 轻工业
D. 重工业
24.中国经济增长率平均从1993年开始一直到2009年平均年递增率都在多少? (满分:2)
A. 0.1
B. 0.07
C. 0.04
D. -0.02
25.“国企破产第一案”的贡献是什么? (满分:2)
A. 加速了社会进步
B. 加速了其他国企破产
C. 催生了《国有企业破产法》
D. 降低了经济过热现象
26.举农村的例子来说明公地悲剧是因为在什么之后公地和私地之间的关系更明朗了? (满分:2)
A. 人民公社
B. 土地承包责任制
C. 合作联社
D. 互助组
27.人的生产力包括哪两种? (满分:2)
A. 个人生产力和集体生产力
B. 自然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力
C. 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
D. 个人生产力和组织生产力
28.嫉妒往往产生于什么场合? (满分:2)
A. 别人取得巨大成就的场合
B. 没有专业化分工的场合
C. 被打败的场合
D. 失业破产的场合
29.人们有不断提高的消费结构是因为什么? (满分:2)
A. 产品种类增加
B. 人们消费理念改变
C. 社会制度改变
D. 购买力提升,配额消失,偏好和选择起了作用
30.要素分配中的什么使普通劳动被边缘化,导致社会基本价值的偏移,恶化了劳动关系? (满分:2)
A. 价格歧视
B. 价格垄断
C. 价格刚性
D. 需求柔性
31.产权能够影响什么的效率? (满分:2)
A. 生产
B. 盈利
C. 社会进步
D. 交易
32.什么机制才能使得分蛋糕这件事不会有矛盾的产生? (满分:2)
A. 平均分配制
B. 参与制
C. 强制分配制
D. 谦让制
33.中国95%的人在黑河和哪个地方连线的右面? (满分:2)
A. 腾冲
B. 北京
C. 郑州
D. 西安
34.国企破产第一案是哪一个国有企业? (满分:2)
A. 汉阳钢厂
B. 鞍山钢铁
C. 辽宁水泥厂
D. 沈阳防爆厂
35.经济过热的表现是什么? (满分:2)
A. 通货膨胀
B. 通货紧缩
C. 税收降低
D. 存款利率降低
三、判断题:
1.公共品和私人品的配置主体在配置上都具有足够的积极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双汇瘦肉精问题上无法计算损失的是那些已经食用了含有瘦肉精猪肉的消费者。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一个经济市场化的改革更多的遵从的是儒学伦理而不是商业伦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从所有权开始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人抽烟的原因大体上有享受,解闷和摆阔三种原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未富先老”是工业文明派生出来的一个现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我们可以做到最大程度的净化信息得到完备信息做出最优选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只有坚持公车制度改革才能减少国家行政管理支出当中的公车购置费和运行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经济学就是经世致用之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公共资源的配置是集中配置的,配置给谁,配置多少,为什么要这么配置,如何配置是公共品配置所面临的问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劳动力少的地方都是资本相对充裕的地方,劳动力多的地方都是资本短缺的地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方舟子抓住名人是为了维护网络的社会效应,增强方舟子的影响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中是不可能理性地选择偷懒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降低利率是放松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是紧缩货币政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西方的商业伦理中允许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