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4-11-12 07:00:16

吉大14秋《组织行为学》在线作业答案

吉大14秋学期《组织行为学》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
1.美国心理学家梅奥自20世纪20年代起领导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在此基础上创立了( ),为组织行为学的诞生开辟了道路。
A. x理论y理论
B. 需要层次理论
C. 双因素理论
D. 人群关系和社会人的理论
满分:4分
2.将“解冻-变革-再冻结”作为变革三步骤的是哪一种组织变革模式( )。
A. 卡斯特模式
B. 勒温模式
C. 坦尔模式
D. 唐纳利模式
满分:4分
3.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或标准即是( )。
A. 群体凝聚力
B. 群体压力
C. 群体角色
D. 群体规范
满分:4分
4.解决冲突的方式中,一种不赢即输的解决方式是( )。
A. 竞争
B. 合作
C. 妥协
D. 折中
满分:4分
5.下面哪种说法不能反映群体参与决策的情况( )。
A. 一个好汉三个帮
B. 众人划桨开大船
C. 三个和尚没水喝
D. 十根筷子折不断
满分:4分
6.提出管理方格图理论的是( )。
A. 利克特等人
B. 赫茨伯格
C. 马斯洛
D. 布莱克和莫顿
满分:4分
7.激励按性质可以分为( )。
A. 正激励与负激励
B.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C. 内激励与外激励
D. 强激励与弱激励
满分:4分
8.人的认识开始于人对客观事物的( )。
A. 感觉
B. 知觉
C. 错觉
D. 社会知觉
满分:4分
9.商鞅在秦国推行改革,他在城门外立了一根木棍,声称有将木棍从南门移到北门的,奖励500金,但没有人去尝试。根据期望理论,这是由于( )。
A. 500金的效价太低
B. 居民对完成要求的期望很低
C. 居民对得到报酬的期望很低
D. 枪打出头鸟,大家都不敢尝试
满分:4分
10.下列属于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的是( )。
A. 工资
B. 奖金
C. 晋升机会
D. 工作环境
满分:4分
11.行为科学早期的代表人物为( )。
A. 梅奥
B. 泰罗
C. 韦伯
D. 法约尔
满分:4分
1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指出,有效的领导行为除了应该考虑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以外,还应该考虑被领导者的( )。
A. 素质
B. 业务水平
C. 成熟程度
D. 培训提高
满分:4分
13.组织对变革的阻力的来源,不包括以下中的( )。
A. 结构惯性
B. 有限的变革点
C. 群体惯性
D. 组织方式
满分:4分
14.皮革马利翁效应是自我实现的预言,也可称为( )。
A. 晕轮效应
B. 对比效应
C. 期望效应
D. 定型效应
满分:4分
15.信息沟通最基本的目的是( )。
A. 决策
B. 信息交流
C. 反馈和评价
D. 社会需求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下列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是( )。
A. 需要层次理论
B. E.R.G理论
C. 目标设置理论
D. 双因素理论
满分:4分
2.下面属于保健因素的有( )。
A. 挑战性工作
B. 晋升
C. 工资
D. 工作条件
满分:4分
3.对双因素理论表述正确的有( )。
A. 将人对工作与氛围的满意程度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激励理论
B. 激励因素的层次较高,解决了它才能够真正达到满意
C.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
D. 保健因素的层次较低,解决了它能够使人消除“不满意”
满分:4分
4.激励的作用有( )。
A. 激励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
B. 激励能保证目标的实现
C. 激励是提高人员素质的有力杠杆
D. 激励是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的有效途径
满分:4分
5.沟通的必备条件包括( )。
A. 主体
B. 客体
C. 媒介
D. 机会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组织是群体的总称,它不是管理的一种职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成功的领导者具有较低权力的需要以及较高的归属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由低到高一共可以分为五个层次,最高的层次需求是尊重的需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动机是指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认为人的行为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吉大14秋学期《组织行为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
1.信息沟通最基本的目的是( )。
A. 决策
B. 信息交流
C. 反馈和评价
D. 社会需求
满分:4分
2.在调查反馈法中,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参加到调查反馈中,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是各个部门中的管理者及( )的参与。
A. 监督者
B. 被管理者
C. 向他直接汇报工作的下属
D. 执行者
满分:4分
3.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为( )。
A.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 第一印象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定型效应
满分:4分
4.不属于古典条件反射理论描述的现象是( )。
A. 被针扎了一下后退缩
B. 眼中有异物而眨眼
C. 被开水烫而大声喊叫
D. 青少年的追星行为
满分:4分
5.目标管理理论是由现代管理大师( )根据目标设置理论提出的目标激励方案。
A. 泰勒
B. 彼得·德鲁克
C. 彼得·圣吉
D. 波特
满分:4分
6.非理性决策具有下面哪个特征( )。
A. 知识完备
B. 价值观一致
C. 优中选优
D. 信息有限
满分:4分
7.( )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A. 气质
B. 性格
C. 态度
D. 能力
满分:4分
8.激发、引导和保持一个人行为的内部或外部力量是( )。
A. 动机
B. 激励
C. 需要
D. 行为
满分:4分
9.一般认为外交官员的角色行为是有礼貌,脑子灵活,善于言谈,感情丰富,有幽默感等,这反映的是何种知觉( )。
A. 对他人的知觉
B. 对人与人关系的知觉
C. 自我知觉
D. 角色知觉
满分:4分
10.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艾柯卡曾经说过:“等到委员会讨论以后再射击,野鸡已经飞走了。”关于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
A. 委员会决策往往目标不明确
B. 委员会决策的正确性往往较差
C. 群体决策往往不能把握市场的动向
D. 群体决策往往不讲究时效性,只考虑做出合理的决策
满分:4分
11.美国心理学家梅奥自20世纪20年代起领导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在此基础上创立了( ),为组织行为学的诞生开辟了道路。
A. x理论y理论
B. 需要层次理论
C. 双因素理论
D. 人群关系和社会人的理论
满分:4分
12.霍桑实验中的照明实验采用的属于( )。
A. 案例分析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历史分析法
满分:4分
13.行为成功则归于自己的努力,行为失败就推诿给环境承担。这类偏见就叫( )。
A. 防御性归因偏见
B. 因果关系的强加
C. 偶发事件的过高估计
D. 某种因素的过分强调
满分:4分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常用的内在激励方式有( )。
A. 工作内容丰富化
B. 增加员工决策机会
C. 扩大工作自由度
D. 奖金
满分:4分
15.表扬、奖励员工,并让人他们参与管理,这能满足员工的( )。
A. 尊重需要
B. 交往(或爱的)需要
C. 安全需要
D. 生理需要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沟通的必备条件包括( )。
A. 主体
B. 客体
C. 媒介
D. 机会
满分:4分
2.下面属于保健因素的有( )。
A. 挑战性工作
B. 晋升
C. 工资
D. 工作条件
满分:4分
3.对双因素理论表述正确的有( )。
A. 将人对工作与氛围的满意程度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激励理论
B. 激励因素的层次较高,解决了它才能够真正达到满意
C.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
D. 保健因素的层次较低,解决了它能够使人消除“不满意”
满分:4分
4.主要的人格特征包括( )。
A. 自尊
B. 人们认为对生活的控制点
C. 自我监控
D. 随和性
满分:4分
5.跨文化沟通存在于( )。
A. 两个说不同语言的交流者之间
B. 员工多样化的跨国公司里
C. 员工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内企业里
D. 熟练掌握对方语言的异国交流者之间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沟通是思想、事实、信息、态度和感受等的传递与接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组织是群体的总称,它不是管理的一种职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目标管理包括六个基本组成要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对于同一种情境,群体与权威都具有显著的暗示作用,而且群体的暗示作较权威的暗示作用更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答案请在附件下载,需要辅导请联系客服qq 76129602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吉大14秋《组织行为学》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