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4-11-13 01:00:02

吉大14秋学期《国际贸易》在线作业答案

吉大14秋学期《国际贸易》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由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厂商(即买方)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称为(  )。
A. 卖方信贷
B. 买方信贷
C. 商业信贷
D. 进口信贷
满分:4分
2.规定国与国之间关于贸易和其他方面债权债务结算办法的书面协议是( )。
A. 支付协定
B. 贸易议定书
C. 通商航海条约
D. 贸易协定
满分:4分
3.采取鼓励措施发展国内制造业,使国内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用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传统初级产品的出口的贸易发展战略是( )。
A. 初级产品出口
B. 出口信贷
C. 进口替代
D. 出口导向
满分:4分
4.比较成本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 )。
A. 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
C. 俄林
D. 李斯特
满分:4分
5.关税同盟成立后,成员国的某项产品由过去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转向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国家进口,这种效果称为( )。
A. 贸易创造效果
B. 贸易转移效果
C. 贸易扩大效果
D. 贸易开辟效果
满分:4分
6.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是( )。
A. 部长会议
B. 缔约方大会
C. 代表理事会
D. 总理事会
满分:4分
7.首先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命题的是( )。
A. 哈罗德
B. 李斯特
C. 诺克斯
D. 罗伯特逊
满分:4分
8.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所属的国际贸易理论类型是:( )
A. 动态
B. 静态
C. 动静态兼顾
D. 非动态,也非静态
满分:4分
9.任何一个国家,不论它在经济上强弱,都可以根据比较利益的原则确定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安排生产,进行贸易,从中获益。这种观点来自于( )。
A. 绝对利益说
B. 比较成本
C. 要素禀赋论
D. 里昂惕夫之谜
满分:4分
10.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叫做( )。
A. 优惠贸易安排
B. 自由贸易区
C. 关税同盟
D. 共同市场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经济特区的类型包括( )。
A. 贸易型经济特区
B. 工贸型经济特区
C. 工业型经济特区
D. 科技型经济特区
满分:4分
2.进口替代战略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 )。
A. 保护贸易政策
B. 贸易自由化政策
C. 对面向出口的企业提供优惠
D. 给予进口替代工业优惠政策
满分:4分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潮流有以下一些新特点( )。
A. 区域集团内政治体制出现相融性
B. 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已不再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基本特征
C. 改变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只是防御手段的观点
D. 区域集团向洲和洋更大范围扩展
满分:4分
4.世贸组织总理事会的职能包括( )。
A. 在部长会议休会期间代行部长会议职能
B. 争议解决机构
C. 多边贸易谈判机构
D. 贸易政策审议机构
满分:4分
5.国际分工( )。
A. 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B. 是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
C. 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D. 是在产业革命以后出现的
满分:4分
6.战后初级产品贸易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燃料贸易一直迅速增长,比重不断上升,其原因是( )。
A.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量
B. 1973年和1979年石油两次大幅度提价
C. 战后大量合成材料的出现增加了石油需求,同时减少了对天然原料的需求
D. 发达国家石油生产能力的迅速下降
满分:4分
7.出口补贴有两种主要方式,即( )。
A. 政府补贴
B. 协会补贴
C. 直接补贴
D. 间接补贴
满分:4分
8.对外贸易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为( )。
A. 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可以刺激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B. 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
C. 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引进先进的设备
D. 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
满分:4分
9.对外贸易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提高利润率( )。
A. 通过对外贸易可以从国外获得廉价的原料和食品,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B. 对外贸易使现有的生产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C. 通过对外贸易,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可以取得超额利润
D. 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协调各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保证经济稳定地发展
满分:4分
10.产业内贸易理论综合了哪三个理论来解释工业国家之间产业内部贸易大量产生的原因:( )。
A. 产品差异论
B. 需求相似论
C. 相互需求
D. 规模经济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协调各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保证经济稳定地发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自动”出口配额制实际上是进口国家为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工业而对出口国施加压力的结果,因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进口配额。这种说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二战以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占世界贸易的绝大部分比重,居支配地位。战后,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迅速上升,并逐步取得了支配地位。(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贸易的增长快于世界生产的增长。(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在对外贸易方面的具体运用,它在理论上说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吉大14秋学期《国际贸易》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按照人力资本理论,( )。
A. 美国出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
B. 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
C. 美国出口的是土地密集型商品
D. 美国出口的是资源密集型商品
满分:4分
2.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是在( )。
A. 2001年11月10日
B. 2001年11月11日
C. 2001年12月11日
D. 2002年1月1日
满分:4分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所属的国际贸易理论类型是:( )
A. 动态
B. 静态
C. 动静态兼顾
D. 非动态,也非静态
满分:4分
4.采取鼓励措施发展国内制造业,使国内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用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传统初级产品的出口的贸易发展战略是( )。
A. 初级产品出口
B. 出口信贷
C. 进口替代
D. 出口导向
满分:4分
5.规定国与国之间关于贸易和其他方面债权债务结算办法的书面协议是( )。
A. 支付协定
B. 贸易议定书
C. 通商航海条约
D. 贸易协定
满分:4分
6.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是( )。
A. 部长会议
B. 缔约方大会
C. 代表理事会
D. 总理事会
满分:4分
7.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
A. 社会生产力
B. 自然条件
C. 政府的政策
D. 国际生产关系
满分:4分
8.首先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命题的是( )。
A. 哈罗德
B. 李斯特
C. 诺克斯
D. 罗伯特逊
满分:4分
9.欧洲联盟诞生于( )。
A. 1958年1月1日
B. 1993年1月1日
C. 1993年11月1日
D. 1999年1月1日
满分:4分
10.任何一个国家,不论它在经济上强弱,都可以根据比较利益的原则确定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安排生产,进行贸易,从中获益。这种观点来自于( )。
A. 绝对利益说
B. 比较成本
C. 要素禀赋论
D. 里昂惕夫之谜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要素禀赋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 )
A. 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
C. 俄林
D. 赫克歇尔
满分:4分
2.诺克斯认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学说只适用于19世纪。到了20世纪,由于各种条件的变化,这一学说不再适用,因为( )。
A. 发达国家工业结构由制成品中原料含量高的工业转向原料含量低的工业
B. 在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劳务部门所占的比重增加
C. 对农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低
D. 农业保护主义蔓延
满分:4分
3.世贸组织的宗旨包括( )。
A. 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B. 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C.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对世界贸易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
D. 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
满分:4分
4.进口许可证根据许可的程度可分为( )。
A. 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B. 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C. 公开一般许可证
D. 特种进口许可证
满分:4分
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分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在国际分工( )。
A. 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技术、工艺为基础的分工
B. 从垂直型的分工日益走向水平型的分工
C. 从产业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
D. 从按照产品所进行的分工发展为按照生产要素所进行的分工
满分:4分
6.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 )。
A. 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B. 商人的出现
C. 手工业的出现
D. 在各自独立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的产品交换
满分:4分
7.海关税则根据关税税率栏目的多少,可分为( )。
A. 单式税则
B. 复式税则
C. 国定税则
D. 协定税
满分:4分
8.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B. 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C. 世界市场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
D. 国际交换和世界市场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满分:4分
9.出口信贷主要有两种,即( )。
A. 卖方信贷
B. 买方信贷
C. 银行信贷
D. 商业信贷
满分:4分
10.下列属于外汇管制方式的是(  )。
A. 数量性外汇管制
B. 成本性外汇管制
C. 质量性外汇管制
D. 混合性外汇管制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二战以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占世界贸易的绝大部分比重,居支配地位。战后,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迅速上升,并逐步取得了支配地位。(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2.根据赫-俄模式,一国对外贸易的流向应是:出口的是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本国最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的是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本国最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3.里昂惕夫反论以及由“反论”引起的其他一系列新的学说,全盘否定了赫—俄理论。(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4.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在对外贸易方面的具体运用,它在理论上说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5.从职能上看,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者设立的共同机构具有一定的超国家权力,它所通过的决议、政策和措施对每个成员国都具有约束力和强制性。(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分

答案请在附件下载,需要辅导请联系客服qq 76129602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吉大14秋学期《国际贸易》在线作业答案